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艺象辉映,智绘未来—— “先锋艺象·十月艺术雅集” 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0
分享至

艺象辉映

智绘未来

“先锋艺象·十月艺术雅集”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10月12日,由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指导、上海立达学院和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主办、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先锋艺象·十月艺术雅集”系列活动在上海立达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意与设计 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设计产业的创新需求,聚焦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以探索设计教育与产业深度结合的路径。

全体嘉宾合影

板块一:学术沙龙

上海立达学院常务副校长蔡中奇,上海立达学院副校长董珊珊、祁焱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冯信群,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张展,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殷俊,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教授严晨,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中国手指书画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和平,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与博士生导师袁晓莉,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沈宏,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何新闻,上海工业设计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倪伟源,1+X 国家职业标准研发专家储卫民,上海市工商信息技术商会产教融合专委会秘书长赵晨伊,形章文化总经理马青,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志文,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方胜,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程荟荟,艺术设计学院全体中层干部及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方胜担任学术主持。

院长朱方胜教授作为本次活动学术主持

上海立达学院常务副校长蔡中奇在致辞中强调,随着全球设计产业的飞速发展,设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为产业输送更多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蔡校表示,学校将继续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动设计教育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还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为推动设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立达学院常务副校长蔡中奇致辞

在本次学术沙龙中,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导冯信群教授带来了题为“美在乡村·AI 智能时代设计的迭代与乡建人才培养实践”的精彩演讲。冯教授从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入手,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详细阐述了AI如何推动设计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与迭代。AI不仅改变了设计的创作方式,还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美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AI的作用尤为显著。冯教授强调,虽然AI工具在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但设计师的创意和决策能力仍不可替代。设计教育应着力培养新质生产力,即具备学习力、创新力、技术力、审美力、协同力和规范力的综合素养型人才。冯教授以多个实践案例为依托,展示了AI与设计教学的深度融合,呼吁教育工作者与设计从业者拥抱技术革新,探索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产业需求,助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冯信群教授作“美在乡村·AI 智能时代设计的迭代与乡建人才培养实践”主题演讲

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展以“做好设计,做好的设计”为题,结合市场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了设计的战略性价值,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发生剧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保持品牌的竞争力与生命力。张理事长首先回顾了工业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从以物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为核心,直到今天成为驱动商业成功的重要战略工具。他指出,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美化或功能的改进,而是深度融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协调用户体验、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设计不仅需要解决现有的问题,还必须预见和创造超出用户预期的体验,这样才能引领市场,而不仅仅是跟随市场。他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化的战略设计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帮助企业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迈向“蓝海”新机遇。

张展理事长作“做好设计,做好的设计”主题演讲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殷俊教授带来了题为“数字娱乐引领新生活”的精彩分享。他从全球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出发,深入探讨了该产业如何在技术革新、内容创造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引领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殷教授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娱乐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影视、音乐和游戏等领域,还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电子竞技等新兴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AI)的介入,数字娱乐的创作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AI的辅助设计和内容生成正在大幅度提升创作效率和作品质量。他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和互动性的娱乐体验,特别是在影视、游戏以及新媒体内容创作中,AI赋能的潜力已逐步显现。

殷俊教授作“数字娱乐引领新生活”主题演讲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教授围绕“人工智能与学科建设”主题展开演讲。他从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深入探讨了AI如何影响高校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在设计与传媒等创意学科中的应用与变革。严教授指出,随着AI的广泛应用,学科边界正在逐步模糊,传统的学科体系需要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他还提到,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学校正在大力推进新媒体艺术与数字科技研究、产品设计与展览艺术科技研究等项目,以适应未来教育和产业的需求,并预测未来AI将进一步推动学科的深度融合,培养出更多具备跨领域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严晨教授作“人工智能与学科建设”主题演讲

板块二:AI创智实验班导师聘任仪式

在学术沙龙活动之后,随即举行了AI创智实验班导师聘书颁发仪式,上海立达学院常务副校长蔡中奇为实验班特聘教授颁发聘书,上海立达学院副校长董珊珊为实验班企业导师颁发聘书。此次AI创智实验班项目秉承“创新引领未来,人才驱动发展”的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高度契合行业需求的课程设置和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方胜详细介绍了实验班的目标和培养模式,强调通过与产业深度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学习中掌握前沿技术,还将通过实际项目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实验班的启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校方代表为AI创智实验班导师颁发聘书

板块三:优秀作品展开幕仪式

下午的优秀作品展开幕仪式在此次活动中大放异彩,展览汇集了上海立达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的200余件优秀设计作品,涵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师生们的创意与专业技能,同时也体现了产教融合带来的教学成果。展览期间,行业专家对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展览作品兼具创新精神和实用价值。

优秀作品展示

本次优秀作品展开幕式上同步举行了创作基地揭牌仪式,上海立达学院副校长祁焱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朱方胜、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副院长严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毛继程为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创作基地进行揭牌,上海立达学院副校长祁焱华、传媒学院院长林迅、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张展、上海峥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江波为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创作基地进行揭牌。两大创作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上海立达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和促进协同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进一步强化了校企合作的深度。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将有机会在真实项目中锻炼实践能力,参与更多创新设计实践,推动设计教育与产业的全面对接。

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创作基地揭牌仪式

此外,特设的圆桌对话环节为专家学者、业内精英与师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多位来自设计与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产教融合的创新路径以及数字技术对设计行业的影响展开了深入讨论。参会嘉宾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和研究领域,分享了对设计创新、产业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大家一致认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设计教育应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过此次圆桌对话,嘉宾们为未来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也为设计教育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圆桌对话嘉宾全体合影

此次“先锋艺象·十月艺术雅集”系列活动圆满落幕,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术沙龙、圆桌对话和作品展览,搭建了设计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桥梁。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碰撞与学生们的创新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发展,也为设计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上海立达学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共同开创设计产业的美好未来。

来源 | 艺术设计学院

文稿丨刘一婵

图片丨黄丽玮 黄融哲 朱加 臧兆年 沈奕宁 沈馨

编辑 | 钟煜昂 彭成

审核 | 张鹏年 李超

编辑 | 肖润姿

指导|董菁琳 张洁华 龚冠宇

求收藏

求点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立达学院
上海立达学院
发布学校信息,沟通师生感情。
1633文章数 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