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往往会流向经济更发达、各类资源更集中的大城市,从而出现了多个人口规模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如果区域间大城市联系紧密,产业互补合作密切,会进一步产生超大城市群,比如长三角。
如果按照GDP排名,上海牢牢占据城市榜首,北京次之,深圳和广州位居其后。但是,城市的级别排名不仅仅要看GDP,还要考虑到交通区位、商业环境、竞争力、科技、文化教育、国际影响力等各方面因素。
最近看到了一张来源于网上名单,联合国人居署的一个2021中国城市排行榜。个人觉得大部分还是比较客观的!
其中,一线城市有5个,分别是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这里面北上广深一直都是一线城市,而香港入列中国一线城市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香港是有些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其经济实力也不差。
准一线城市有15个,成都、武汉、重庆、杭州、南京、台北、苏州、天津、青岛、长沙、郑州、西安、宁波、沈阳和合肥。其中台北在准一线城市里面算是合情合理,其在台湾省的经济金融等地位比较特殊;沈阳和合肥列入准一线城市有些勉强,沈阳市副省级城市的地位比较明显,但是论经济方面,合肥要比沈阳高出近4000亿元。
武汉、长沙、郑州、合肥成为中部地区的准一线城市,不少人对于合肥的排名有异议,其实合肥属于一座“黑马”城市,后发赶超劲儿很足,在产业的培养方面颇具成就,合肥既可以赶上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也可以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潜力巨大。
在15个准一线城市中,西部只有3座城市:成都、重庆和西安,西安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准一线城市。成都、重庆正在发展成渝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而西安人口近1300万,GDP破万亿,还是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潜力无限。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只有1座准一线城市:沈阳,而大连属于二线城市。沈阳能够成为准一线其实不难理解,毕竟是辽宁的省会城市,而且在交通区位、制造业等方面占据很大优势。
在此次排行榜中,二线城市有29个,厦门居首,大连排名第二,厦门经济规模并不是很大,在福建不敌泉州和福州,尚未突破万亿GDP大关,但是厦门的人均GDP、人均收入很高,而且房价也位于全国前列水平,比肩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中省会城市居多,东部的济南、福州、石家庄,中部的南昌、太原,西部的昆明、南宁、兰州,以及东北的哈尔滨、长春。
二线城市大部分是省会和经济强市,像无锡、佛山、东莞、温州、徐州、高雄和泉州等都是经济强市,济南、福州、石家庄、昆明都是省会;澳门是特别行政区,也是一个单独的经济体,不到70万人口的地区,有近600亿美元的生产总值,超过了很多的三线城市的经济总量;高雄是台湾省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但是湖北襄阳位列二线还真有些意外,虽然襄阳是湖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第二大交通枢纽,但是其经济实力还是和其他城市要相差很多,排在二线有些勉强!
三线城市有72座,其中不乏多个省会城市,比如海口、乌鲁木齐、银川、呼和浩特等,这些省会城市GDP并不高,而且知名度也不高,在众多的省会城市中缺乏存在感,大部分三线城市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西部省份除了省会以外大多数属于四五线城市。
城市的等级划分的标准,基本上是以商业魅力进行排行的,以指标体系和算法,把榜单的维度设置和数据计算方法固定下来,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337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算法综合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得出最终结果,评选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排行榜,可以发现,其中一线城市比较固定,北上广深加上香港,已经成为定局,短期内很难有其他城市进入一线城市榜单。准一线城市属于潜力较大的大城市,经济、人口规模都具备很大优势,数量达到15个,二线城市29个,三线城市72个,那么你所在的城市是几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