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概念验证中心打出的科创“水花”

0
分享至

4人团队,创业4年,盟德生物创始人兼CEO、北京大学博士王竞从事的是微通道细胞转染仪的研发。犹记得创业之初,他和伙伴们没日没夜连轴转,耗时3年,才做出第一代产品。

去年底,该团队入选环上大科技园智能制造概念验证中心(以下简称“概念验证中心”)首批项目。“在这里,我们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大大加速,还开拓了新市场,少走了很多弯路。”时隔仅仅半年,公司第二代产品已于近期问世,并成功签下首单。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

如何验证一项科技成果是不是“潜力股”?概念验证中心负责人温晨介绍,每个“种子”项目都要经历从实验室成果到产品原型、再到产业化的过程,而概念验证的作用,就是通过“技术+商业”的双重验证流程,为各类创新项目提供验证机会,减少试错成本。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技术可行性评估、商业化评价、工程样机试制、数字化仿真等方式,全面验证实验室成果的技术可行性、设备可靠性和商业应用价值,助推其更快地实现产品化和商业化。

王竞介绍,随着基因编辑工具的进步,细胞转染已成为前沿生物科技和细胞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早在读博期间,他和上海大学邓小勇教授合作多年,从事纳米材料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发明了以纳米膜为基础的微通道转染技术,比传统电穿孔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再看国内细胞转染市场,包括试剂和仪器在内的产品,90%以上都依靠国外进口,要打破行业垄断,就必须具备更高效、便利、低成本的微通道细胞转染技术。

然而,创业并不容易,王竞团队有心在技术上突围,但也一度陷入瓶颈。“我们需要定制设备,要找有实力的大厂加工。但又因为我们仅需要制作一台样品,利润薄,厂家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符合要求的厂家,对方却因订单繁忙,往往一两个月才能腾出时间定制样机,后续的调试和修改还要好几个月。”

直到听说环上大科技园设立了概念验证中心,团队立马感觉“看到了新希望”。地处环上大科技园零号基地地下一层的概念验证中心,与上海大学仅一街之隔,通过联合大学的软硬件资源,助力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就以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为例,这里是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专业设备2000余台,具备智能制造、特种加工、材料成型等验证能力。正是在这里,王竞团队的产品通过了技术可行性评估,同时,新一代样机的研发周期也从“月”缩短到“天”。样机的加工成本也比原来压缩了一半,研发效率明显提速。

帮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温晨表示,概念验证中心为每个项目都配备了20万元的种子资金和专业团队,以大量无偿服务与创业项目共成长。不过,他也直言,概念验证和创业一样都冒着“打水漂”的风险,但更希望能打出科创“水花”,助力更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

眼下,除了为主动“找上门”的科研人员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概念验证中心还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深入上海大学各学院,加强对教授、科研团队和应用性基础研究项目的跟踪服务,挖掘具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成立不到一年,已有7个“种子”项目入驻。最近,概念验证中心还拓展了5家合作伙伴,汇聚更多产学研资源,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东方网 incentive-icons
东方网
东方网原创频道
103595文章数 1369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