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众所周知的一项重大政策改变,按时间算来算去,其实影响最大的就是80后。
80后这一代有多惨?集中体现在一点,就是改革开放后每一次时代巨变,80后都很“荣幸”地处于风口浪尖。
可以说,每个80后的一生,都是一部“后改革开放史”。
教育方面的惨
我自己也是80后,对这一代人的境遇,首要的感受就是来自教育方面的变化。
在我小学的时候,义务教育还是要收费的,但80后很不走运地排在了义务教育收费的最后队列,几乎刚好在我们这代完成义务教育之后,就全面实施免学杂费政策了。
小学的学杂费,在家家户户都还在为温饱而努力的90年代,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记得那时候每年开学,妈妈都要看着新的学杂费清单,抱怨几句。再加上书本费,每年开学,父母都要承受一些不大不小的经济压力。
到了高中,80后就更成了时代变化的“弄潮儿”。高二开始,究竟要不要搞文理分科的争议就开始疯传。有时候说要全部统一成文理大综合,过几天又突然变了,说不分了。
很多人为此而严重打乱了备考的节奏。说文理不分的时候,有科目偏重的学生就很焦虑,文科生赶紧把数理化也搞起来了;说又要分科的时候,又有另外一些人开始焦虑。大家就这样被来回折腾了几乎有一年,才最终盖棺定论——还是要分文理科。
这种消耗,让80后一代的高考焦虑格外严重。
到了真正高考的时候也惨,那几年高考人数陡然暴增(因为85年左右的婴儿潮),竞争突然变得空前激烈。同样的成绩水平,从一本到落到二本的人一大堆,我班上很多常年苦学的学生,最后只能录取到大专,很多人也因此而被改变了命运。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又轮到了教育产业化。不仅大学开始收学费,以前的工作包分配也没了。
那时候老家亲戚老人每次问我,毕业后能分配到哪里,我都得反复解释:咱这一代开始,不分配了,得自己找工作!
然而,Hard模式其实才刚刚开始。
职业方面的惨
迷茫的大学,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但各方面还很迷乱的阶段,也不像现在这样网络资讯发达。因此80后普遍未能在大学里接触到真正的社会信息,很多人处于“象牙塔”状态。
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瞬间卷入了那个时代的狂潮,找工作都是跌跌撞撞。然而还没把情况整明白,08年金融危机来了。
那一轮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实打实的,在各种数据曲线中,我们都能看到08年到09年有一个深坑。所以那一年的就业市场,就是寒冬。
“找工作难”这个话题似乎也是在那一年开始被媒体提及,从此以后进入主流视野。很多人的工作都是误打误撞,幸好当时外企正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很多企业也发展迅猛,一些有才能的80后还是找到了不错的出路,但他们依然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在普通的私企拼搏,无论收入还是福利都一般。
还有大量没继续念书的80后,去长三角、珠三角进了电子厂或者找机会打工
。也有一些人自己做生意,不断起起伏伏
。
无论如何,这代人终于有工作了,但在职业之路上,80后依然惨——他们是被职场PUA最惨的一代。
在那个时代,还没有“反PUA”一说,单位领导就是天。80后们也是比较老实、规矩的一代,只能接受老板和领导们无尽的折腾。加班也就算了,占用周末汇报工作之类都是常态,还要不断接受领导画饼,饭局上还要经常喝到不省人事以显示忠诚。
可以说,80后就是心甘情愿被PUA的一代,直到90尤其00后开始“整顿职场”的时候,80后才幡然醒悟——我他妈当年怎么那么老实?
关键是,工资还不高。80后进入职场那会儿,中国人收入水平普遍非常低,劳动法距离现在的执行程度都差得远,即便在江浙沪的富裕城市,工资只有两千多也是常态。
这一切还没完,80后在职场上的惨,现在又来了一轮儿——35岁以上裁员,大家可以算算裁的主要是哪一代。
被领导PUA那么多年,卖了命工作,好容易人到中年混出点名堂,又要去送外卖了。
80后不仅没有享受时代的红利,恰恰相反,他们就是那个“人口红利”。
经济方面的惨
80后的童年,都不太好过。那时候中国还穷,所有很多80后都经历过营养不良。那个年代只能保证人刚刚吃饱,其他方面的需求满足,还差得很远。
中国人真正日子好起来,到2000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了。
所以80后平均身高远不如后面几代,毕竟小时候能喝上牛奶、吃上鸡蛋的,都算生活条件很好的了。
还有一批不幸的80后,他们的父母恰好碰上了下岗潮……其中悲伤的故事无数,很多80后都有着相应的凄凉回忆。
离开学校闯荡社会以后的80后,终于开始挣钱了,这时候是不是经济条件就好起来了?并没有,因为房价从2009年开始涨了。
80后的惨就在于,他们刚开始挣钱的时候,房价也刚好开始暴涨。影响他们的不仅是买房,还有租房。那时候在江浙沪的富裕城市,工资两千多是常态,但合租一间卧室往往就得七八百。
买房?那时候上百万一套的房子就已经到处都是了,两千多工资的人只能干瞪眼。
很多刚开始工作的80后,经济独立所带来的愉悦还没机会享受,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如山的压力。
不仅房价,物价也是从80后走上社会之后开始猛涨的。一碗盖浇饭、一碗面,很快就从七八块涨到了十几块。工资涨幅总也赶不上物价涨幅,房价更是坐着火箭上了天。
如果不是中国有掏空六个钱包买房的文化,绝大多数人是买不起房的;也幸亏有这个文化,高房价才得已被承接;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文化,中国人的消费力被迅速耗尽,产生了现在内需不足的问题。
80后,就在这个“房价过山车”上感受了一把刺激。现在房价下行,还有多少80后呆在过山车上,继续感受着颠簸的刺激?
那些在北上广深买了高价房子的,主力其实恰好就是80后。
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快40岁的时候完成了初步的财富积累,换了昂贵的好房子。
房价下行,他们首当其冲,也是最惨的一批。
就更不要说,还有多少当了爹妈的80后为孩子承受着学区房的压力。
为什么最惨的偏偏是80后?
时代的巨变,呈现一种波浪式的周期。80后很不幸的在于,红利浪潮的顶峰他们并没有享受(改革开放之初那些真正占有了红利的人),时代变化的负面效应,他们承担的却最多。
究其根源,是因为经济结构改革、社会改革,一般都要在“人口红利”最旺盛的阶段进行,因为人口红利作为蓄水池可以容纳改革的负面效应。在顶层视角中,看到的是这个逻辑,所以他们选择的重大变化节点,往往是“人口红利”最旺盛的时候。
当我们在谈论“人口红利”这个词的时候,其实谈论的是两种人:80后,还有他们的爹妈。
他们的爹妈,是农民工的主力、铁饭碗被改革者的主力;他们自己,则是私企打工者、电子厂工人的主力。
“人口红利”,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说的。站在个人的角度,这个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翻译为“代价”。
这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婴儿潮的一份子,刚好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也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又到了一个重大变化的时间节点。展望未来,80后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