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崇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名片、长江绿色发展标杆,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事业乘风破浪、加速前行。为进一步展示崇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我们开设“生态文明最佳实践地”栏目,为您讲述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故事。
一户一景色,一院一风光。漫步在崇明乡村,到处可见一个个小而美的花园、果园、菜园散布在房前屋后,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这是崇明大力推进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的结果。近年来,各村以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人居质量为目标,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因地制宜建设“小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使乡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陈家镇八滧村,只见村民的楼前十分整洁,昔日杂乱无章的道路两侧和宅前屋后空地都已换上“新装”。统一的青砖围栏沿路而立,仿竹护栏内点缀着各种蔬菜、花卉、果树,红砖铺就的步道蜿蜒其中,一户户美丽的庭院成为村庄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村民吴丕仁的家中,记者看到,用矮墙围成的菜园内,茄子、辣椒等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吴丕仁正忙着采摘、除草,查看各类蔬菜生长情况。“以前我们很多村民在宅前屋后、道路两侧会习惯性堆放杂物,后来村里发动大家清除各类堆物、垃圾,建起了矮墙、仿竹护栏等设施,打造了连片的‘小三园’,现在风貌统一了、地块划分整齐了,环境变美了,开门就是绿色,心情都变好了。”吴丕仁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八滧村对八滧公路、大长河路两侧村民的宅前屋后开展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进行全面的环境清理与改造工作。据统计,项目一期工程共惠及177栋宅基地,涉及230户村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八滧村村委会从设计到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同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保建设成果真正符合村民们的需求与期待。此外,村委会还创新性地采用“以工代赈”模式,招募闲置劳动力与家庭收入较低的村民共同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助力农民增收与农村人居环境“双提升”。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大家更自觉地管理好宅前屋后,成为人居环境的守护者。”八滧村驻村第一书记沈洁说。
在堡镇花园村,一处处别具匠心的“小三园”也是让人眼前一亮。有些村民利用废旧的陶罐、瓦盆、水缸,种花种草、添美增绿,创造出一个个精致的微景观;还有些村民用废弃的砖瓦为建材,将“小三园”打造成绿色循环的乡村一景。“废物利用,既经济又实用美观。”村民们赞不绝口。
“在‘小三园’建设中,我们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刘文瑜介绍,为了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他们还发动村组长、村民代表及能工巧匠们,以本村的竹子资源为主要材料,编织竹篱笆,分割“小三园”区域,为庭院平添了几分自然的诗意与乡村的风味。
“如今,我们茶余饭后,常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利用手头的空瓶、废木等材料,打造更多好看的景观。”村民张老伯满脸笑意地说道,“大家环保意识强了,参与感也高了,我们的庭院更加美丽,充满了创意与生机。”
八滧村和花园村的变化,是崇明建设美丽庭院的缩影。随着全区各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崇明乡村颜值不断刷新,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不断提升。接下来,崇明区根据市农业农村委要求,将继续全力推进“小三园”建设,推动实现从“一户美”到“一片美”的华丽蜕变,并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拓展,让美丽庭院成为崇明一道亮丽的名片。
记者:范立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朱怡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