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司令回忆中越战争:高平被毁只剩一栋楼房,因为贴了毛主席像

分享至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访问美国,受到了美国总统卡特的热情款待,邓小平在卡特主持的宴会上,看似与美国高层觥筹交错,交谈甚欢,实则在下一盘大棋。

这位智者的着眼点,既非那个意识形态上剑拔弩张的资本主义阵营,也非被视为时代棘手的台海纠葛,而是聚焦于昔日与中国情谊深厚的越南,将其视为新的目标所在。

在探讨越南局势的会谈中,卡特耳畔响起了邓小平那毫不遮掩的言论:“越南这位小老弟似乎不太驯服,恐怕得给他点‘臀部按摩’以示惩戒了。”卡特迅速捕捉到了邓小平话中的弦外之音,随即提醒他行事需得三思而后行,切莫重蹈美国在过去十年中所经历的覆辙。



除此之外,卡特还明确表示:“无论中国接下来采取什么行动,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加以干涉。”邓小平的这次访美,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巨大成功,确保了外部环境的稳定。

1979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群众们意识到,国家终于向嚣张的越南动手了。



【曾经的中越友谊稳如泰山】

在十九世纪末期那段风云变幻的时光里,越南的历史轨迹与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悄然步入了被列强觊觎的阴霾篇章。彼时,越南不幸沦为了法兰西帝国的殖民属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越南民众在法国殖民统治者铁蹄的压迫下,艰难地维持着生存的微光,仿佛是在夹缝中求生的坚韧小草,不屈不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连天中,越南这片土地不幸再次沦为了日军铁蹄下的牺牲品。越南民众间的反抗斗争犹如春日里连绵不绝的细雨,虽频繁且坚韧,却无奈双方实力如同鸿沟,难以逾越。这些英勇的抵抗行动,尽管波澜壮阔,却终究未能引领越南民众走向真正的解放与自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落幕之际,一众反法西斯勇士,其中也包括英勇的中华儿女,纷纷向越南的抗日斗士伸出了援手。到了1945年的波茨坦盛会,来自美利坚、苏维埃以及大不列颠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着如何处理越南境内日军的投降事宜展开了激烈的脑力激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最终拍板决定,以神秘的北纬十六度为分水岭,北部疆域由中国军队负责接收日军的投降,而南部地区则归英国军队接管。



在越南那片热土上,受降大典落幕之后,蒋介石这位大佬便一头扎进了内战的漩涡,火速将越南境内的军队召回祖国怀抱。与此同时,英军那边也是乱成一锅粥,英属印度的独立运动让他们忙得团团转,根本顾不上对越南那片地盘的管控。就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越共瞅准时机,顺势而为,宣告成立了自家的独立政权——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

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越南站队苏联阵营,导致其以越南民主共和国之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舞台上黯然失色,未获官方认可。为了在这盘全球棋局中阻止红色风暴的席卷,美国与英国悄然联手,于幕后操纵,让法国殖民主义的军队再次踏上了越南的土地,企图遏制共产主义势力的蔓延。

在1945年的尾声阶段,一支规模庞大的法国殖民军队,共计八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在西贡登陆。面对装备上的巨大鸿沟,胡志明麾下的越共游击队仿佛遭遇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节节败退,形势堪忧。抗法战争仅仅拉开序幕两年,法军的铁蹄便如狂风扫落叶般,迅速将势力范围扩展至中越边境。在此背景下,胡志明不得不率领着残余部队,宛如山林间的狡黠猎豹,于北部山区与法军展开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继续顽强抵抗。



新中国诞生之后,刘少奇主导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的重要会议,会上深入探讨了与越南建立外交关系的议题。与会的政治局委员们纷纷达成共识:一旦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建立起外交桥梁,苏联及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很可能会紧随其后,采取类似行动。此举不仅能够有效助力越南摆脱孤立无援的困境,更能在地缘政治上培育出一个和睦相处的友好邻邦。

在1950年1月15日这一历史节点,越南外交部门的掌舵人黄明鉴,以正式照会的形式向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抛出了橄榄枝,高调宣布越南方面对新中国政权的认可。而周恩来总理,这位外交界的敏捷智者,几乎是在接收到照会的同一时刻,就向黄明鉴发回了复电,其言辞之精准,速度之迅猛,堪称外交史上的佳话。复电中,周恩来总理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此正式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为越南民众的合法代言者,并据此决定,两国将携手步入外交关系的新纪元。”



黄明鉴难掩喜悦之情,他郑重宣告:中国这位挚友的挺身而出,无疑会给予人民军队抗击法国侵略者的莫大鼓舞,紧接着,胡志明主席定会迅速引领越南民众,奏响反击的号角,掀起反攻的浪潮。

1950年1月,越南领袖胡志明踏上了前往苏联的旅程,而彼时,中国领袖毛主席的访苏之行尚未画上句号。在一次会面中,胡志明向毛主席抛出了一个恳切的请求:“吾辈越南正奋力抗击法国侵略者,亟需军事援助之力。望中国能伸出援手,助越南一臂之力,共克时艰,赢得这场抗法斗争的胜利。”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自身还未完全治愈战争带来的创伤,但考虑到中越两国唇亡齿寒,毛主席还是答应了胡志明的请求。

在慷慨提供海量物资支援的同时,中国亦派遣了一支军事智囊天团至越南,其中包括韦清国、梅嘉生、邓逸凡及陈赓等一众精英,他们纷纷踏上越南的土地,致力于协助越南民众构建强大的军事力量,共筑防线。



在中国的援助下,1954年7月,越南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央军委随后又向越南派出了炮兵顾问组、工兵顾问组等等,在中国军事顾问的帮助下,越南人民军开始朝着专业化、正规化的方向迈进。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慷慨解囊,向越南伸出了援手,其援助总额惊人地达到了203.68亿美元,涵盖了多达450个援助项目。这笔庞大的资金中,除了14亿美元是以无息贷款的形式提供外,其余部分均以无私奉献的姿态,无偿赠予了越南。



在那个时代,中国刚刚研发成功56式冲锋枪这一新型武器,尽管国内部队尚未完全实现装备更新,却慷慨地优先向越南提供了超过五万支该型枪械。1950年,正值越南军队深陷困境之际,仅在短短的四月份,越南就欣然接纳了中国慷慨赠予的三千吨粮食援助,这无疑为越南的艰难岁月注入了关键性的力量。

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经济尚显拮据,国民的基本饮食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满足,同时,她正于朝鲜战场上与“联合国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鏖战,英勇无畏地挥洒着热血与汗水。

但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能感同身受被外族殖民的痛楚,面对越南的求助,中国人民慷慨解囊,越南人民军吃的每一粒米,打出的每一颗子弹,都是中国人民从牙缝中省出来的。



在“北部湾风波”的余波中,美国瞅准时机,掀起了一场席卷越南的战火。面对装备精良、如虎添翼的美军大军压境,由胡志明掌舵的北越政权,又一次向东方巨龙——中国发出了求援的呼声,渴望获得援助之手。

在1962至1966年间,中国慷慨地向越南输送了大批军事援助,其中包括了27万杆枪械、540尊火炮、两亿发子弹以及90万枚炮弹。这一时期,中国在武器供应上采取了“越南优先”的特殊策略,以至于新出厂的武器还未冷却,便直接从兵工厂的流水线上被打包,火速运往越南战场,而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身却依然在使用着较为陈旧的装备型号。

要知道,当时中国刚刚挺过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急需恢复,但为了帮越南战胜美军,再次为其提供了200亿的援助。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数年前那场隐秘的抗法援越行动,此番抗美援越壮举竟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展开的,这无疑为越南人民南军的士气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毕竟,中国志愿军曾在朝鲜半岛的烽火中,将美军拉下了不败神坛。

除了物资援助之外,中国还向越南派出了34万志愿军,帮助越军维护后勤。其中,中国的高炮部队与越军并肩作战,参与防空作战2000余次,击落击伤美军战机约3300架。

丘吉尔曾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越南的两次反侵略战争离不开中国的援助,但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却像气泡一样,吹弹可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