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4年,陈毅夫人临终前叮嘱三个儿子:妹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

0
分享至

1974年,陈毅夫人临终前叮嘱三个儿子:妹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

前言:1974年春天,陈毅夫人张茜的生命来到了最后的时刻,在其床榻前,三个儿子依依不舍地望着躺在床上病入膏肓的母亲,张茜在最后时刻对三个儿子说到:“我走后,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妹妹,等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三个儿子泪流满面的答应后,张茜便撒手人寰。为什么张茜会如此在意这个女儿呢?

万般宠爱于一身,从小立下宏大志向

要说起陈毅的家庭,那可谓儿女双全。在革命战火纷飞的年代,自己与妻子张茜共同抚育了三个儿子,并在其艰苦的环境下养大成人,可谓是非常的伟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陈毅的小女儿出生了,这让中年的陈毅喜出望外,自己从此生活中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陈毅夫妇给这个小女儿取名叫陈珊珊,或许有姗姗来迟的意思在里面。陈珊珊和陈毅的三个儿子不同,他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由于是家中年龄最小的缘故,又或是夫妇俩唯一的女儿,陈珊珊自小就集万般宠爱于一身。

在大家的眼中陈珊珊完全就是一个小公主,家庭环境比较有优势的她不仅能够接触到良好的教育,又可以根据她的喜好学习各种艺术技能。

例如唱歌、跳舞、文艺演讲等等,这些艺术学习使得少女时期的陈珊珊便能感悟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所在,从而去针对性的发展。

即使是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略显严肃的陈毅在她的面前似乎都显得乖巧起来,就连父女两个为数不多的合影中,大多都是和陈珊珊的合照。

这些都足以彰显陈毅对这个小女儿的宠爱。

不过,虽然受到如此宠爱的陈珊珊并没有养成千金大小姐的脾气,一点也没有花架子在身上,反而性情温和,待人友善。

在父女俩的日常对话和生活中,陈珊珊对父亲自小就十分崇拜,立志要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

与此同时,母亲在其中也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这就使得陈姗姗从小就显得没有什么烦恼,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的成长着。

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她的父母算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了,他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他们会离自己而去。

在陈珊珊的记忆中,父母并没有在生活上有什么争吵,然而,在陈珊珊上初中时,父母第一次因为她而发生争执。

事情原来是是陈毅夫妇随着年龄的年长,一直在为女儿的日后做打算,他们在争论着要为女儿职业的发展做规划。

陈毅认为女儿陈珊珊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完全可以让她去学习外语,以后好为国家的外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陈毅在建国后就是做外交事业出身的,他希望女从父业,自己也可以将外交的经验传授给女儿珊珊。

但是,身为母亲的张茜却不这么认为,他深知从事外交工作有多么的艰辛,在其中要承受多大的压力。

她见证了陈毅从事外交工作时的辛酸苦辣,也从中感悟到自己丈夫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对于陈毅的观点,张茜一开始是持反对态度的。

张茜觉得,身为女儿,可以在未来从事一门文艺类工作,这相较于外交工作来说,显得是那么的轻松、随心所欲。

于是,张茜便想要女儿珊珊去学习艺术,将来从事文工团工作。

两人在思索片刻后,决定让陈珊珊自己选择以后想从事的道路,而陈珊珊在听到父母的对话后,也一度的陷入到深深地迷茫之中。

陈珊珊认为:虽然自己喜欢艺术,但好像并没有将其作为生活的全部,只当是一个娱乐消遣的方式,而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逐渐便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陈珊珊在日后的思考中,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一个让她无比坚定的决定— 学习外语。

他真正想要的是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官。

父母去世,成为外交官

虽然之后陈珊珊一直在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实行,一直在努力的学习着外语,为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而努力着。

正在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发展之时,天有不测风云。当时的大环境以及家庭生活都出现了变动。

当陈珊珊从外语学校毕业时,因为当时紧张的政治局势,她只好暂时放弃学习外语,转而去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

不过,身为护士的陈珊珊,依旧每天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病人,始终履行着作为一名护士的职责。

令人感到庆幸的是,即使成为一名繁忙的护士,陈珊珊也并没有放弃学习外语,这就让这件事有了转机。

1972年时,在时局机缘巧合的操纵下,陈珊珊成功获得了前往英国留学的机会,这让她再次拥有了成为一名外交官的可能。

对于此消息,当陈珊珊得知后变得欣喜若狂,她急忙冲进父亲的房间,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他,然而,她却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在今年年初时就因肠癌去世了。

刹那间她感到悲痛万分,一想到父亲在临终前的嘱托,仿佛浑身都在抖动着。

陈珊珊之后便化悲痛为力量,奋不顾身的去往英国,立志要学成归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然而,让陈珊珊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在家中有说有笑的母亲张茜已病入膏肓了。

在将此事告诉母亲后,张茜也对即将出洋留学的女儿说到:“珊珊,你放心去吧!不要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这是作为母亲对女儿最后说的话了,她并没有因为珊珊没有去学习艺术而感到遗憾,相反,张茜对此十分骄傲,女儿接续了父亲的事业,也会像陈毅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为国家做出贡献。

1974年,自知时日不多的张茜将三个儿子叫到病床前,于是在临终前对三个儿子做出了最后的嘱托。

这是她最后能为女儿做的事情了,张茜也无比希望珊珊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之后,张茜因病去世,享年52岁。

不久后,远在异国他乡的陈珊珊终于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自此,她的父母双双离开人世,陈珊珊的心情难以言表,唯有用流泪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母亲去世后,她再次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夜以继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去。

1977年春节,在母亲去世3年后,陈珊珊和王光亚喜结良缘。陈昊苏、陈丹淮和陈小鲁兄弟遵从母亲的遗愿,凑钱为妹妹张罗了婚礼。

1978年,陈珊珊再次回到了久别重逢的祖国,用自己出色的能力,成为了中国驻爱沙尼亚大使。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大使之一。

她终于完成了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只可惜,他们再也看不到了。

小结:

我们从陈珊珊的生活经历中,可以得知珊珊自小受到了父母百般的呵护,在这一点上,她是幸运的。

然而随着父母接连离她而去,早早就失去了双亲,在这一点上,她又是极其不幸的。

但陈珊珊并没有因为父母的离世而举步不前,反而以此为激励,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努力,完成了自己的愿望,也实现了父母对自己的期许。

从陈珊珊的事例中,同样在告诫我们,不要被生活的艰辛和不如意所击倒,要相信自己,勇往直前,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参考文献:

——《陈毅的小女儿— 陈珊珊》

——《你所不知道的陈毅的儿女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新历史 incentive-icons
小新历史
小新说历史
2484文章数 6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