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上海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通报了今年以来上海警方
打防电信网络诈骗成效和案例
今年以来
上海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既遂数、接报金额同比
分别下降14%、41.6%
继续保持“六年连降”的良好态势
2024年上海电信网络诈骗
受害者平均年龄为37岁
发案数居前5位的
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分别是
虚假购物
冒充客服
刷单返利
虚假网络招嫖
冒充领导熟人
占全部发案数的79.6%
其中
冒充客服诈骗和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分别是造成损失最多
和个案损失最大的诈骗类型
上海市公安局分析
虚假购物类诈骗
有两点需要特别警惕:
一是由于当前文化演出市场大热,购买演唱会门票诈骗全年都有发生,骗子利用歌迷、粉丝迫切想要购票的心理,谎称有内部渠道、黄牛票或通过制作虚假购票网站或发送虚假链接来实施诈骗;
二是游戏类相关的购物诈骗,受害人多为卖方,诈骗分子通常主动私聊卖方想要购买其账号,后引导卖方绕开正规交易平台私下进行交易或前往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
从原先“FaceTime+冒充客服+百万保障”的诈骗方式变化为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保险、会员到期需要扣费,后通过诱导其下载屏幕共享软件,窃取银行卡号、验证码来实施诈骗。此类诈骗手法近期多发,受骗群体多为中老年人。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仍是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与网络招嫖类诈骗结合紧密,前者大多以招募兼职或者网络招嫖等名义诱导进行刷单,后者一般以免费小说、漫画、视频网页内嵌广告链接的方式进行引流后,利用传统手法如骗取定金、车费等或者类似刷单做任务的方式实施诈骗,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当前
虽然全市发案总体保持下降
但电诈手法仍在持续更新升级
原先“线上转账”的手法升级为
“线上诈骗+线下取现”
诱骗受害人邮寄现金、黄金
或通过网约车、货运车等方式进行转运
甚至用奢侈品
取代现金、黄金来进行洗钱
小观最近就看到一条这样的新闻
上海市民在电饭煲里藏现金
叫货拉拉转运
警方调查发现猫腻
日前,杨浦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接到核查线索,称辖区一公寓物业工作人员张女士存在被骗风险,属地中原路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最近有没有接到陌生来电?是否转过钱给陌生账户?”在物业办公室,民警找到了正在操作手机的张女士,并注意到办公室角落堆放着的米油、锅具等物品。
“这是我要用货拉拉寄给希望工程的爱心捐赠物品。”张女士的回答让民警心生怀疑。经过仔细观察,民警发现当中一台电饭煲外包装纸盒有被重新封装的痕迹。拆开包装打开电饭煲后,里面竟放着数捆现钞,经清点共计19500元。在民警的耐心劝导下,张女士这才将实情透露。
几天前,张女士在浏览短视频时刷到一条兼职赚钱的广告,点击进入后,一名客服引导其通过刷单做任务的方式赚取收益。张女士在前几轮投资了近2万元,而且赚到了近万元的收益。但是,对方却称其账户异常被临时冻结,需要以线下交易现金的形式,分批寄出10万元完成下阶段任务,才能将收益全部取出。
蒙在鼓里的张女士,按对方要求将第一批1.95万元现金藏于电饭煲中,准备通过货拉拉寄送至对方指定的收货地点。过程中,狡猾的诈骗分子为了躲避警方追查,先告知张女士一个错误的收件地址,等她叫到货拉拉后,才将最终的收件地址发送给她,让她操作修改。
了解情况后,民警让张女士取消了货拉拉订单,通过案例讲解,让她认清了骗局,也打消了她继续参与刷单的念头。
近期,上海警方劝阻了多起“线上诈骗+线下寄送”电诈案件,受害者将现金藏在保温杯内或伪装成汽车零件寄送给诈骗分子,均被警方成功拦截、挽回损失。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警民直通车上海、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