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是个好东西,这东西简直就是隧道之神,能让隧道地铁的建造效率得以十倍百倍的提升。
各国盾构机的制造水平参差不齐,美国的挖掘速度可以达到3.6米每小时,德国能达到6米每小时。
那么,我国的盾构机速度能达到多少呢?
盾构机——打洞的神
盾构机,它堪称现代工程的奇迹,但它的灵感来源却有点不一样——船蛆,没错,就是那种啃食船只的软体动物。
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船蛆这种令人头疼的生物和高科技的盾构机八竿子打不着,但事实就是这么神奇。
船蛆能分泌一种特殊的液体软化木材,然后用它那像钻头一样的壳一点一点地往前拱,最后把自己整个塞进去。
这玩意儿对船体破坏力极强,堪称航海者的噩梦。
但是,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却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他敏锐地意识到,船蛆“边钻孔边加固”的技能如果能应用到隧道挖掘上,那效率不就起飞了吗?
1825年,第一台盾构机在伦敦泰晤士河下开挖隧道,这标志着盾构机技术的诞生。
虽然这台机器还很原始,全靠人力操作,一周才能前进几米,但它证明了布鲁诺尔的设想是可行的。
说白了,早期的盾构机就是个“大号钻头”,效率低到令人发指。
工人们在里面像鼹鼠一样挖土,还得时不时担心坍塌的风险。
好在,德国和日本看到了盾构机的潜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对盾构机进行了各种魔改,不仅提高了机器的耐用性,还让它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
从此,盾构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火了起来,成为了基建狂魔们的得力助手。
如今的盾构机还能一边挖洞一边安装隧道内壁,完美复刻了船蛆的优势,隧道安全系数直接拉满。
而且,现代盾构机还配备了各种高科技的控制系统和监测设备,施工精度和效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美、德三国在盾构机领域的江湖地位。
美、德盾构机
放眼全球,没有几个国家拥有制造完整盾构机的技术实力。
而说到这一块,就不得不说一说德国和美国了。
德国海瑞克集团的S-880和美国日立公司制造的“贝莎号”。
这两台钢铁巨兽,直径都超过了惊人的17米,傲视群雄。
但是,这两位“地下霸主”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进化路线。
德国S-880,体重只有4850吨,比“贝莎号”轻了近2000吨!
别看它身材“苗条”,但挖掘速度却高达每小时6米,是“贝莎号”的近两倍!
与S-880的“灵动”不同,美国“贝莎号”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力美学”践行者。
它的体重高达6700吨,比S-880重了近2000吨,堪称“重量级选手”。
“贝莎号”的刀盘上镶嵌着300多个合金刀片,配合每分钟1.8转的转速,简直就是一台行走的“粉碎机”,任何坚硬的岩层在它面前都如同豆腐般脆弱。
但是,在这场“巨兽之战”中,一个全新的挑战者正悄然崛起。
中国,这个曾经在盾构机领域默默无闻的国家,如今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
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盾构机领域杀出了一条血路!
西方国家针对我国的盾构机购买需求,直接开出了天价。
中国基建,地球人都知道,那是相当牛掰!
高铁、桥梁、地铁,哪个不是世界顶尖?但你可能不知道,这背后藏着一段“卡脖子”的血泪史,一段中国盾构机从零到一的逆袭之路。
咱先说说这“卡脖子”,可不是一般的难受。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展像坐上了火箭,基建更是重中之重。
举个例子,修地铁,以前都是“人海战术”,效率低还危险,有了盾构机,那效率直接起飞,就像开了“外挂”。
但问题来了,这玩意儿,当时咱们自己造不了。
为啥造不了?技术封锁呗!西方国家把持着核心技术,想买?可以,天价!
一台盾构机,几亿美元,跟抢钱似的。
更可气的是,这玩意儿还“娇贵”,坏了还得求着人家来修,那费用,想想都肉疼。
秦岭铁路,当年可是大工程,为了赶进度,咬牙从德国进口了两台盾构机,花了整整7亿美元!
不过,哪能一直被“卡脖子”?于是,一批中国企业,硬着头皮,开始了自主研发的漫漫长路。
这路,不好走啊!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哪样都是拦路虎。
但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就这样,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中国盾构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
中国盾构机的崛起
从模仿学习到自主研发,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008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台自主生产的盾构机,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1000台,实现了真正的量产,为中国以及全球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中国盾构机的崛起,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它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格局。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企业以超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
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创新,这三个关键词,成为了中国盾构机成功的密码,也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2008年,中国第一台国产盾构机“中铁1号”横空出世,以每小时5—10米的速度惊艳众人!
这个消息,对于中国工程界来说,不亚于一声春雷,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技术封锁,也宣告了中国盾构机从此不再受制于人!
“中铁1号”的诞生,仅仅是中国盾构机崛起的起点。
咱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造出来,还要造得更好、更强!
从“中铁1号”到“春风号”,再到打破世界纪录的“京华号”,中国盾构机不断刷新着纪录,也一次次震撼着世界。
2019年,“春风号”盾构机以15.8米的超大直径,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泥水平衡盾构机,这个记录,让老外们都看傻了眼。
更牛的是,2020年,咱们又研制出了直径16.07米的“京华号”盾构机,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把“盾构机之王”的桂冠牢牢地戴在了自己头上。
2020年9月29日,中国制造了第1000台盾构机“中铁1000号”。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标志着中国盾构机技术已经走向成熟,并且在规模和技术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咱们的“基建狂魔”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有了强大的盾构机技术,中国基建更是如虎添翼。
就拿正在建设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来说吧,这个工程全长17.4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部分就有14.3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
这项工程中,就使用了包括“国信号”盾构机在内的3台大型盾构机。
在“国信号”的带领下,这个超级工程预计在2027年12月完工通车。
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中国工程师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从无到有,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盾构机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为中国基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信源
界面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