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垠副军长走在谅山街头
这是一张令人肃然起敬的照片,拍摄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照片中,走在最前方是陆军第55军的副军长李宏垠,只见他右手拿着手枪,左手拿着竹子制作的简易拐杖,脸上表情从容淡定、泰然自若,在仍然有越军散兵游勇偷袭的情况下身先士卒,毫不畏惧地走在谅山街头。
这张照片拍摄的背景是这样的,1979年2月27日清晨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后,陆军第55军在广西方向的东线战场展开同登、谅山的进攻战斗,这场战斗有两个阶段:2月17日 至22日为第一阶段,目标是主攻同登,以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地区作战;2月27日至3月4日为第二阶段,担任此次战役主攻,以攻占谅山为主要目标。
谅山战役
之所以选择谅山为进攻目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略意义重大,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是通往河内的大门,历史上众多战役皆在此爆发。谅山毗邻广西凭祥市,北距中国边境18公里,西北距高平126公里,西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53公里。
从地形特点来看,谅山市区是一个小盆地,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奇穷河由东向西将市区分为南、北两块。凉山市区四面环山,具体情况如下:
“西北面外围地区有海拔800米的扣马山、417高地、536高地,北面外围地区有海拔811米的扣考山、445高地、391高地,东北面外围地区有海拔473米的巴外山,东面外围地区有海拔615米的扣当山;市区西北部有两座高约百余米的大、小石山,市区北部有279高地和两座并列石山,市区南部有428高地、文庙高地、391高地,对谅山形成了天然拱卫。”
谅山
所以,谅山被我军攻克意义重大。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李宏垠的军装跟普通战士没有任何区别,目的之一就是防范越军打冷枪。另外,李宏垠持枪入市,随时准备战斗,这对前线战士的士气有很大鼓舞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军名将如云,可能很多人对李宏垠都不太熟悉。
李宏垠今年已经96岁高龄,用他儿子李小宁的话来说就是:“我的父亲李宏垠是一位志愿军老兵,他13岁参加革命,跟着共产党和革命队伍转战祖国东西南北中。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久经沙场浴血奋战,参加大小战役战斗上百次、负过伤、立过功。”
李宏垠
李宏垠,1928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一个平凡家庭,很早便开始参加革命。1942年秋,李宏垠在参加新四军苏北滨海大队不久,便跟日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天,李宏垠和部队在苏北灌云县一区的西合兴庄,跟数倍的日军、伪军进行了战斗,毙敌200多人,可我方也有干部、战士和群众伤亡。
关于参加新四军跟日军作战,李宏垠在回忆录《岁月恢宏心无垠》中这样描述:“一天,部队由河北河间向任丘行进时,我因脚泡感染脚脖肿了,领导照顾我坐上团收容队的病号车。收容队有四辆马车,拉着20多个病号,其中团政委吴书的妻子何赋亭大姐,是江苏灌云人,当过护士、护士班长。她身体不适,还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坐在车上,一会儿也不闲着,除了给孩子喂奶外,腾出手来就帮助医生护理病号。”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团政委妻子都要参加战斗,可见当年抗战的艰苦。1950年,年仅22岁的李宏垠成为志愿军第39军117师作战科科长。那时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差距惊人,志愿军几乎没有防空力量,经常都是深夜行军作战。
对于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李宏垠晚年依旧记忆犹新,他说:“虽然知道美国武器厉害,但并不害怕,我们是为国而战,敢于舍得性命。美国兵大老远跑来打一场不义之战,自然不会拼命。再说,我们年轻,不信邪!”
在朝鲜战场浴血战斗中,李宏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作战指挥经验。1950年12月6日,李宏垠所在的志愿军第39军进占平壤,这是历史性一刻。再后来,李宏垠在军中担任要职。
李宏垠
当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李宏垠更是以陆军第55军副军长的身份多次亲临一线,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本文开始的那张经典老照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