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拖拉机开始回收啦!!近日在滁州市凤阳县总铺镇黄泥铺村,听到广播上通知,政府采购,统一回收农民用过的拖拉机,非常惊喜。
因为农民的土地逐一被流转了,拖拉机再也没有用场了,只能当报废品出售回收,很多农民舍不得卖,必定是自己亲手用过的东西。土地流转,耕田机拍卖,是好事还是坏事?一些年后方知晓。照片为黄泥铺耕田拖拉机回收一角。
- 这究竟是咋回事?
根据网友配发的图片显示,在一大的空地上,摆满了各种拖拉机,极为壮观。
每个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对收购后的喜悦。毕竟,这些拖拉机已经使用多年,如今被闲置,还有收购价值,也是一笔收入。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8月,当地刊登报道,凤阳县总铺镇: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
文中提到,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总铺镇在农业产业上坚持两步走。一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将农业产业做大。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抓严抓好图斑整治工作,2023年耕地恢复1096亩,2024年上半年已恢复耕地403亩;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农业产业做强。持续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建一块、成一块。2023年完成总铺社区、鹿塘村1.7万亩(智慧农业区99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流转土地9000亩,同时成立种粮大户服务群做好农管服务。
- 针对此事,网友们纷纷议论,各抒己见。
有网友表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小农经济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了。
有网友认为,这个绝对是个稍主意,自毁武功,马放南山,这么多数量的生产工县当破铜烂铁去处理,是绝对不可取的。
有网友分析,土地不能全部转租出去,只能相对忙不过来的田地可以转给他人。流转一些土地可以,农民还得留点给你后代,土地全给资本了,粮食价格会吃不起的。
有网友感慨,1500一台,价格挺高!不管土地流转不流转,反正手扶拖拉机用的地方太少了。
- 7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韩俊介绍了农村改革三大领域的重点任务。
其一,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政策上来讲是有明确要求的,有三个支柱性的政策。第一是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第二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第三是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强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韩俊强调,土地流转必须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流转不得违背农民的意愿,不得损害农民的利益,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严禁通过下指标定任务或者是将流转面积、流转比例纳入政绩考核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因此,从当前土地流转的导向来看,政策都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这也是给广大农民吃下定心丸。
而土地流转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促进劳动力转移。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打破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封闭式经营格局,使得大量农民可以将土地经营权转让出去,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地离开农村去务工经商,进而转向第二、三产业。
而留在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能更专注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从而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
在这种模式推动下,有利于实现集中连片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便于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或开展其他农业项目。例如,一些地方通过土地流转形成了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水果产业园等,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这也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形成区域化的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农村大量土地闲置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部分土地无人耕种或经营不善,导致土地闲置。土地流转可以将这些闲置土地集中到有能力、有意愿的经营主体手中,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
对于农民而言,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农民的土地发挥更大价值,自然收益就水涨船高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