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7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7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进一步创下了历史新高。不过,美国前两大海外“债主”日本和中国双双选择了减持。报告显示,中国7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了37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了7765亿美元。尽管此前中国曾在6月大幅增持了119亿美元美债——创下了今年以来对美债增持幅度最大的一个月,但这一步伐显然并未延续。
高利率政策对美国来说,是一把锋利的镰刀,收割别国经济不要太好使。早年间的美国,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太过依赖高利率政策,再加上格局狭窄,以至于美国的经济宛如打水漂下滑严重。之所以会维持不住往日辉煌,概因俄乌冲突中,美国慷慨的支援者乌克兰,导致自家经济飞速流逝。通胀现象大幅度升级,美国国内的消费者们不禁怨声载道,花钱的人少了,美国的经济当然增长缓慢。
而在中国减持的同时,日本和英国作为美国两大盟友也加入了减持的行列,而且在美国的十大海外债主中,更是有六个国家选择了减持,其中中日英法以及瑞士等都赫然在列,而且日本更是连续四个月的减持,可以说,日本这是彻底地走到了美国的对立面了。要知道,当下美联储降息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球都对美国经济的预期不太好,都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样一来,那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必然是下降的,所以全球各国选择减持美债。
据路透社9月18日报道,近几个月以来,巴西玉米收成减少、出口下降,但对玉米进口有巨大需求的中国,却对美国玉米供应“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数据显示,在2023至2024销售年度,中国在美国玉米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3年前的31%大幅降至6%以下。报道称,中国从2020年底开始大量进口玉米,美国是其主要供应国,但自2023年年初以来,中国开始进口巴西玉米,美国的玉米出货量随之减少。
据央视新闻消息,9月19日至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财政部部长与美方简短寒暄并合影。此次会议由财政部副部长与美国副财长共同主持,两国经济领域相关部门到会交流。中美双方遵照双方牵头人旧金山会谈和广州会谈达成的共识精神,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双方关切等议题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沟通。中方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打压和影响中方企业利益等表达了严正关切。
从中美双方发布的新闻稿来看,双方依然提到了“深入”一词,每次深入沟通都会围绕两国宏观经济、全球性经济挑战和双方具体关切这三个议题展开,这次也不例外。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方代表团转达了美国财长耶伦的口信,表示“美方愿意与中方保持经济领域的沟通,发展健康的中美经济关系”。
既然是会谈,中美双方必定都会提出各自的诉求,在尚博咄咄逼人的同时,中方也在向美方提出中方的合理诉求。中方的合理诉求主要牵扯到了问题: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涉俄制裁、对华投资限制以及打压中方企业利益。这四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美国政府巧立各种名目对中方正当的经济权益的打压。
9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对美国经济而言,美联储日前的降息行动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反映了平抑通胀的进展和保护就业市场的决心。美联储日前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00%,超出部分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开启加息周期后首次降息,标志着备受期待的新一轮降息周期终于开始。耶伦近期参加了《大西洋月刊》主办的一场活动,她在活动上评论了美联储的最新货币政策行动。
如今,美联储降息,将有助于缓解中国资本外流压力,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美联储降息,给了中国央行更多的灵活空间来调整政策。此前,由于中美利差较大,中国央行降息的空间有限,一旦降息幅度过大,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而随着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缩小,中国央行降息的空间也随之打开,可以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
美债的故事就像是国际金融版的“三国演义”,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有的退出,有的加入,但主角始终没变——那就是美国国债。这场大戏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各国对于风险与收益之间微妙平衡的考量。或许正如那句老话所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决定着未来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