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赫鲁晓夫非法枪毙贝利亚,毛主席听得直皱眉,预言他的结局不会好

0
分享至

赫鲁晓夫:“斯大林的烟斗丢了,贝利亚在第二天就抓到了十个窃贼,他们全都招供了。而斯大林则在自己的沙发下找到了那个烟斗。”

能让“苏穗宗”赫鲁晓夫亲自编撰“地狱笑话”,这位贝利亚自然不是寻常人物。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安排,苏联形成了贝利亚、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赫鲁晓夫等组成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贝利亚制止和平反冤假错案的种种行为,让赫鲁晓夫深感威胁。

赫鲁晓夫担心,终有一天,贝利亚会将矛头对准自己。

于是,赫鲁晓夫联合马林科夫等人炮制了“英国间谍”等罪名,将贝利亚拿下,并非法枪毙。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闻听此事,不免为苏联的未来揪心。

他断言,以赫鲁晓夫的行事手段,不会有太好的结局。



朱可夫:以苏联人民的名义,逮捕贝利亚

1953年6月26日上午,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部长会议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主席团联席会议。

当时的气氛异常紧张,刚刚开始,就剑拔弩张。

排名第一的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率先将矛头指向了“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内务部部长”贝利亚。



马林科夫严肃地说:“敌人想利用内务部机关达到犯罪的目的,我们的任务在于消除任何重复这类犯罪的可能性。内务部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采取了最大可能滥用职权的措施。”

相比于马林科夫的“夹枪带棒”,赫鲁晓夫则直接撕破了脸皮,痛斥贝利亚是“混进党内的、投机钻营的野心家”。

对于会上发生的这一幕,贝利亚毫无心理准备,他惊讶地问赫鲁晓夫:“怎么了?同志!你怎么在我身上抓起虱子来了!”



紧接着,布尔加宁、莫洛托夫等权贵,都加入了批判贝利亚的行列。

贝利亚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其他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友,可众人都转过身去,一言不发。

只有米高扬说了句:“(贝利亚)只要接受批评,并能坚决改正,不是不可挽救的。”



尽管贝利亚知道,不论他如何辩驳都是苍白的,但他还是起身“舌战群儒”。

此时,有人按响了桌子上的电铃,朱可夫元帅带着一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冲进来控制了贝利亚,并说道:“以苏联人民的名义,你被捕了!”

紧接着,马林科夫就在全会上宣读了《〈关于贝利亚反党叛国的罪行〉的报告》,并指出:“贝利亚灵活巧妙地利用自己在内务部的地位……以便把内务部置于党和政府之上……企图把党中央和政府置于内务部的监督之下,简直令人不能容忍。”



1953年12月23日,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宣读了贝利亚的死刑判决,并且褫夺苏联元帅军衔和所有国家奖励。

同日,贝利亚在莫斯科的克格勃总部卢比扬卡大楼被秘密处决,罪名是:“背叛祖国,为外国资本家卖力,纠集仇视苏维埃国家的叛徒阴谋团伙,妄图夺取国家政权,推翻工农苏维埃制度,复辟资本主义和重建资本家的国家。”

霎时间,贝利亚跌落神坛,成了“叛国者”、“英国间谍”、“刽子手”。



不过,贝利亚的儿子谢尔戈·贝利亚在《我的父亲贝利亚》一书中表示,早在6月26日下午,即朱可夫逮捕贝利亚的当天,贝利亚就死了。

谢尔戈写道:“人们在那里听到了枪声,看到了贝利亚办公室被打碎的窗玻璃,看到了被用担架匆忙抬走的一个人——此后无论是他的下属还是“法官”,都没见过活着的贝利亚。

至于秘密审判和处决(是年的12月23日),只是一场既没有主角,也没有观众的戏。”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贝利亚事件的始作俑者,正是赫鲁晓夫。

那么,贝利亚做了什么,能让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朱可夫等人形成“反贝同盟”同盟?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当月贝利亚就表示,苏联监狱和劳动改造营中关押的200多万犯人,大都不该判刑或者判刑过重,应进行大赦。

贝利亚联合内务部、司法部和总检察长起草了大赦命令草案,3月28日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签署公布,120万人被释放,40万人的案子停止侦查。



同时,贝利亚要求内务部,对对克里姆林宫医生间谍案、安全部工作人员案、苏联国防部炮兵总局工作人员案、格鲁吉亚明格列尔人案,这四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在贝利亚的主持下,很多冤假错案沉冤得雪。



贝利亚在为一些人平反的同时,也对制造冤案的人进行了处理,其中牵扯到了苏联高层的亲信。

贝利亚发现,马林科夫的心腹、前国家安全部长伊格纳季耶夫,参与制造了医生间谍案,因此解除了他中央书记的职务。

贝利亚不想就此止步,他还将目光对准了 30-40 年代“大清洗”的盖子,重审一系列重大案件。



对此,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如何能不惊慌。

赫鲁晓夫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对破坏法制都毫无例外地负有责任,都曾亲自作过逮捕、审判和枪决党和苏维埃干部的指示。



先说马林科夫,他多次亲自参加了审问和刑讯被捕的领导干部。

比如1937年,他和叶若夫一起去了白俄罗斯,“真正毁灭了该共和国的党组织”。

他曾炮制了亚美尼亚反革命组织案,在伪造列宁格勒案件中也起到了恶劣作用。



赫鲁晓夫在 1936到1937 年任莫斯科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他亲自签署了大量的建议逮捕莫斯科苏维埃和莫斯科州委领导干部的文件。

在此期间,由莫斯科内务机关和莫斯科州机关镇压的人数为55741人。



从1938年1月起,赫鲁晓夫开始领导乌克兰党组织。

仅 1938年一年,就在乌逮捕了106119 人,其中包括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人民委员和副人民委员以及一些州委书记。

1938—1940年在乌被捕的人数多达167565 人,其中不少人被判处极刑或长期监禁。

赫鲁晓夫的危机感油然而生,如果他不对贝利亚下手,遭殃的就会是自己。



毛主席:揭了盖子,捅了娄子!

在斯大林去世后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马林科夫排名第一,赫鲁晓夫排名第五。

因此,想要扳倒贝利亚,赫鲁晓夫必须先说服马林科夫。

显然,马林科夫对贝利亚评凡错案的行为,也感到了不满。

于是,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形成了“倒贝联盟”。



三人商量,召开一次部长会议主席团会议。

邀请不是部长会议成员的党中央主席团委员参加,会议开始,再宣布是党中央主席团会议,讨论贝利亚问题。

为了当场逮捕贝利亚,马林科夫请来朱可夫,并由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组织了军人小组。

于是,就有了6月26日“联席会议”上的唇枪舌剑,贝利亚当场落马。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听说了赫鲁晓夫非法枪毙贝利亚,不禁直皱眉头,他断言,赫鲁晓夫的结局不会太好。

其实,在贝利亚事件之前,毛主席对赫鲁晓夫并不了解。

毕竟,在斯大林的领导班子中,马林科夫、贝利亚、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等是主要的,赫鲁晓夫是1949年才从乌克兰被调回了莫斯科,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



斯大林选择的接班人序列中,也没有赫鲁晓夫。

斯大林后,马林科夫是排在第一位的苏共书记,并任部长会议主席,是实际“一把手”。

赫鲁晓夫是“贝利亚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事件发生后,马林科夫将中央书记的权力让给了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掌握实权后,毛主席逐渐看清了他的本质。

自1954年开始苏联方面在宣传斯大林的提法上有变化,对斯大林的功绩很少提到,更不单独叙述。

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背着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各国党代表团,突然秘密召集苏方的出席代表开会,作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秘密报告,从七个方面全盘否定斯大林。



毛主席听说后,表态道:“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一是揭了盖子,一是捅了娄子。这个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说他捅了娄子,就是讲他全盘否定斯大林,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

“揭了盖子”和“捅了娄子”,一个肯定,一个否定,可见毛主席是非常严谨、客观的。



1964年10月,苏共中央全会,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以及取消他的中央委员资格的提案。

于是,赫鲁晓夫黯然下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赫鲁晓夫总是自言自语:“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1971年9月,赫鲁晓夫去世,享年77岁,守在他身边的只有妻子尼娜和女儿拉达。

至于葬礼,则按照中央要求,完全是家庭式的。

参考文献:
《一生真伪有谁知》来源:光明网
陈立旭.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认识过程[J].党史博采(上),2022,(09):10-15.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徐隆彬.试析赫鲁晓夫等人联合打倒贝利亚的原因[J].西伯利亚研究,2016,43(06):52-58.文献收录于中国知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明月聊史
明月聊史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74文章数 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