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尤磊与小昆班学员三代“梅花”同框。 肖勇 张筠 摄
“腰挺起来,眼睛顺着扇子看向前方,嘴巴要微微往上咧开,对咯!”11月16日,正值第六届校园昆剧节,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心小学校的训练房里,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剧)代表性传承人王芳正“一招一式”地指导小学员练习昆曲《牡丹亭》。一旁的把杆上还“长”满了正在热身的小学员,他们在青年昆曲演员尤磊、袁彬的指导下,熟练地下腰、压腿。
一群10来岁的“小梅花”学员,曾经的“小梅花”、今年32岁的尤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王芳,这三代“梅花”因一场校园昆剧节同台同框,印证着600岁昆曲“春色今如许”的欣欣向荣。
20年间,22朵“金花”从这所小学走出
训练房外的走廊上,镶挂着许多昆曲主题图片,其中一张稍显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尤磊和同学踏入专业“昆曲之门”的高光时刻:8位老师与5位挂着奖牌的学生在校门口合影,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2004年8月,石牌中心小学“五朵金花”(从左至右挂奖牌者分别为尤磊、袁彬、李沁、钱瑜婷、马一栋)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深造。 (受访者提供)
2004年8月,尤磊、袁彬、李沁、钱瑜婷、马一栋5名摘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的学员,作为石牌小学首批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五朵金花”,赴上海深造前留下了这张影像作为纪念。
“5位学员同一年考入专业戏曲学校,现在都在从事昆曲艺术工作,李沁还成了国内知名的影视演员哩!”石牌小学校长毛杏英骄傲地说。
2001年,在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同一年,石牌小学“小梅花戏曲艺术团”成立,学员常年保持在80人左右。尤磊、袁彬就是该校首批小昆班学员。
如今,每逢周末,在上海工作的尤磊都会驱车回到母校,给比他年幼20岁左右的小昆班学员教授昆曲基本功,这样的日子尤磊已经坚持了一年半。同样在周末回母校教昆曲的,还有老同学袁彬。
“当年没有专门的练功房,压腿的把杆都不固定,走到哪带到哪。夏天在唯一有吊扇的食堂训练,冬天就去篮球馆,踩着薄薄的腈纶地毯翻跟头。”尤磊感慨,现在条件真是“好太多了”。昆山市小梅花艺术剧院就设在石牌小学习美楼,有专业的训练厅,小学员们利用双休日和平日两个课后时间段,常年进行基本功训练和剧目专项训练。
“回母校教学一直是我的心愿。有机会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教给现在的孩子们,就像20年前老师们引领我们走进昆曲的艺术殿堂,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 尤磊说。
截至目前,石牌小学累计培训学员超千名,22人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奖称号,40余人考入专业戏曲院校,多名毕业生成为专业院团优秀青年演员。
5000余名学员,昆曲传承建强人才梯队
1992年4月,全国首家小昆班在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挂牌。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后,小昆班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昆山共有22个小昆班,实现区镇全覆盖。累计培养昆曲学员5000余名,先后有百余名学员被选拔进入专业院校深造,近20名学员已成为国家级优秀昆曲演员……为昆曲人才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前发现好苗子,老师要一遍遍去家里做工作,劝家长让小孩学习昆曲。”尤磊感慨,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让孩子进小昆班学习已是很多家长追求的目标。
从2001年起,王芳就在苏州各地学校进行昆曲教学。石牌小学也是她的“教学点”之一,毛杏英至今还珍藏着王芳与该校小昆班学员的演出合影。多年来,王芳积极参与“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为传承昆曲垒筑“一砖一瓦”。
作为昆曲发源地的昆山,更是不遗余力让“百戏之师”迈出深闺觅知音,让“大美昆曲”其声久远、其音袅袅。
1993年修建昆曲博物馆,2012年建成内设昆曲剧场的昆山文化艺术中心,2015年挂牌昆山当代昆剧院,2018年起举办6届百戏盛典,2023年戏曲百戏博物馆开馆……昆山为昆曲的活态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被曲友戏称为“昆昆”的昆山当代昆剧院,尽管在“全国八大昆剧院团”中最年轻,却通过昆剧大戏《顾炎武》《梧桐雨》《峥嵘》《描朱记》《浣纱记》及经典折子戏在全国各地放大戏曲“声音”、提升戏曲“流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与传统文化对话,600岁的昆曲收获了大量年轻“铁粉”。
600岁昆曲,让一代代年轻人“共情”
“我相信昆曲是永远青春的,否则不会穿越时空传承几个世纪。”11月29日起,著名作家白先勇携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南京大学。今年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迄今为止,这部昆曲大戏演出超500场,包括在海内外40多所高校的演出,观众累计近百万,其中75%是青年观众。
而青春版《牡丹亭》主演、“梅花奖”得主、苏州昆剧院副院长俞玖林就是昆山巴城人,2016年他在巴城老街成立了昆曲工作室,并参与到小昆班的教学以及昆曲普及推广中。俞玖林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小昆班这一普及工程,让更多孩子欣赏到昆曲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让一代代年轻人“共情”传统文化,这就是推动古老昆曲艺术焕发青春光彩的价值和使命所在。
在苏州艺术学校学习舞蹈的高二学生温墨艺、冉芳宁是追戏的“搭子”。“我们都太爱‘昆昆’的当代版昆曲《西厢记》了!演员的声腔、身段,还有修旧如旧的艺术风格,拓宽了我们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视野。”
在王芳看来,昆曲普及“从娃娃抓起”,培养的不仅是将来的从业者,也可能是昆曲的爱好者,更可能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让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得以细水长流。而要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也需要昆曲文化频繁“跨界”“出圈”,增加与年轻人的互动和黏性。她欣慰地告诉记者,如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演出,昆曲受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化。“古老戏曲与时代融合活力四射,年轻人爱上‘国潮’、热衷优秀传统文化,这恰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潘朝晖 范昕怡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