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李嘉诚说中了!中国手握两套房的家庭,今年起或将注定3个结果

0
分享至

李嘉诚曾表达过,房价高的老百姓承受不起的时候,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低谷,大量房产将卖不出去,房价成本高,收益低,如今房子难卖已经成为了铁打的事实,针对新房逐渐增多,老房一直滞留,曾经高房价时所以高价购入的原材料所建的房,现在只能以低价售出,有些房子不能卖,最终结果只能是降价,也是房企最直接的手段。



房子难租房子难卖,许多投资者通过租房获利,但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我国的住房和租房的人越来越多。人流量也逐渐增大,对于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来说,工作时期租房是最好的选择。而租房面对的客户主要是年轻人,如今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只有房屋是不动产。而年轻人面临的行业和工作瞬息万变,所以租房也变成一大难题。

因此现在持房成本特别高,拥有两套房的房产家庭成本依旧在升高,随着还房贷的压力有增无减,房子在手里闲置的同时还要缴纳高额的物业费、取暖费。长久以往的这样下去,持房成本就会明显上升。未来也依旧如此。



房价突发上涨,李嘉诚曾说:如今房价只涨不降,那么房地产市场将在五年后迎来大洗牌,有钱的人不缺钱买房,截止到2022年10月,持有两套房子的家庭达到了41.5%。属于穷人一辈子买不上房,而这些人手里却有两套,目前处于一个较为极端的状态,全是因为此前房价突然上涨造成的,这让现在房子的交易变得越来越困难,当年在人们眼里,房屋就像黄金一样珍贵,当时房屋能给人们带来投资效益,所以人们当时购买多套房产用于投资。

房价上涨的原因,自然资源受到国际资源价格影响很大,而土地受国际资源因素影响的,此外,房屋价格上涨也是到了一个契机,因为到了城市房屋上涨的时机,除此之外政府拥有大量增发货币,这些货币一部分被房地产吸收,一部分被政府卖地回收,另外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很复杂,因为房屋关乎着人口,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是较快的。



随着人口和人类居住的需求日益提高,房屋的需求也被逐渐提高,许多地区出现住房供应不足的情况,被动的住房需求直接影响了房屋的价格,将房价一点一点的推往了一个较高的价格,自此以后,住房的总体需求呈旺盛趋势发展,许多年轻人也成为了“房奴”,自此以后,房地产专业开始盲目大规模拆建,构成了大量的被动住房需求,最终都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

除此之外,随着房价上涨也有一批“炒房人”出现,炒房人利用一些技巧和话术手段将房价炒到了超过他本身的价值,需求大了以后,就开始了城镇居民拆迁,增加了土地的供给量,解决了城市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拆迁的家庭拿到补助后去买新房,慢慢的就形成了如今这样的局势。



对人类的影响,房价对个人的影响还是较多的,房子就像人类的必须品,每个家庭都会买房子,因为每个年轻人都会结婚,只有极少数是例外,结婚就需要购房,慢慢的房价就会有所上涨,房价上涨居民们的消费水平就会有所增加,但是人们收入相对较小 ,房价上涨,物价也会随之上涨,这就如同是一个恶性循环。

高房价并不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反而增加了人们的压力,有多少人因为买不起房发生意外的,随着房价越来越高,人们为了想办法将房子卖出去,推出了房贷一说,以后的房贷压力会越来越重,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房贷就像一座巨大的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尤其是这三年的疫情里,每个人因为疫情无法出门,绝大部分人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收入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对于有房贷的家庭来说,还贷的压力就会极其的大,疫情之后,绝大部分地区为了恢复经济发展,通过降薪裁员的方式来缓和经济压力,这样一部分人就会失业,而需要缴纳的费用还在张着深渊巨口,等着人们来缴。

而如今满地都是房贷,因为高额放假让普通人很难一次性付完全款,而房贷将我们年轻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而这样的压力会给我们生活中也会产生巨大影响,很多人因为房贷的压力妻离子散,甚至因为压力选择结束生命。



房子背后的关系链,如今买房子已经不能单纯的看自己喜不喜欢,也不单纯看房型光照通风问题,还要看更多的因素,甚至已经和孩子的学校和教育挂钩,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小孩子,孩子会去上学读书,于是有心人看中了这一商机,将学校和房产逐渐隐晦的联系在了一起。

慢慢的学校开始针对户口就近的学生优先上学,有些农村地区偏远地带的孩子们渴望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好的学校,却因为房子和户口的限制不能去,大失所望,因此人们挤破头往城市地区附近买房,尤其是重点学校附近的学区房的房价也随之被炒的极其的高,甚至可以说是直线上涨。



除教育外,人们也会看中商业方面的,商场附近的房子同样也变得极其荒谬,因为商场附近交通也足够便利,很适合人们娱乐游玩,就目前状况,国家正在进行宏观调控,但就李嘉诚的话来说,现在房产已经不适合再投资了。真是大变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3万起家赚到200亿,徐翔炒股6大“铁律”,能悟透的人并不多

从3万起家赚到200亿,徐翔炒股6大“铁律”,能悟透的人并不多

迪哥说财经
2023-05-15 08:34:53
刚刚宣布,大幅上调!

刚刚宣布,大幅上调!

中国基金报
2025-01-16 19:01:37
余华:低层次的家庭,脑子里装的大部分是“犟”,一句话就闹翻天

余华:低层次的家庭,脑子里装的大部分是“犟”,一句话就闹翻天

清风拂心
2025-01-06 14:15:02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治不了病?郭生白:因为中医被人砍了3刀,能治病才怪!

为什么现在的中医治不了病?郭生白:因为中医被人砍了3刀,能治病才怪!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1-15 06:03:40
仅一夜!太阳达成4换2交易,雷霆遭受重击,火箭有意布克、福克斯

仅一夜!太阳达成4换2交易,雷霆遭受重击,火箭有意布克、福克斯

鬼魅突破上篮
2025-01-16 07:54:41
官方:山西男篮正式签下2022年CBA探花秀范汇鎏

官方:山西男篮正式签下2022年CBA探花秀范汇鎏

懂球帝
2025-01-16 20:17:22
王星案幕后被抓!失算!连逃跑准备都没做!泰方旅游损失预计10亿

王星案幕后被抓!失算!连逃跑准备都没做!泰方旅游损失预计10亿

boss外传
2025-01-15 11:40:03
结局已写好,赖清德改变两岸称呼,台胞领身份证,统一是正确出路

结局已写好,赖清德改变两岸称呼,台胞领身份证,统一是正确出路

小鬼头体育
2025-01-16 19:05:37
39岁人工智能专家突然去世,最后露面照流出,官方沉默,家属发声

39岁人工智能专家突然去世,最后露面照流出,官方沉默,家属发声

博士观察
2025-01-16 19:38:56
万达股权全数抵押!71岁王健林濒临绝望,麻烦事一桩接一桩

万达股权全数抵押!71岁王健林濒临绝望,麻烦事一桩接一桩

刘旷
2025-01-16 17:39:14
连续2场救杜锋?第3场又遭弃用!徐昕眼里没光了,广东小姚明废了

连续2场救杜锋?第3场又遭弃用!徐昕眼里没光了,广东小姚明废了

嘴炮体坛
2025-01-16 22:50:49
因调离安徽,丁向群、韩俊的安徽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因调离安徽,丁向群、韩俊的安徽省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政知新媒体
2025-01-16 16:04:38
多名官员出镜忏悔!铜仁落马市长:几亿元项目给你,一点表示没有,我要让你做得不好意思

多名官员出镜忏悔!铜仁落马市长:几亿元项目给你,一点表示没有,我要让你做得不好意思

鲁中晨报
2025-01-16 15:47:04
66岁香港富商与网红婚外情九年!曝女方五年生四胎,原配毫不知情

66岁香港富商与网红婚外情九年!曝女方五年生四胎,原配毫不知情

井普椿的独白
2025-01-16 18:07:22
鲍尔默彻底嗨了,不仅是因为快船59分狂屠篮网,更因为这三点!

鲍尔默彻底嗨了,不仅是因为快船59分狂屠篮网,更因为这三点!

田先生篮球
2025-01-16 19:51:41
认不出!奔四杨幂成“馒化脸”,网友言语犀利:缝缝补补又三年!

认不出!奔四杨幂成“馒化脸”,网友言语犀利:缝缝补补又三年!

玫瑰讲娱
2025-01-15 16:00:17
救场成功!广东老兵临危受命 球队大逆转功臣

救场成功!广东老兵临危受命 球队大逆转功臣

胖子喷球
2025-01-16 21:52:12
大招来了!“补课违法”将于2月份正式实施,家长却表示难以接受

大招来了!“补课违法”将于2月份正式实施,家长却表示难以接受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1-15 16:52:59
有驾照的可以笑了!驾驶证连续3年没扣分,可以享受以下4种好处

有驾照的可以笑了!驾驶证连续3年没扣分,可以享受以下4种好处

沙雕小琳琳
2025-01-16 11:24:33
2-0!对攻大战,完胜大马名将,为李诗沣复仇,翁泓阳晋级男单8强

2-0!对攻大战,完胜大马名将,为李诗沣复仇,翁泓阳晋级男单8强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1-16 17:40:02
2025-01-16 23:12:49
诗词中国 incentive-icons
诗词中国
致力于传播隽永优美的诗词文化
5601文章数 376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信号!年度重磅利好已出,海南发出封关最强音!

头条要闻

韩国179死客机撞毁前黑匣子全"掉线" 关键数据没记录

头条要闻

韩国179死客机撞毁前黑匣子全"掉线" 关键数据没记录

体育要闻

他不是天生的完美领袖 却成为了最好的队长

娱乐要闻

美疯了!《再见爱人》麦琳暴瘦13斤

财经要闻

万科再次卷入风暴中心

科技要闻

模型长了眼睛和耳朵,还能地运行本地存储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6299元,努比亚Z70 Ultra新年版开售 搭配同色系手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三星Galaxy S25系列宣传海报再曝,更多细节出现

本地新闻

重生之我在小红薯看洋人出洋相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