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影视剧《智取威虎山》和《闯关东》中,大家发现,在我国的东北三省中,人们都称呼土匪为“胡子”或“绺子”,而不是称呼土匪。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我们历朝历代比较混乱的时候,都是土匪横行的时代。这些人往往见缝插针,专门到那些混乱和政府管辖薄弱的地方,占山为王,称王称霸。
我国东北地区土匪横行,在民国时期达到了最高潮。
因为民国时期,是东北地区最为混乱地时期,各种势力犬牙交错,就为土匪势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于当地人为何把土匪称为“胡子”或“绺子”,是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所引起的。
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过于靠北,气候方面,夏季短暂而炎热,冬季漫长而寒冷。
由于冬季漫长,且有利于实施抢劫——在大雪的掩护下,利于自己打埋伏,而被抢劫对象却不易逃跑。
所以,当地的土匪,往往会在冬季出动的机率比较大。
然而,由于冬季比较严寒,气温往往在零下几十度,枪支往往会被冻住而无法正常使用。
为了防止枪口被冻住,土匪们就在枪口上堵上一个木塞。
后来,为了木塞方便使用,土匪们就在木塞上绑了一根细绳子,另一头则绑在枪支上。
平日里枪支不用的时候,就把木塞塞上;用的时候,就把木塞打开,而且木塞还不会掉。
然而,如果土匪们站在一起,而这些绳子在远处看来,则就如同人的胡须,或者一绺头发。
久而久之,凡是见过这些土匪的人,都给他们起了几乎相同的外号——“胡子”或“绺子”。
所以,时间一长,“胡子”或“绺子”也就成了土匪们的代号和称呼,并且一直沿用了下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