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要利用新技术推动公益慈善行业更加透明高效

0
分享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变革力。11月21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召开,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在现场表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互联网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11月2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在互联网公益慈善论坛上致辞。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摄

王崧指出,目前,中国网民规模接近11亿人,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持续优化,为深化互联网公益慈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常官介绍,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慈善蓬勃发展。我国已有超过600亿人次网民参与网络慈善捐赠,累计募集善款500多亿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累计筹集爱心资金1000多亿元。网络公益慈善已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从自发推进阶段进入依法运行、深化发展阶段。

今年9月5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李常官表示,新修改的慈善法专门增加了国家鼓励在慈善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规定,对互联网慈善相关条款进行了细化和完善。

在现场,汤加信息通信部首席执行官阿卡乌奥拉表示,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像汤加这样的小岛屿国家正在努力利用AI等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但这些国家面临着地理隔离和资源有限的挑战。互联网是强大的发展工具,人们能利用互联网与世界连接,还能利用它弥合教育、医疗保健和经济机会方面的差距。“让我们携手合作,通过慈善的力量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他说。

据悉,本次论坛主题为“数智赋能,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王崧表示,要注重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公益慈善行业更加公开、透明和高效;要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国际合作,携手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43327文章数 5935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