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养生之道:一个人想要不生病,就得做好10条铁律,你能做到几条?

0
分享至

喜欢养生的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不生病或者少生病,不但需要均衡的膳食,还要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此外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这三者缺一不可。



相对来说,一些有助于健康长寿的习惯,可能一开始更难让人适应。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想要身体更健康少生病,就绝对不能再去做有害健康的事。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一些“不生病”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如下十条:

1、不生气,就不生病:

不生气就不生病,这是中医大事郝万山说的。

据统计,生气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而美国的疾控中心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其实都和精神压力成正相关。

郝万山教授说,很多人到处时时在抱怨,看什么都不顺眼,不管是家国大事还是社会现象,也无论好坏,他们都能看到阴暗,于是回到家就抱怨。



这对家人、对他自己都是负面影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控好自己的情绪波动,尽可能少生气。

那样就能不得病、少得病,至少不得大病,那些不得不患的病也会迟到。

传统中医说怒伤身,道家也说病由心起,魔由心生,不生气就不生病少生病,这是毫无疑问的。

2、不熬夜:

上海的教授指出,熬夜已经是现代人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人甚至认为,晚上没有及时睡觉,那可以白天补上去就行。

长期熬夜,首先受损的就是皮肤。

因为皮肤是在晚上进行修补的,熬夜、睡得很晚,都会增加皮肤的负担,导致肤色暗淡、长痘痘等。

熬夜的人还喜欢吃宵夜,这就导致肥胖,肠胃功能也会变差。



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在晚上9-10点至早上5-6点为入睡,每晚睡7-8小时,不得少于5-6小时。

这样才算遵循了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

3、不乱吃:

有医学博士患了癌症,她剖析自己的患癌症的原因,竟然就是乱吃。

其实也就是饮食习惯不好:暴饮暴食、嗜荤如命。

我们需要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该吃的,有的是不能多吃的,一旦违反,就有可能导致疾病。

4、不能不动

有的人现在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坐车的绝不步行,宁愿排长队等电梯,也不爬楼梯。

这就是现代人的一个“潜规则”了。

这样的后果就是,身体的各项技能慢慢在全面退化。



人是动物,多动才能健康,不动的话,还还能叫动物吗?

多活动,不贪图享受,保护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长寿。想健康,就得对自己狠点儿。

5、不较真:

相对来说,城市人更容易生癌:尤其是从事财务、会计、审计、人事、统计这些行业的职业女性,以及中小学老师。

这个人群的特点就是工作态度很好,爱较真,一丝不苟非常严谨。

但从健康角度说,他们的内心会更加压抑,神经系统绷得很紧。

时间一长内分泌就紊乱了,靶器官受不了,癌症也来了。



对于健康来说,那些有点洁癖的、对细节都重视到极致的人,就更要适当粗犷一些。

6、不过度伤心

国外有研究证实,情绪激动变化或心理压力过大,如失去亲人等,会使人“心碎”而死。

因此,当出现伤心情绪时,要学会倾诉。找朋友、家人聊聊天,不能憋在心里。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控制住了情绪的人,实际上却使情绪的垃圾可能转入体内,反而给体内器官带来压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发泄,例如健身运动等。

7、不压抑:

据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肺癌病人近一半的病人和长期的心情压抑、性格抑郁有关。

一些人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中。



这种心理紧张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

最终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能够突破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8、不透支身体:

工作上拼命三郎类型的人,他们的生命之弦长期紧绷着,就很容易透支自己。

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长期处在紊乱状态,身体也自然就好不了。



8、少操心

孩子已经过了三十,连个对象也没有!

儿子两个月没来了,是不是做生意赔了?

天气冷了,也不知道穿毛衣了没有?

有的人年纪大了,就会更操心儿女的事,因此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焦虑。

胃肠道可以感知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变化,长期紧张焦虑,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10、不要太孤独:

孤独无助的老人,更容易患忧郁症、老年痴呆症及心血管病症。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互助来往,会产生良性的情绪和信号,对心血管系统很有益处。



亲人的陪伴,让他们心理上有所寄托与慰藉。

当然,也并非局限于配偶,只要不孤独、寂寞,身边有人陪伴,不觉得孤独,就是老人健康最好的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简直是侮辱大陆14亿人的智商:台湾说,这张照片不是摆拍是真的

这简直是侮辱大陆14亿人的智商:台湾说,这张照片不是摆拍是真的

蜉蝣说
2024-12-29 09:56:42
49岁著名音乐家突然去世,死亡地点曝光,最后照流出,知情者发声

49岁著名音乐家突然去世,死亡地点曝光,最后照流出,知情者发声

博士观察
2025-01-10 22:15:13
我国购买特斯拉最多的20大城市

我国购买特斯拉最多的20大城市

小波股事历程
2024-12-31 13:19:17
女排联赛第19轮赛程 3大看点 CCTV5直播天津女排比赛 辽宁山东争4

女排联赛第19轮赛程 3大看点 CCTV5直播天津女排比赛 辽宁山东争4

墨羽怪谈
2025-01-13 04:56:53
7换2,湖人5将+2首轮大交易!换来心仪中锋,文森特席菲诺成筹码

7换2,湖人5将+2首轮大交易!换来心仪中锋,文森特席菲诺成筹码

老郎体育汇
2025-01-12 19:30:15
震惊!胡锡近对三大运营商发声,实名SIM卡何以流出国门?

震惊!胡锡近对三大运营商发声,实名SIM卡何以流出国门?

小毅说事
2025-01-13 00:05:23
狄龙:谢泼德要大胆出手 他在G联盟首场就证明他不属于那里

狄龙:谢泼德要大胆出手 他在G联盟首场就证明他不属于那里

直播吧
2025-01-13 09:25:36
刘湘真的太美了,游泳界的颜值担当,冠军实力加持!

刘湘真的太美了,游泳界的颜值担当,冠军实力加持!

百里无心
2025-01-12 14:49:25
中俄美压力来了?印度把全世界都骗了,2次推迟,这下没戏可唱了

中俄美压力来了?印度把全世界都骗了,2次推迟,这下没戏可唱了

蓝泾看一看
2025-01-12 13:25:03
退出世界排名的三人,损失最大的不是令人惋惜的樊振东,而是陈梦

退出世界排名的三人,损失最大的不是令人惋惜的樊振东,而是陈梦

鸿印百合
2025-01-11 22:02:28
喜讯!吴曦说服上港射手王跟他一起为同一家俱乐部效力,引发热议

喜讯!吴曦说服上港射手王跟他一起为同一家俱乐部效力,引发热议

小海要说球
2025-01-12 17:39:28
“嫂子,我明天搬走,你回来跟我哥和好吧”嫂子:不了,你俩过吧

“嫂子,我明天搬走,你回来跟我哥和好吧”嫂子:不了,你俩过吧

广西秦胖胖
2025-01-12 09:09:11
私立医院也不安全了!绑架王星的幕后老板,投资了很多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也不安全了!绑架王星的幕后老板,投资了很多私立医院!

青青子衿
2025-01-10 14:14:42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说:外界传闻自己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原国务院总理李鹏说:外界传闻自己是周恩来养子的说法,并不确切

荒沙历史
2025-01-12 20:00:03
凯迪拉克到底是不是好车?网友的回答真实又专业哦!

凯迪拉克到底是不是好车?网友的回答真实又专业哦!

美好客栈大掌柜
2025-01-13 00:09:20
和老婆离婚后娶了情人,到底是什么感觉?2个出轨男说了大实话

和老婆离婚后娶了情人,到底是什么感觉?2个出轨男说了大实话

满天抓星星
2024-02-18 21:50:14
黄山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伍春宏,有新职务

黄山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伍春宏,有新职务

鲁中晨报
2025-01-12 23:48:12
召回!谢泼德G联盟场均30.7分8助2.7断 在火箭场均11.6分钟3.3分

召回!谢泼德G联盟场均30.7分8助2.7断 在火箭场均11.6分钟3.3分

直播吧
2025-01-13 08:51:21
59岁市纪委书记去世,千字遗书曝光,官方回应死因,最后照流出

59岁市纪委书记去世,千字遗书曝光,官方回应死因,最后照流出

博士观察
2025-01-12 16:59:58
燕东萍以前私照被扒,很漂亮!有人建议把“东萍笑夫”纳入词典

燕东萍以前私照被扒,很漂亮!有人建议把“东萍笑夫”纳入词典

魔都姐姐杂谈
2025-01-10 17:50:22
2025-01-13 11:04:49
农村情感故事 incentive-icons
农村情感故事
文化、养生、农村、故事,都在这里
5546文章数 56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抑郁症患者称好的“乌托邦”宝地

头条要闻

4纳米芯片在美量产 台媒:台积电正"去台化"

头条要闻

4纳米芯片在美量产 台媒:台积电正"去台化"

体育要闻

熟悉的姆巴佩回来了,但还是救不了皇马

娱乐要闻

甄嬛传晚会孙俪和他一起出场,她演纯元

财经要闻

潘功胜:将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

科技要闻

深圳人形机器人逛街火了 行走姿态非常像人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国产动作《琉隐神渡》试玩Demo上线!你的评价是?

手机要闻

今年iPhone出货量将比预期低10%:iPhone 17 Air难救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北约向波兰大规模运军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