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真是仿写?看“苏轼”原作,却为何如此不堪?

分享至

事先声明,一定要看完本文才评论,因为答案在最后。

《沁园春•雪》一直都是大家所熟知的词作。前段时间有一个叫作家李南枫的网友,对这首词提出一些批评,因此又一次闯进了大家的话题。而这时候,有人又找出另外一首《沁园春·雪》,署名苏轼。这两首沁园春有一定相似之处。苏轼是宋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和辛弃疾齐名,被并称作苏辛。因为他的词在前面,毛主席的词在后面,而且有些句子结构甚至意思,甚至押韵也相同。而且写的是同一种对象,也就是雪。所以就有人认为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是仿写苏轼的了。



我们先把这首词贴出来,大家仔细读一遍。

沁园春·雪(苏轼)

银白枝头,琼玉沙珠,万里飘飘。

那飞花绣锦,瞬时莽莽;弹风叠碎,此处滔滔。

慢舞银蛇,来雕蜡象,阵阵悠歌似羽毛。

待晴后,任霞光绘彩,分外妖娆。

临崖顶上频招,抖绒絮,引诗客笔敲。

借秦皇汉武,略投文采;唐宗宋祖,稍点风骚。

画展浓情,云开远意,不管如何为梦调。

递思绪,可乾坤辗转,又锁新潮。



然后由我来讲一下,这首词到底怎么样。

开头三句是正面写雪。银白枝头,琼玉沙珠,万里飘飘。银白琼玉,都是写雪的颜色,也就是白色。我们知道诗词讲究的是精炼,在一首词中用四个字来讲颜色,这未免也太啰嗦复杂了。沙和珠,可能是并列关系,讲雪的两种状态,有的凝成珠子,有的散落成沙。这个没问题。当然,这都不是雪的原始形态,我们知道雪是六角形的。所以写的是雪散落枝头或者地面之后的情景,但后面紧接着来一句万里飘飘,讲的又是下雪的场景,在气理上连接不上。



那飞花绣锦,瞬时莽莽;弹风叠碎,此处滔滔。把雪比喻为飞花,铺满大地比喻为绣了白色的锦,这没问题。因为雪下得很大,所以转眼之间铺满地面,一片莽莽。这有点夸张,但夸张是诗词的标准手段之一。弹,这是一个多音字,但不管是哪个音,都跟风联系不起来。如果要写的是风的声音,那也应该说是琴风或者乐风。叠碎,因为前面写了碎雪,所以可能讲的是雪的堆积场景。但这两句主要讲声音,所以作者的意思更应该是将所有零零碎碎的声音叠起来。进入下一句,所有的声音叠起来,就像滔滔江河一样,声势宏伟,而且绵延不绝。这种比喻中的比喻是非常棒的,但是“此处”两个字在这里实在多余,等于把下雪的声音直接限定在一个圈子里,气势一下子黯然失色。所以意境有问题,自毁长城。



慢舞银蛇,来雕蜡象,阵阵悠歌似羽毛。第一句没有主语。诗词文言文都有省略主语的修辞手法,但是虽然省略了,读者能从上下文当中看出主语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言省而意不省。然而,这里的上下文并没有交代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舞。第二句同样如此,到底是谁来雕蜡象?

第三句的问题最大。前面都已经讲到声音滔滔不绝了,这里却又成了一阵一阵的。悠歌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并没有见人这样用过。这是把“悠悠的歌声”“悠远的歌声”硬行压缩,从而语意不通。而且这里写的是乐声,或者说是下雪的声音,然而,声音又怎么像羽毛了?有鹅毛大雪的说法,但绝对没有鹅毛声音的说法。把声音具象化比喻这样的方法是可以的,而且有时候能够达到让人惊奇的效果,但是把声音比喻为羽毛,到底说明声音的什么特点,这里完全没有交代。可能有人告诉我,人家比喻的是雪,但在这里讲的是声音啊,还没有回到雪的身上去啊。如果又讲到雪,逻辑未免就混乱了。从这就看得出来,这并非苏轼的作品,《沁园春·雪》也不可能模仿这等劣作。



待晴后,任霞光绘彩,分外妖娆。这三句很简单,不需要做过多分析,从文理气理上来说,也没有什么问题。

临崖顶上频招,抖绒絮,引诗客笔敲。这里的第一句看不懂。临崖,是靠近山崖,顶上,这山崖的上面,所以到底是走上山崖了,还是没有走上呢?又是谁在招呢?前后没有交代。抖绒絮,这是一个现代语境下的比喻,不过既然文理上能说得通,我们就不吹毛求疵。然而,苏东坡时代,在构思诗文的时候,却不能敲笔,那时候都用毛笔,会导致墨点乱溅。敲手指头、闲敲棋子,拈须,还说得过去。



借秦皇汉武,略投文采;唐宗宋祖,稍点风骚。这几句的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但道理上至少我就理解不了。作者当然不会说把秦皇汉武借来用一下,皇帝是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的,哪怕你苏轼曾经过副宰相。如果说这两句需要联系起来解释,就是找秦皇汉武借点文采的话,投字又说不过去。哪怕是把文采具象化,讲古代的这些皇帝们扔给作者,也就是投掷,这动作也非常不雅观,有失皇帝的身份。可能有人理解为借助秦皇汉武的身份来写这首词,但是这些黄帝和这首词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如果改一下,些微文采,而上一句结合起来,就是向他们借一些文采,这倒说得通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