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雅,9月重启笔耕之后,行情也是一日千里,这份好运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大家都能收获满满。
今天大跌,市场上各种声音就多了起来,但是看问题要看本质,接下来我就来跟大家捋一捋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最高点到底在哪里。另外,本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重要提示】这一节非常关键,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一定要有参照物
炒股票一定是要有锚。有参照物才知道哪里是高,哪里是低。所有高低点都是相对的。对于A股市场来说最具有参考意义的是沪深300指数。一般来说以沪深300的股息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投资的锚,如果沪深300股息率涨到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我会认为市场整体开始有泡沫化倾向了。
可以看到,沪深300当前的平均股息率是2.78%,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2.15%。如果沪深300指数的股息率要涨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平,还需要上涨30%左右股息率才能下降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水平。那么按照当前的点位,相当于沪深300指数需要涨到5400点左右才算开始泡沫化如果未来10年期国债利率上涨到2.5%左右,那么对应相同股息率的沪深300指数的点位是4600点。
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对比,实际上这轮模式的真正目的是让储蓄搬家,只不过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储蓄的钱都进到了债券手上,想要股市有吸引力,就需要让股市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债市的收益率。只有当股市的收益率不再具有吸引力时,股市才真正进入最高点,这也是这一轮牛市最根本的地方。
所以要想储蓄搬家,股市一定要有赚钱效应,而且还需要远远超出预期的赚钱效应。这也就为我们提供基础,作为老百姓来说不要关心股市能涨到哪里,而要关心自己拿的是什么。如果你拿的是具有很强赚钱效应的股票,那压根不用担心。因为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
二、赚钱效应
那什么是赚钱效应?赚钱效应的本质就是股价上涨,而持续推动股价上涨的只能是机构。现在是看不出来什么是赚钱效应,但可以往前看,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依然有股票涨得很好,这就叫赚钱效应。这些股票的特点就是有资金的持续介入。 普通投资者关键在于理解机构大资金动向,机构交易行为与散户不同且难识别,有大数据统计工具可助识别差异。弄清楚解读机构动作,研究三幅图即可。
看完上面几张图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在入手之前,看清机构的操作至关重要。如果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不足,可以多利用数据来弥补。 如果你对图中的数据还不理解,可以重点关注第三部分的解释,里面会对数据进行详细剖析,但至少有一点,橙色柱体较多的部分表现更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重要提示-------------------
大多数人其实对机构行为的观察,都是单一的,而非全局化的,如果从全局视角去看资金行为,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看下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连续10天以上出现「机构库存」数据的个股数量还不足1000家,我们都很清楚,只有机构资金的持续介入才是个股持续上涨的动力,做不到这一点,股票表现再好也是昙花一现。
三、特别提醒
PS:为了让还未完全理解的朋友更加清晰,接下来我将用文字对图表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看 「安克创新」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一),橙色柱体为 「机构库存」数据,反映机构资金交易意愿,8 月中旬起 「机构库存」活跃,机构资金入场,股价止跌。
再看 「圆通速递」 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二),橙色框部分显示股价未涨时机构资金已进场,此走势易让人误认股价将再跌,关键要关注资金行为而非价格走势,无机构资金支撑股价难触底。
最后看 「翔宇医疗」 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三),股价下跌时机构资金参与度低,股价持续低迷,即便反弹也难持续。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