2008 年汶川地震猛然来袭,下属向老板王永庆询问:“捐 100 万,可行吗?”出乎意料的是,王永庆摆了摆手,断然说道:“不行!”接着他语气坚定地表态:“捐一个亿,当下国家陷于危难,我们务必全力扶持!”
多年来,不少人只知台湾首富的名字,但2008年,四川汶川的一场地震,却让王永庆这个台湾第二富商的名字广为人知。
王永庆出生于1917年,那个支离破碎的年代,反而成就了王永庆日后辉煌的事业。
他的家庭条件并不算好,父母都是茶农,每天都在为一家人的生活发愁,日本殖民下的台湾民众日子大都不好过。
9岁那年,王永庆的父亲病逝了,只留下孤儿寡母,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为了养家糊口,王永庆15岁就离开家乡,出一家米店当了学徒。
虽然勉强能够养家糊口,可是王永庆却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因为他发现,老板会将米和沙子掺在一起赚黑心钱,这让他十分不满。
所以在米店学习的时候,他总是非常上进,努力学习经营,一年后,他就用辛辛苦苦攒到的钱,开了一家米铺。
虽然米铺的位置不算好,可是王永庆卖的米干干净净讲良心,还提供淘米、洗米缸等服务,凭借这样的口碑,王永庆很快就打响了名号,积累了一大批老客户。
每两年,王永庆就开了分店,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积累的越来越多。
在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王永庆也在不断思考,毕竟这个行业的可替代性太强了,抗压能力也不行,必须要转型才能够立足。
于是他相继办理了不少工厂,碾米、做建材,只要是能赚钱的行业,王永庆都尝试过,而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市场中有一个很大的缺口,也就是塑料匮乏。
塑料袋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在那个时候却还是个稀有品。
如果能抓住这个风口,占据塑胶市场,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于是王永庆毫不犹豫将全部资产都投入了这个市场中,家里人劝他留一部分资产,以免生意失败倾家荡产,但王永庆仍旧决定孤注一掷。
幸运的是,这次王永庆也赌成功了,虽然工厂创建之初遇到了一些困难,可是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利用薄利多销的方式,顺利打开了市场。
王永庆的商业版图越做越大,在2008年直接成了台湾第二富商,身价69亿。
商人重利,可王永庆身为商人,却有着一颗爱国之心。
2004年,他拿出上亿元人民币,在大陆建了上千所明德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
时至今日,“明德小学”仍旧存在于各个地方,让无数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
虽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王永庆的名字,但是对他来说,能够为社会献一份力,就足够了。
2008年,汶川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数十万民众失去了家园。
此时的王永庆已经91岁了,听到消息后,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您看,捐100万能行吗?”
听到下属的声音,王永庆脸色一变,厉声道:“当然不行!国难当头,100万哪儿够,捐1亿!”
下属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王永庆平时是一个及其节俭,甚至称得上“抠门”的人,谁也没想到他竟然愿意捐助这么多钱。
正当他准备出门的时候,王永庆又说道:“把我们的医疗团队派过去支援。”
不久之后,王永庆捐助的医疗物资和钱款就送到了大陆,用于救助灾民了。
5个月后,王永庆因病去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