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为中国革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革命同志,举行了盛大的军衔授予仪式,将元帅军衔授予了十位对新中国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将领。
十大元帅
他们大都是从我党创业初期就加入革命,经历了的土地革命、红军长征等困难时期的考验,在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新中国成立后又为了国防军事现代化而四处奔走,是名副其实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位元帅中,朱德老总、彭德怀老总和叶剑英老总是曾在各自领域做出过前所未有的成就,他们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连毛主席都称他们为“老总”,可见他们的成就和地位是十分值得尊敬的。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三位老总的经历和贡献,缅怀为我们今天带来美好生活的革命先烈。
朱德,共和国第一元帅
朱老总出生于四川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年轻就立志从军,想要在乱世中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情。学生时代的朱老总学习刻苦,成绩突出,如愿考进云南军校,在求学期间接触了进步的新思想,对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尤其热衷,后来加入中华同盟会。
年轻时的朱德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年轻的朱老总凭着一腔热血坚定地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先后参与了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指挥滇军北伐封建残余势力,成为云南地区的主要将领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朱老总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对旧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巨大潜力,毅然放弃在云南的官职待遇,前往德国寻求真理,后在德国柏林见到了周恩来同志,在周恩来同志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赴苏联学习军事。
北伐战争时期,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朱老总回国参加北伐战争。后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朱老总丝毫没有畏惧,毅然奔赴南昌策划起义,之后逐渐成长为我党的军事领导核心之一。
南昌起义纪念油画
朱老总前往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北部等地区组织起义,组建了一支新的,由我党领导的部队,极大的提高了我党的军事力量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后来辗转游击,前往井冈山与毛主席胜利会师,与毛主席组成亲密的搭档与战友,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遵义会议纪念油画
在朱老总的支持下,以毛主席为首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诞生了,后来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的路线是无比正确的,正是朱老总的支持,促进了中国革命向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遵义会议后,朱老总担任我党军事领导委员会主席,成为指挥我军作战的核心领导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朱老总担任我党领导的抗日部队的总指挥,八路军的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朱老总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建国后继续担任解放军总司令一职,组织全军的战备训练、战术调动和编制改革等工作,多次在全军角度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朱德
朱德担任的职位多是总指挥、总司令等一把手,并且同毛主席一路走来,共事多年,因此毛主席经常亲切地称呼朱德为“朱老总”,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第一元帅。
彭德怀,一代名将
彭老总自幼生活在贫苦的家庭,仅上了两年学堂后就被迫退学谋生,年仅十几岁就前往当地煤矿务工。随着年龄的增长,彭老总的心智不断成熟,在长年的摸爬滚打中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几年后,加入了曾国潘的湘军,不断立下军功,成为了湘军的一名军官,获得了进入军事学堂学习军事知识的机会。新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对彭老总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后来参与北伐战争并结识了共产党党员段德昌,在段德昌同志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彭德怀在延安
加入了新集体的彭老总获得了展现军事才能的机会,1929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为配合主力部队南下,彭老总奉命留守井冈山,指挥反围剿作战,在作战中表现出极高的指挥水平,多次凭借巧妙的指挥和有利的地形击退了敌军的围剿进攻,与敌人展开了拉锯战,等到敌军补给跟不上的时候,彭老总敏锐的把握住战机,转守为攻,在平江击溃了敌军,随后判断敌军的兵力到达还需要时间,果断占领了防备空虚的长沙城,失去了前进基地的敌军大受震动。此后,彭老总的军事天赋受到了党组织的重视。
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全面抗战爆发后,彭老总受命深入敌后,组建抗日根据地,对日寇发动游击作战,随着游击战的不断进行,彭老总领导的部队不仅没有受到消耗,反而越打越强,不断地发起突袭,缴获敌军军事物资和武器装备,然后在撤退的时候招兵买马,继而发起新一轮的突袭。日军及伪军疲于应付频繁的打击却又无法彻底歼灭我军,其实力受到很大的打击。
1940年,日军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了多次胜利,但自身受到了很大的消耗,进攻的节奏大大缓了下来,彭老总判断此时正是主动出击,全面打击敌人的最佳时机,向党中央提出进攻的建议。在经过与一番讨论与分析后,党中央决定发动大规模的运动破袭战,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彭老总担任主要指挥官之一,领导部队先从敌军兵力较为薄弱的山西地区开始,大规模的破坏铁路、公路等运输线路,等到敌军调兵来援时,率军移动到河北省、察哈尔省,进行新一轮的破袭战,同时伏击敌军,延缓敌军的脚步。这样一来,敌军无法得到正面会战的机会,实力被不断地消耗,无力再继续向我国腹地发动进攻。
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担任西北战区的总指挥,在西北战场上创新出了“蘑菇战术”,在敌军进攻的时候佯装撤退,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网,时机成熟时迅速集中兵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歼灭被包围的敌军,连续在西北战场上取得三场大捷,一举平定西北,整个西北五省都获得了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将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地区,为了打破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毛主席决定发动军队入朝作战,任命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与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直接作战。
到达战争前线后,彭老总观察形势,认为与世界第一强国的较量需要采取与以前不同的作战方式,因此趁敌军刚刚占领朝鲜北部,立足未稳的时候主动发起进攻战役,一举将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从我国边境的鸭绿江驱逐到朝鲜的清川江,紧接着就开始策划第二场战役,佯装不敌,将美军引诱至长津湖畔,随后接着大雪天气敌军失去空中支援的时机大举反攻,将美军保卫在寒冷的长津湖战场上,一举歼灭数万敌军,自此,美军一发现志愿军从侧翼迂回就因为害怕被围攻而大幅后撤。
朝鲜战场上的彭德怀
取得了两场战役的胜利后,美军认为我军需要休整,不会短时间内发动进攻,当时的寒冷的天气也对物资运送产生了严重影响,所有人都认为我军不会冒险进攻,但彭老总反其道而行之,为了避免美军利用假意谈判争取喘息时机,彭老总指挥志愿军将士从三八线以北向南发动全线进攻,打得美军措手不及,一举占领了南朝鲜第一大城市汉城(后改名为首尔),随后在防御战和拉锯战中彻底粉碎了美军占领朝鲜全境的计划,美国眼看取胜无望,只能谈判,以三八线为界,保持和平状态。
彭老总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多次巧妙的指挥作战,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位列十大元帅的第二位,毛主席称他为“彭大将军”。
叶剑英,做出了极大的政治贡献
叶剑英同志出身于广东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曾随父亲前往南洋地区,很早就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成年后的投身革命,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跟随孙中山先生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在陈炯明背叛后又保护孙中山先生脱离危险,组织军队讨伐叛军。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叶帅看不惯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于是反蒋拥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与前面其他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帅不同,叶帅的主要贡献在于政治工作上,在红军时期,叶帅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主张,凭借敏锐的政治经验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粉碎了张国焘分裂我党的计划。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步伐,民族陷入危机之中的时候,叶帅多次在联系国民党上层人士,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联络各方爱国人士,协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叶剑英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将广大地区解放后,常由叶帅担任镇扶工作,主持解放区官员的调动、工厂设备的接收和降军的收编工作,稳固了后方,保证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给。新中国成立后,叶帅前往华南地区指挥剿匪工作,组织经济建设,主持解放了海南岛,领导了华南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回到中央后,叶帅担任指挥军事训练、军事技术研究和军事装备现代化方面的工作,在科研方面,培养了一大批科研方面的人才和能独当一面的科研帆布,在军事方面,将军事装备更新与练兵相结合,提高了我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作战实力,为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叶剑英和邓小平
毛主席和周总理相继逝世后,叶帅主持国家的军政工作,迅速稳定了形势,让邓小平、陈云等可靠的同志来担任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工作,支持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主张,和邓小平同志一起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改革开放的顺利实施推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垂不朽
革命先烈们不管是御敌于战场、取胜于前线,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后方,都是为我们中国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我们享受今天美好的和平生活之时,我们应当铭记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不懈的奋斗,应当铭记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种种贡献,学习他们的精神,力争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