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2023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其附件《城市体检基础指标体系》的第一项就是“依托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成果,对住宅结构安全状况进行初步筛查,查找住宅的结构安全问题。”
有人可能认为两个政策不矛盾:现在一般在老楼加装电梯之前,要求对建筑物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加装电梯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安装;加装电梯以后,隔一段时间还会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但是实际做起来是矛盾的,理由如下:
1.第三方鉴定公司的可靠性存疑。从现有的其它行业的第三方咨询公司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买卖资质、证书挂靠、项目资源暗箱操作、成果粗制滥造甚至造假等等现象。虽然不能说有多大比例有问题,但是可以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即使有的专业公司里有专家,事实也证明现在的专家不一定可信。
2.所有的结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图纸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具体措辞可能稍有差别,大概意思是:“对承重功能的结构,不能有损伤性的做法;未经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较重设备安装前应由原设计进行核算。”2023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房屋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以下影响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未经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超过设计标准或规范增加楼面荷载;扩大承重墙上原有的门窗尺寸;拆除连接阳台的砖、混凝土墙体”。
实际操作中,原设计人员往往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也不愿意承担改造风险,所以不要指望加装电梯以后还能让原设计负责,此后的整体结构安全只能由电梯改造时委托的第三方公司负责,而这个第三方公司的整体技术水平一般来说是不如原设计院(公司)的。建筑的结构安全是整体性的,不是仅考虑电梯与旧楼连接部位附近,判断安全与否,确实应该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但是老旧楼房的一大特点是资料不全,这对于设计来说就等于是无米之炊了。
3.旧楼加装电梯只能是增加负担而不是加固。这一点应该是共识,没有人说加了电梯之后增加了楼体安全的,顶多是说成不影响。可是如果若干年后换一家鉴定公司,认为经过这些年的使用之后,电梯对楼体的结构寿命造成了负面影响,也不足为奇。比如2024年7月超强台风“摩羯”肆虐沿海城市,一栋九层楼的加装电梯被狂风撕裂,成了“空壳”。台风的作用比较明显,其它的风也是一样的,虽然外电梯自身有一定的稳固性,但是刮风时的这些作用力有相当部分是由楼体承受的,天长日久,必有损伤。
加装电梯还有其它问题:电梯维护、占用公共通道、噪音、采光,长期来看其影响也不小,这里就不讨论了。
简单的概括住建部门对加装电梯和楼体鉴定的要求,一个是为了便利,一个是为了安全。可是实现便利相对容易,保证安全则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一个老楼一个情况。安全与便利,应该选择安全第一。
如果有人问,有那么多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怎么解决行动不便的问题呢?可能的办法有二:一种是设置楼梯间内的自动上楼装置;一种是发展廉价化的民用机械外骨骼,这样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不只是解决了上下楼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下楼以后的活动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