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拔都,也就明白了蒙古帝国的瓦解,术赤家族不愿受委屈

分享至

蒙古帝国的瓦解常被视为历史的巨大转折,而这一切的根源,却隐藏在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拔都身上。

拔都,作为蒙古帝国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行动和决策不仅直接影响了帝国的稳定,还揭示了术赤家族背后不为人知的复杂心理和动机。

为什么术赤家族会如此强烈地反对帝国的政策和安排?他们的坚持和反抗又与蒙古帝国的解体有着怎样深刻的联系?

术赤:命运多舛的皇族弃子

在成吉思汗的诸多儿子中,术赤的身世最为神秘。有传言说,他并非成吉思汗亲生,而是妻子孛儿帖生下的私生子。

尽管成吉思汗一直视他如己出,但术赤在兄弟中的地位却十分尴尬。他常常遭到排挤和嘲讽,尤其是二哥察合台,更是公开质疑他的身份。

这种质疑不仅影响了术赤的政治地位,还深深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在蒙古贵族圈中始终感到格格不入,难以建立真正的盟友关系。

1219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临行前询问儿子们的意见。当轮到术赤发言时,察合台果然出言不逊,讽刺道:"难道要让一个不知哪里来的野种当大汗吗?"术赤勃然大怒,兄弟二人当场大打出手。

成吉思汗虽然斥责了他们,但术赤心中的怨恨已经埋下了种子。这次公开的羞辱不仅加深了兄弟间的裂痕,还让术赤意识到,即使是最亲近的家人也可能成为最大的威胁,从此他变得更加警惕和多疑。

西征归来后,成吉思汗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术赤虽然得到了河中地区的领地,但他与四弟拖雷的关系却遭到了父亲的阻挠。此外,成吉思汗还派他与察合台一同征讨花剌子模。

两人在战场上针锋相对,几乎再次兵戎相见。这种安排不仅加剧了兄弟间的矛盾,还让术赤感到自己被父亲有意疏远,失去了争夺权力核心的机会,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

最终,术赤不得不孤身一人留在钦察草原,眼看着父母和兄弟欢聚在漠北,而自己却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在孤独和怨恨中,他郁郁寡欢,身体日渐衰弱,最终英年早逝。

拔都:不甘命运的铁血将军

术赤的次子拔都,是个善战的将领。1235年,他奉命率军西征,攻打钦察草原、罗斯诸公国和东南欧。这支远征军的主力,都是宗王和贵族们的长子,个个都想立下汗马功劳,光耀门楣。

拔都深知,这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一次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机会,他必须以出色的表现来洗刷父亲留下的污名,重新赢得蒙古贵族的尊重。

拔都不负众望,在欧洲各国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著名的里格尼茨之战,蒙古骑兵以绝对优势粉碎了波兰和德意志的联军,斩杀了西里西亚公爵。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