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消息一出,即引发了很多讨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政策,而是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了。
文件如下:
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4-08-27
国卫医函〔2014〕244号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商务主管部门:
为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精神,决定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原文件链接:
https://zwfw.nhc.gov.cn/kzx/tzgg/wsdzyljgszsp_233/201408/t20140827_1306.html
只不过今年的通知比2014年公布的通知,多了两个地方——南京和深圳。
十年前的文件,为什么要重新说一次?
有一种说法是,其实在2014年-2017年,相关工作已经在推进中。但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起贸易战,将此前节奏打乱,医院入华的事也就此搁浅。
2014年,德资的阿特蒙医院在上海自贸区启动,同年,在时任医改办主任的推动下,卫计委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同年,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正式挂牌,成为了第一家美资的综合大型医院。嘉会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金会投资,哈佛学医学院附属教学医院麻省总医院支持。那几年,在多位政协委员的提案推动下,外资医院入华与配套的进度非常快,
2017年,青岛全国首创将外资医院纳入医保,同年,湖北出台“吸引外资21条”,将符合条件的合资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2018年,特朗普开启贸易战,中美关系极速交恶,医院入华相关工作就此被搁置,因为设备采购、人员职称定级等一系列行政制约,缺乏助力的外资医院们也没有了入华的动力。
所以呢,2024年的这一轮外商独资医院开放,不是突然来了的,实际上是重新回到了2014年的那一轮的开放。
外资医院价格贵,市场规模小
另外外资医院价格贵市场规模小,也是外资医院市场拓展比较难的原因之一。
不少专家认为,这些医院的服务对象不会是普通百姓。
有业内人士表示,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地方多是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医院首先服务于在华的外国人及其家属。以天津某外商独资医院为例,“刚成立时,外籍病人占比百分之六七十,现在这部分人群占比不到百分之十五。”
其次,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就诊人群经济条件较其他地区好一些,支付能力也更强一些,选择这些医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研究报告认为,与国内大型公立医院相比,外资医院市场份额较小。外资医院需要面对国内大型公立医院的竞争和挑战,这些公立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由于外资医院的收费标准较高,可能不太适合普通收入水平的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资医院的市场拓展。
外资医院入场,会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有网友认为,这类似引进特斯拉的模式,利用“鲇鱼效应”,促进国内医疗市场的技术、服务的升级改造。
北大的李玲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说,中国国内医院六成都是私立的,但是都没有搞起来,没有人才,没有技术。半夜突击检查,挂着有人的牌子的病房其实没有人,这是在骗保,老百姓救命的钱都没有了。
也有网友担心,这会导致医疗私有化倾向,公立医院的好医生被外资医院抢走。外资医院进来是赚钱的,必然追求高利润的医疗服务,走高端化会是其选择,高端化也就意味着稀少。
此事本身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折腾来折腾去,都是因为背后涉及到了巨大的既得利益。这些反复论述的改革手段,之所以没有真的落地,我想还是有巨大的阻力,还是对某些利益集团产生了影响,导致了虽然有各种决策,但是却推进不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