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请知悉。
2024年,中国天才曹原在《Nture》期刊发表论文,目前已经在美国院校任职助理教授,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天才少年曾宣言要回到祖国效力,但最终却做出相反的选择。
这一结果让很多人感到十分惊讶,到底为什么这位少年天才要选择去往国外,放弃原有的想法呢?作为四川省的考生,曹原却没有感受到任何考试的压力,3年内就完成了小初高课程。
可以说当时曹原的天才名号属于是名副其实的,而且他的才华还不是昙花一现的程度,在2010年的高考中,14岁的曹原以669分的成绩进入大学,且四年后前往麻省理工学习。
因为从小就展现对于电子产品的天赋,曹原在大学期间开始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他的学习历程变得越来越顺利,以18岁的年纪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他仍旧能够脱颖而出。
对这个充满天才和创造性的校园当中,他获得了相当亮眼的成就,开始关注石墨烯的研究工作,对于曹原来说,如何探究石墨烯的超导性成为了最首要的研究目标。
在物理界,石墨烯的特性属于极难突破的领域,曹原的选择也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很多人都想看看这样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能不能取得相应的成就。
而他也确实没有让关注他的人失望,很快就拿出了成果且写出论文发表出去,曹原就此成为《Nature》期刊最年轻的作者,美国对这位95后青年做了大肆报道,一天登上两次头条。
名声的到来让曹原成为美国学校的香饽饽,不少人对其投来橄榄枝,对美方来说,能源和电子产业是未来的国家主营业务,也是加大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产业。
因此,曹原受到了美国政要的关注,并且有人联系他希望其能够留在美国效力,不过曹原的态度当时非常坚定,他认为应该将中国科研的潜力带给全世界,更希望能够回到祖国。
对于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绿卡,曹原的选择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也让社会舆论中存在的质疑就此消散,但意外随之而来,他在2021年突然入职了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后续担任助理。
这样的转折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纷纷表示其中或许有什么内幕存在,国家到底为什么没能留住人才,反而让他们前往国外任职?要知道曹原在当年的科学家评选上位列第一名。
而且作为149年来最年轻的顶级期刊第一作者,本身就该受到额外的重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细究其原因,无非有研究环境、学习氛围还有报酬多少等因素。
在曹原童年时期,他参与初高中学习时大多情况下是进行少年班的学习,而这部分学习历程是为大学阶段打基础,而并非在个人价值观上进行塑造,或许这也是弊端所在的地方。
由于曹原年纪较小,并不是在相应的年纪去上初高中,所以没有经历价值观塑造的阶段,更多的还是进行所谓的考试教育,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曹原心里基本上只有怎么考试。
回顾历史进程,拥有家国觉悟的学生大多具备相应的学习经历,而失去这份历练之后就容易导致他心中丢失基本的原则和底线,特别是对于少年班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他们对比普通学生,在初高中塑造价值观的机会更少,而且现在的情况和以往不同,不仅是现实生活更加丰富,就连网络空间也是光怪陆离,学生很容易就被其迷惑。
曹原在从初高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大学,而当时他才14岁,能够克服孩童本身的好动心静下来学习已经不容易,更别提做出成果了,曹原自然也无法免俗。
可以说,前期的教育阶段无比关注,除了教书之外更要注重育人,否则孩子很难对惯有的教育方法感到认同进而产生归属感,而这也和家庭教育分不开关系。
曹原因为从小就展露天赋的原因,家里的人对他就产生无可指责的想法,凡事都由着曹原自己进行思考,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就阅历来说曹原相差很多。
而缺乏正常引导的曹原极其容易踏上歧途,养成恶劣性格,反观曹原出国后的学习生涯,却脱离了相应的惯例教育,这让曹原在总结过往时表示,以往是为了现在打基础存在的。
可见他并不是认可美国的自由主义,而是心中真正保持一个平淡、无所谓的态度选择留在美国,但我们更要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因为这说明曹原心里没有所谓的家国意识。
研究人员的宝贵性不断体现在现在的国际竞争当中,而人才群体在中国并不缺少,每年都会有低龄高考生出现,国家也为此设立了少年班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教育。
那么,像曹原这样的状况为什么还会发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年龄上的差距让曹原很难和周边同学打成一片,在校园当中的联系基本上只剩下老师和管理者的询问和关照。
天才虽然总是孤独的,但同样需要更多的关怀,顾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而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历程,否则就会出现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国家能够创造人才,但却留不住。
不得不说这样的尴尬场面也是对教育行业的一次警示,如果想要改变结果,就应该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拿出更好的科研环境,让更多的天才群体愿意回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简单来说,现在部门科研群体存在讲资历、混人情的问题,不少年轻科研人员没有机会参与相应的实验任务,这是不得不进行反思的一点,当然,现在世界范围也推行全球化。
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有自我选择去处的能力,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国内任职,还是一个较为关键的课题,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科研领域的改善当中去。
参考资料:
95后曹原入职美国名校,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大象夜读丨大象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