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广州的“羊城”应该改叫“鸡城”。
广州不仅饭桌上几乎顿顿有鸡,路上也是满满的电鸡。
当然,吐槽归吐槽,大家一直以来希望看到的,是广州如何能更好的治理电鸡。
今天(12月5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在广州人大官网全文挂出,全文共55条,自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
广州的“治鸡”步伐,终于迈出了!
全文略长,帮大家划下重点。
广州,要控制电鸡总量!
首先,是整治电鸡的非法改装。
众所周知,如今广州马路上的电鸡,更应该叫新能源摩托车。汽车开到60迈,都可能被电鸡超车。
这份管理规定,首先就从治理电鸡改装下手。
规定的第六条到第十二条提到,禁止销售非法改装、加装、拼装的电动自行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非法改装、加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如拆除或者改动限速装置,加装伞具、车篷、车厢、高强度照明装置等。
违者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是电动自行车必须取得本市电动自行车号牌、行驶证,方可上道路行驶。
电动车转让、更改车身颜色等,也必须向交管部门申请登记。
这点尤其要提醒各位转让电鸡的朋友注意。像我一位朋友卖了自己的电鸡后,现在隔三差五就会收到自己旧电鸡违规的短信....
第三,是设置非机动车道。
要让电鸡能规范行驶,首先要让电鸡真的有路可走。
规定中就提到,在道路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设置非机动车道,完善非机动车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
有路可走后,电鸡就不能乱走了。
规定中提到,电鸡禁止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内环路及其放射线、过江隧道、人行道等行驶。
当然,规定是规定,如何执法、处罚才是关键。毕竟现在的各种快速路、内环路、过江隧道,本就禁止电鸡行驶。但你真正开一趟,你就能感受到电鸡在内环路、珠江隧道等道路上疾驰,甚至在车流中穿行的恐惧....
第四,是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设施纳入新建居住项目配套。
电鸡上楼充电、或者聚在架空层停放充电,早已被深恶痛绝。不少地铁站周边,也在上演电鸡包围。
但有一说一,这也是由于此前,电鸡确实无处可放、充电位少。
规定中,除了住宅小区设置电鸡停放场所外,政府也要制定电鸡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布点计划,单位和个人也可以建设付费电鸡停车场。
第五,广州要控制电鸡总量了。
根据公安交警部门统计,截至今年9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540万辆,目前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
在这份规定中,广州终于首次提到,要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
至于如何控制,预计会从电动自行车号牌的发放入手。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帮大家划的重点。全文大家可以通过广州人大的官网查阅。
广州,开始与电鸡共存
此前我们就说过,广州市民与电鸡矛盾,很大程度来自于,电鸡在广州交通中的角色一直非常尴尬。
每天有几百万台电鸡奔跑在广州的马路上,但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专用道的缺乏、几乎零门槛的驾驶要求、对电鸡执法的缺失等等。
而且对于电鸡,也绝对不可能一禁了之。
一句话,人民群众也需要电鸡。除非,世界上能发明另一种驾驶简单、停放容易、价格几千块丰俭由人、充两三块钱能开几十公里的交通工具。
从这份即将执行的规定中,我们也能看到,广州一方面要开始认真治理电鸡,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停放充电场所等,真正让这座城市能与电鸡更好地共处。
规定落地了,接下来大家想看到的,就是广州的认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