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外网
所谓“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便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传统习俗中,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其中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是几项元宵节重要的民间习俗。
海峡两岸有两个同名为东石的滨海乡村,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有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世称“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数宫灯”在当地习俗中其实是上一年结婚的人家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内,以祈求婚姻美满早生贵子。
晋江市东石镇嘉应庙内,两岸乡亲共数宫灯。(图源:福建日报)
晋江东石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滨海古镇,据史书记载,东晋年间尚书林开基为躲避战乱,率族人泛舟南下,居寨于东石山上,东石由此得名。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到东石讲学,誉其为“海滨邹鲁,仁和之乡”。晋江东石与台湾仅一衣带水之隔,有着同宗同祖的血缘关系和一脉相承的文缘关系。
“三公宫,正月半。人点灯,恁来看。看什么?数宫灯……”这是一首传唱久远的闽南语童谣,描述的正是晋江东石镇元宵佳节数宫灯的场景,记忆中那高高挂起的一盏盏大红灯笼,是根植于两岸东石人脑海里最美好的回忆。
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晋江东石人随郑成功东渡台湾,大量移民迁入。这些东渡的东石人不仅将他们的新聚居地仍命名为“东石”,还在当地兴建码头庙宇,并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数宫灯”习俗也一直延续。
晋江东石挂宫灯时,台湾乡亲会提前派人回乡祭祀省亲,带来台湾乡亲的新婚宫灯数再捎回故乡的宫灯数。两地互报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
这种世代相沿的元宵数灯习俗,既是东石移民怀念故土的表现,是闽台同胞血亲的证明,也是两岸东石人对家族兴旺、子孙昌盛的热切期盼,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监制/王丕屹
策划、审校/牛宁
文案/王陈逍遥
后期、运营/王陈逍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