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美国民主党上下可谓是愁云惨淡。不仅输掉了总统宝座,连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控制权也丢了个精光。大选惨败后,民主党内部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追责大会",从竞选策略到经济政策,从移民问题到通货膨胀,所有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都被摆上了手术台,准备来个大解剖。
美媒《新闻周刊》这几天刊载了一篇文章,作者十分干脆地表示,民主党败选,拜登难辞其咎,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下令逮捕特朗普”。而放过特朗普一马的结果,直接导致民主党不仅输掉了总统选举,参议院与众议院也没有保住。
对此颇为不甘的《新闻周刊》甚至感慨——在这个错误面前,拜登政府其他的毛病,比如说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上乏善可陈,撤军阿富汗一地鸡毛,没有在总统职位上“急流勇退”等等,虽然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民主党的选情,但都没有放特朗普一马来得严重。
因为拜登本该在2021年1月,国会山暴乱发生没多久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动用行政权力,推进对特朗普的逮捕程序。
拜登当初没有立即逮捕特朗普,直接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特朗普"叛国行为"的严重性在公众的集体记忆中逐渐淡化了。就像一锅煮开的水,如果不及时盖上锅盖,热气就会慢慢散去。同样的道理,当年国会山事件带来的震撼,也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失去了热度,让特朗普的支持者和中间选民都倾向于相信这可能是个误会。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不仅没被关进监狱,反而在海湖庄园过起了逍遥日子,整天接待八方宾客,搞得跟度假似的。这种反差不禁让很多人心生疑惑:如果他真的犯了叛国罪,怎么可能还能这么自在?毕竟在普通民众的认知中,做了坏事的人不都应该被关起来吗?结果倒好,闹事的小喽啰都被抓了,"主谋"反而悠哉游哉地在外面晒太阳。
所以当总统选战正式打响,特朗普无论是支持率,还是舆论上的曝光度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虽然还是有主流媒体在不停地向选民暗示,特朗普对当年的国会山暴乱难辞其咎,但这种程度的舆论铺垫,无法在选民群体中起到“破圈”的效果。
因为民主党的支持者,不需要主流媒体如何渲染,都会反感特朗普的所作所为,至于特朗普的基本盘,压根就不买主流媒体的账。
到了中间派这边,无论选举周期内,民主党如何开动舆论机器,但过去4年,对特朗普的法律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不要说把他送进监狱,哪怕是定罪也是困难重重。
而这种困难,又反过来让美国选民相信,特朗普并没有像民主党描述的那样“罪证确凿”。
也就是说,拜登在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上很有问题。《新闻周刊》相信,放过特朗普一马,绝对是拜登总统任期内最致命的一个失误。
作者坚持认为,拜登应该在国会山暴乱后,就是他正式就职美国总统的第一天,他在走完发布快速行政命令的程序后,就应该当机立断,要求FBI去逮捕特朗普“以绝后患”。
但是拜登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新闻周刊》给他找了个理由,声称拜登“太相信美国的司法系统”,错误地认为,选民群体最终会要求特朗普为暴乱事件负责,建制派的共和党议员也会放弃支持特朗普。
后来,特朗普虽然一度被共和党内的建制派群起而攻之,却借着自己在共和党选民中的基本盘扭转局势,进一步加强了自己对共和党的掌控力,真正意义上将后者变成了“特朗普的共和党”。
那些一直和特朗普唱反调的,绝大部分都改变态度,对特朗普表忠心,比如说现在的副总统万斯,几年前其实是特朗普的批评者;至于那些死硬到底的,都逃脱不了在共和党内被边缘化的命运。
这就导致,尽管拜登政府一直在追究国会山暴乱的“主谋”,逮捕了一些人,也对一些人提出了指控,但特朗普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只不过通篇看下来,这些论调大多有一厢情愿的嫌疑,只能反映出美国深层次的政治分裂,还有民主党试图为选举失败寻找“替罪羊”的复杂心理,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卸给拜登,显然是最省力的做法。
反正拜登的政治生涯已经步入末期,民主党一些人,主要是哈里斯的死忠,在为他总结执政得失的时候,难免想要加入私货,将选举失败解释成“非战之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