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队长洪振海:30岁娶17岁妻子,脾气大性子急却人人爱戴

分享至

还记得早些年,村子里会放露天电影。《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电影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小时候听着长辈们说起那些英雄故事,看着电影上的英雄事迹,我们也会崇拜这些英雄人物。

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刘洪,出自知名作家刘知侠笔下。电影《铁道游击队》,也是根据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很多人以为,刘洪和铁道游击队都是艺术形象。但其实,无论是刘洪还是铁道游击队,都是有历史原型的。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是什么样的?刘洪的历史原型是谁?他真的和电影中的内容有着一样的人生经历吗?

铁道游击队刘洪的原型,就是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洪振海。

说起铁道游击队,就不得不提起洪振海这个人。洪振海是刘洪的原型,历史上真正的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

洪振海的一生,完全可以用传奇来概括。出身贫农的洪振海,究竟是如何成为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的呢?

洪振海的家庭非常穷,他家一共有14个孩子,却只有做木工的父亲有收入。洪振海是男孩里最小的那个,小名就叫小五。

孩子多了,大人难免会照顾不过来。再加上因为家里穷,小时候的洪振海经常饿肚子。

洪振海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把孩子们送到亲戚家寄养。说是寄养,但洪父洪母根本付不起寄养费,孩子们就是在亲戚家白吃白喝去了。

那个年代人人都不富裕,自己家的孩子还养不起,更别说给别人养孩子了。

最小的洪振海找不到可以寄养的亲戚,只能继续和父母吃苦。最后,是洪振海已经出嫁的姐姐看不过去,把洪振海接到了她家。

洪振海最幸运的,应该就是被姐姐接到家里。洪振海的姐夫是少见的上过学的人,那个年代的农民,送孩子上学的很少。

姐姐姐夫虽然没能力送洪振海去上学,可是洪振海的姐夫还是在空闲时间教他学习。

洪振海跟着姐姐姐夫生活,也用父亲传给自己的手艺做木匠活。当时社会穷人过得很难,为了挣钱,洪振海什么都做。

洪振海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对陈旧的社会制度非常痛恨。后来他跟着姐夫在铁路上工作。

很多穷人为了逃离家乡,偷偷摸摸地扒上火车。这些人一旦失手,就会被卷到火车底下。可为了活着,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洪振海学会了开火车,也学会了扒火车。洪振海愿意学东西,姐夫还是非常高兴的。

国家动荡,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要是有一门谋生的手艺,在外面怎么也饿不死。洪振海在铁路上没干多长时间,就选择去当了煤矿工人。

后来日军侵华,枣庄是我国最早陷落的地方。在枣庄陷落后,洪振海就加入了抗日义勇队。

后来,枣庄抗日游击队改名叫路南铁道队。之所以叫铁道队,是因为他们整个游击队的发展和战斗,都是围绕铁道展开的。

1940年,已经而立之年的洪振海,经人介绍认识了17岁的李桂贞。和李桂贞接触一段时间后,李家人十分满意洪振海。

洪振海的对外形象,是一个煤矿的老板。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就是靠着煤矿的掩护,白天工作晚上行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