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的革命生涯多震撼人心!两条半枪起步,一生坚信清贫的力量

分享至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徐徐展开方志敏烈士雄伟壮观、质朴纯粹的一生,你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沉内涵和无穷力量——

1899年8月21日,清光绪二十五年农历七月十六,居住在江西省戈阳县湖塘村鱼塘边一个世代务农的方姓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孩。男孩乳名叫正鹄,原名叫远镇,后来起了一个学名,叫志敏。

幼年时,方志敏体弱多病,长相俊秀,四岁才学会走路,村里人见这孩子弱不禁风、俊俏可怜,都叫他”正宫娘娘“。

”正宫娘娘“生养在贫苦之家,方家人很担忧,觉得这个孩子恐怕很难养活。但过了两三年,方家人的担忧便没有了,他们惊讶地发现,这孩子不仅身子突然就变得硬朗起来,而且骨子里还带有一股叛逆、倔强的方刚血性。

那时候,挨了饿,他就会满脸不服地问母亲,为什么财主家有馒头吃,我们家没有?

1906年,七岁的方志敏到了读书的年纪,因为家中没钱,父亲本不想让他读,但方志敏不干,坚决要求读书识字,父亲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向财主举债,供他上私塾。

在私塾读书,方志敏很不安分,对旧社会那一套腐朽的东西,他天生地抗拒,为此,私塾先生没少用戒尺惩罚他。但是旧社会戒尺的管教并没有让方志敏变得”规矩“起来,相反,他越发地嫉恶如仇,敢做敢为。

1910年的冬天,已经十一岁的方志敏从私塾放学回家,进村后忽然听到一阵凄惨的哭泣声。

循着哭声走过去,一看,原来又是戈阳九区漆工镇的地主恶霸邵襄臣在欺压穷苦人。眼前的穷苦人是个孤苦伶仃的寡妇,因为有头疼的毛病,曾向邵襄臣赊了一块黑布,蒙在头上。谁曾想,黑心的邵襄臣竟以一块黑布放债一元,月收五角利息,而且还有利滚利。到了年关,寡妇还不起,邵襄臣就指使手下的狗腿子来逼债,寡妇苦苦哀求,但换来的却是毒打和抄家。

见穷苦人被欺压成这样,方志敏紧握拳头,心里憋着一股劲,想着如何才能为这个可怜的寡妇出一口恶气。

几天后,方志敏偷偷准备了一个臭屎稻草把,然后一溜烟跑到镇上,趁着无人,将这稻草把狠狠地插在了地主恶霸邵襄臣的”财门“上,完了又在上面贴了一张白纸条。

大年三十除夕夜,邵襄臣兴冲冲地去开”财门“,那一把蘸满臭屎的稻草把直接砸到了他的头上,邵襄臣甩掉那稻草把一看,只见上面写了八个字:”抬头见鬼,开门招灾!“

干了这件大快人心的事,方志敏的内心很自豪,乡亲们知道了都夸赞他人小,胆量大。

十二岁那年,因为家中实在穷苦,方志敏被迫辍学了。随后的几年,他一直在家务农,村里穷苦人家有事,他总是跑前跑后,尽力帮忙。十七岁那年,乡亲们觉得这个后生将来要是出息了,对大家一定坏不了,于是齐心合力将他送进了县立高等小学,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

对方志敏而言,县立高小是个广阔的新天地,在这里,他读到了许多进步书籍,思想上开始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前他不明白,穷人贫苦的根源在哪里,现在他开始渐渐地清楚,只有打倒黑暗罪恶的统治阶级,穷苦人才能翻身做主,见到光明。一个真正的新青年,读书绝不是为了当旧世界的臭官,而是为了穷苦人去抗争,去奋斗。

当时,县城里有个张姓大地主想弄个”省议员“当当,方志敏得知他到处花钱买”选票“,十分愤怒,他动员同学联名写告示,揭露他的丑行,同学不敢,他便单枪匹马写了一篇《张地主十大罪状》的告示,连夜贴在了县城最显眼的地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