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土匪出狱后揭发一72岁的老农,他当初害死5名师级干部

分享至

1968年的秋天,承德市围场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个刚刚出狱的老土匪齐达榜被分配到当地送货。一天,他开着大车来到了南北营子村,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农,正在田间劳作。这位老农看到齐达榜后,立刻低下头快步离开。这个细微的动作,却勾起了齐达榜20多年前的记忆。那段尘封的往事,关乎着1947年震惊冀东的柴胡栏子惨案。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农,真实身份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在看到齐达榜的那一刻仓皇逃离?而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往事?

一、任芳武的早期生活(1898-1945)

1898年,任芳武出生在河北承德一个大地主家庭。他的父亲任福全在当地拥有数百亩良田,还开设了三家钱庄,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富户。任福全膝下只有任芳武这一个独子,从小便对他百般宠爱。

在当时的承德农村,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并不多,但任芳武却有幸进入了县城里最好的私塾读书。然而,他并不珍惜这样的机会,整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经常带着一帮地主家的少爷们在街上横行霸道。

1912年,任福全因病去世。年仅14岁的任芳武继承了家业。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加上年少轻狂,短短几年间就将三家钱庄经营亏空。到了1915年,任家的钱庄相继倒闭,只剩下了祖传的田产。

生意上的失败并未让任芳武收敛,反而让他变本加厉。他开始纠集地痞流氓,在当地横行霸道。1920年代初,任芳武已经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恶霸,经常带人强占良田、勒索商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热河沦陷。任芳武看准时机,主动与日军建立了联系。1933年初,他被日军扶持为热河省承德县维持会的会员。在这个职位上,任芳武不仅替日军搜刮粮食、征收税款,还经常带人四处抓捕抗日分子。

1935年,任芳武更是成为了日伪政权的特务机构"治安维持会"的重要成员。他利用这个身份,不仅为自己谋取了大量利益,还借机报复那些与他有过节的乡亲。据当地老人回忆,在这期间,任芳武至少导致了十多个抗日志士被捕入狱。

1940年,任芳武又被提拔为伪县参议会议员。他开始大肆搜刮民财,不仅强征抗日村庄的粮食,还勒索过路商队。短短几年间,他又积累了不少财富,在县城里置办了三处宅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