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史料主要来源于2014年03月05日的“人民网”>>“福建频道”的文章“前驻外大使谈亲身感受毛泽东的海外影响”。
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中东”一词经常出现。如去今天也和大家聊聊中东。
中东是欧洲人16一17世纪开始使用的一个地理术语,当时的欧洲殖民者为了向东扩展,按照距离欧洲的地理位置远近,把东方划分成了“近东”、“中东”、“远东”。
不过,这些所谓远近开始时都是一个模糊笼统的概念,后来近东和中东成了一个意思,具体代表从地中海东部南部到波斯湾沿岸的部分地区,包括西亚(除阿富汗)和部分北非地区(即埃及)、地处于俄罗斯边界的外高加索地区,约24个国家与地区。
中东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湾是波斯湾,五海是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二战以来,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加上争夺稀缺的淡水和宝贵的石油,中东地区一直局势动荡,为列强逐鹿、兵家相争。从1956年5月,我国与埃及建交起,至1990年7月与沙特建交止,中国同其中的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中国首任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前驻巴林、约旦、伊朗大使王世杰,曾为毛主席做过数次翻译,在201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时,他追忆过自己当时感受到的主席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他说,在当年中东地区发生的几件大事上,主席的影响都特别大。
第一件,苏伊士运河归还埃及时。
1956年9月19日,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管辖权,给英、法以沉重打击。主席当时明确表示中国支持纳赛尔(埃及第二任总统),并说纳赛尔是民族英雄。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埃及驻华大使。1956年9、10月份,我国还举行了接近五十万人在天安门游行、以声援埃及。
王世杰后来到了埃及,发现这对埃及的影响非常大,所有报纸都在大标题报道这件事,说中国人、中国领袖出来为他们说话了。
当时形势危急,主席明确谴责了英美的侵略,坚决支持阿拉伯人民的反抗,并且开始在金门打炮。阿拉伯人民欢欣鼓舞,说中国人民是在配合我们。
主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们是抓住了美国的辫子,他侵略了黎巴嫩,我们在这儿打炮,就是支持了阿拉伯人。王世杰说,他当时就在阿拉伯国家,所有的报纸都在报道这个事。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联”)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合组的泛阿拉伯国家
第三件,埃及与叙利亚开始合并成“阿联”,后来分裂了。
1965年,那个地区有个代表团到中国来,主席接见他们时,王世杰在场。当时,主席提出一条,阿拉伯国家要团结,不团结、帝国主义就会欺负你们。
这句话影响很深。直到现在,我国外交延续的还是支持阿拉伯国家。1969年,叙利亚派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到中国,看到中国人对阿拉伯人的支持,看到了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威力,深受鼓舞。
第二年,王世杰参加他们的国庆典礼时,叙利亚政府给每人发了一本小册子《毛泽东论人民战争》。一个国家能够在他的国庆阅兵典礼上给所有高级军官及外宾人手一本地发毛主席的小册子,足以说明主席对他们的影响之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