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距离中国边境不到80公里。1950年11月,逼近至云山城下的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发现城内的南朝鲜军在逃跑,实际上是在此的南朝鲜第一师在撤防,换防的是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三十九军当即向云山发起了攻击,冲入云山城内。为了救援骑八团,美军又派出了骑五团前往增援,遭到三十九军的伏击。
云山战斗三十九军上报的战果是歼敌2200余人,其中白人1800余人,而美骑兵第一师则表示损失了2800余人。中美两军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志愿军取得了光辉的胜利。
遭到惨重损失后,美军很快利用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展开疯狂反扑,而我军尚处于襁褓期的高射炮兵部队挺身而出迎战,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次野战防空作战,其惨烈的过程鲜为人知。
抗战结束后,进入东北的我军搜罗了大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军遗弃的防空武器,数量最多的是11年式75毫米高射炮,88式75毫米高射炮,96式25毫米高射机关炮,98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1945年11月1日,我军首个防空部队辽东军区高射炮大队(下辖3个高射炮连)在本溪成立。
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推进,蒋军装备的各型高射武器也成批地被我军缴获,其中仅高炮就有美制M-1式40毫米高射炮、德制Flak-18型37毫米高射炮、英制德维克斯M-1931型76毫米高射炮、瑞典的博福斯M-1929型75毫米高射炮等多达6个国家的产品。至1949年12月,我军的高炮部队发展到18个高炮团,分别部署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沈阳、鞍山、抚顺等大中城市。。
随着全国大中城市的相继解放,重要保卫目标不断增加,原有的高炮部队不敷使用。新中国成立伊始,国民党空军频频从东南沿海侵入内地实施空袭,我城市防空压力空前巨大。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那些万国牌装备,由于弹药稀少,很快陷入有炮无弹的境地,部署在城市周边的各高炮团只能依靠日制高射炮艰难撑起防空作战的一片天。
1949年-1950年期间,我防空部队虽然配合新成立的空军有力地打击了来犯敌机,但自身也承受了不小的损失。日制88式75毫米高炮射速慢,精度差,目标又大,极易成为敌机的靶子,而98式25毫米机关炮射高低威力又不足。单是上海防空作战期间,负责保卫上海的四个高炮团就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惨痛代价。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北亚形势骤然紧张。中央迅速调整国防部署,成立东北边防军,并从中南、华东抽调四个高炮团到鸭绿江畔布防。
1950年10月上旬,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当时志愿军只配有一个高炮团(高射炮兵一团),鉴于美国空军力量强大,而我军防空火力薄弱的严重问题,10月10日彭德怀致电主席,建议再增调一至二个高炮团。当时国民党空军对东南沿海的串扰相当频繁,可调拨的高炮部队力量有限。10月14日,驻上海的高炮十四团奉令北上,由于牵引车辆缺乏,只能以4个连队组成先遣队先期抵达。
10月19日,志愿军隐蔽入朝。其中高炮一团配属39军从长甸河口过江,高炮十四团配属38军从辑安过江。
因高炮数量极为有限,其主要任务是掩护宝贵的炮兵。日式高炮非常笨重对道路要求较高,而朝鲜北部山区的道路条件恶劣,加之南朝鲜特务和美国空军活动猖狂,不断对道路和目标进行轰炸,入朝一路十分艰苦。
由于缺乏在山地夜间伪装行进的经验,伴随38军行动的高炮十四团接连遭遇翻车事故和空袭损失,失去大部分装备,不得不回国整补。高炮一团的3个连伴随39军行动,于11月2日凌晨抵达云山地区的鹰峰洞附近。此时经一夜激战,地面战斗已胜利结束,高炮一团随即就地展开,掩护部队打扫战场。
云山战斗打得干脆利落,美军司令部甚至还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不过,美军的传统是无论发生了什么,飞机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派出的。一则是侦察了解情况,二则是将溃退后遗落战场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炸毁,不给敌方利用的机会。
天刚亮,就有一批美机来到云山上空。此时的战场时不常还有零星交火,炮火引燃了云山附近的山林烧起大火,上空烟雾缭绕。由于视线受限,这个条件下进行空中打击的效果并不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空军由于装备的多是B24、B26轰炸机和P51野马式战斗机,且数量有限,对地面部队虽有威胁但不大。因而,虽然听到了美机飞来的声音,但是仍有许多志愿军战士按照国内战场的经验,抓紧时间打扫战场。
但志愿军显然低估了美空军的战斗能力。浓烟稍一减弱,美军的F80战斗轰炸机就从烟雾中钻了下来,很多志愿军战士刚刚还在操弄缴获来的美式武器,转眼就被航空机枪子弹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