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评论员 弓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还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基层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栋梁的重任。面对新时代的期冀,基层教师要学做“大先生”,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理念先进,为基层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苏州在基层教育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像叶圣陶、顾颉刚、顾廷龙、汪懋祖、钱穆等教育名家,如璀璨星辰,照亮前行道路,指引着基层教育工作者学做“大先生”。
学做“大先生”,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以爱为底色,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耐心和爱心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在苏州的基层教育中,我们看到许多教师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更在生活上关心学生的成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做“大先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像叶圣陶先生一样,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苏州的基层教育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学做“大先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基层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教育工作者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在苏州的基层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叶圣陶等教育名家的思想和经验,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学做“大先生”。让我们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基层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撑起广阔的天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