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谭孝曾:我们谭家和余家都是湖北人,余三胜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

0
分享至

水乳交融的余、谭艺术

谭孝曾

全国政协京昆室 ,北京京剧院

  关键词:余三胜,张二奎,四大徽班,昆剧,徽调,梆子,剧种,春台班,三鼎甲,文化元素,

  余家和谭家是几代的世交,既有艺术上的传承,又有私下生活上的交往。我们和余家都是湖北人,余三胜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谭家祖籍是湖北江夏。春台班进京为乾隆庆寿,结束以后作为“四大徽班”之一留在北京。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和北京的观众有更好的交流,争取更多的观众,他们在徽调中融入了北京的一些文化元素,并受到昆剧、梆子等剧种的影响,徽汉合流,有了京剧的雏形。当时余三胜和程长庚、张二奎共同被称为京剧老生“三鼎甲”。前期徽调的唱直腔直调,黄钟大吕,以声音响亮,声振屋瓦著称,腔一拉就是十几板、几十板。余三胜不同于程长庚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唱法,擅长悠扬委婉、流畅动听、追求细腻的唱腔,在当时被称为“花腔”。据当时的记载,京剧中很多反调的唱腔,如《碰碑》《乌盆记》《朱痕记》中的[反二黄],均始自余三胜。余三胜还初步确立了京剧音律,如京剧中的湖广音、尖团字、上口字。这些艺术上的创造都使后来的“伶界大王”谭鑫培深受熏陶和影响。

  谭鑫培从程长庚的三庆班出来以后,搭了一段时间余三胜的春台班,跟他学戏。谭派最具代表性的《定军山》早先就是余三胜创出来的,谭鑫培在学习的基础上,在继承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谭派代表剧目。过去黄忠戴扎巾盔,盔头很大,谭鑫培脸比较瘦,戴扎巾盔显得脸更小,便大胆将之改为软扎巾,并将戴白满改成白三,将官中的大刀改成秀气的象鼻刀,无形中人物便显得清秀了。谭鑫培认为余三胜的唱法和一些艺术处理符合他自己的条件和想法,于是在余三胜的影响之下,他融会贯通,综合各种艺术门类的特长,尤其是后来跑连外,接触了好多民间的艺术,博采众长,创造出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和唱法,形成了京剧流派谭派,这些都离不开余三胜的影响和提携。

谭鑫培

  谭鑫培最大的贡献,是完善和形成了京剧尤其是老生的声腔艺术,讲究四声,讲究湖广音、中州韵,京剧中的尖团字、上口字都是以此为标准,好多唱腔、念白都带着湖北口音,形成京剧演唱风格的基本原则。传世音像方面,除了摄制于1905年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谭鑫培还录制了七张半唱片,今天依然为后人所聆听、学习、效仿、研究,他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令后学望尘莫及。即便在今天,我们聆听150年前的唱片,会发现其声腔艺术依然不陈旧,仍然非常有时代感,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淘汰过时,也就是说当年谭鑫培创造的谭腔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

  谭鑫培把京剧带入清宫,成为内廷供奉,演剧得到西太后的赏识,形成“无谭不欢”的局面,艺术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崇拜者不仅模仿其舞台艺术,甚至连生活中的举止言谈、行动坐卧、着装等,也都以仿效谭鑫培为荣。为什么当时呈现出“无生不谭”“无腔不谭”的样貌?说明谭鑫培创造的唱腔非常有生命力,也包括扮相、舞台处理等,可以说他集编剧、导演、唱腔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调度等于一身,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后三鼎甲”这一代,在原来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演唱风格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完善了京剧的“四功五法”,规范了戏剧舞台。京剧艺术从雏形到定型完善,他们这一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为京剧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郎探母》谭小培饰杨延辉

  余叔岩非常崇拜谭鑫培先生,多次托人要拜谭鑫培先生为师。那时老艺人不大收徒弟,谭鑫培能收余叔岩为徒,一是经人从中说情,二是谭鑫培当年曾经得到余三胜的教诲和提携,也为了报恩,这样收了余叔岩。余叔岩对谭鑫培迷恋到什么程度?每天到剧场偷戏。有一次余叔岩在怀里揣上俩馒头就赶着去看谭鑫培的戏,看完戏回家一解腰带馒头掉地上才想起来晚上还没吃饭。还有一次,余叔岩夜里竟不由自主地起来,背起谭鑫培《桑园寄子》里爬山的动作,踩着椅子上了桌子,把桌上的东西都碰到地上了,迷恋到这种程度。他家里的摆设,中堂永远挂着一张谭鑫培的便装照,每天都得膜拜。

  据说谭鑫培真正手把手教给余叔岩的只有两出戏,《太平桥》和《失·空·斩》的王平,都是基础戏,其他全靠自己私下观摩、学习、揣摩。余叔岩在向谭鑫培学习,不断积累后,结合自己条件研究出来一种新的演唱方法,也就是后来大家所说的余派。从余叔岩灌录的十八张半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艺术造诣之高深。直到今天,这十八张半唱片依然为所有老生后学所追捧,成为非常珍贵的经典范本和必修之课。余叔岩一生潜心研究谭鑫培的艺术,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其舞台生涯并不是特别长,但毋庸置疑,他是谭鑫培为数不多弟子中最有成就的徒弟之一。

  与此同时,余叔岩与梅兰芳、杨小楼这京剧“三大贤”,创造了继“三鼎甲”之后又一个鼎盛时期,而这三个人都得到过谭鑫培的影响和提携。梅兰芳18岁的时候,谭鑫培与他同台,带他唱了一出《桑园寄子》,一下引起世人对这位梅家后代的关注,又经过梅先生自己的努力,终成一代旦角名家。杨小楼从小在谭家长大,字按谭家排名,名为嘉训,18岁才认祖归宗。谭鑫培年轻时从艺真正出名是从唱武生开始,以后才慢慢转工老生。杨小楼深受谭鑫培教诲,《挑华车》《长坂坡》等都是经过谭鑫培的教导。

  后人曾问余叔岩学到其老师谭鑫培的几成,他说只是老师的十分之二三,这之中当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说明当年谭鑫培艺术造诣之高,后辈很难望其项背。由于不能完全效仿,只能另辟蹊径,于是有了后来的余派、高派、言派、杨派等,是继承谭派基础上的又一分支。余叔岩在谭鑫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不断完善提高,形成余派演唱方法。后学者也在学习余叔岩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改良,形成自己风格,如杨宝森、李少春等,尤其结合所处社会条件,观众审美需求,正所谓守正创新,这是非常科学的学习方法。

  余叔岩后来培养了一大批学余、学谭的后辈,其几大弟子孟小冬、杨宝忠、谭富英、李少春、王少楼、吴彦衡、陈少霖,都在各自领域非常有成就。后来学习老生者,前期宗谭后期宗余的人众多,并以为正宗。我们两家的传承更是如此,谭鑫培是余三胜的徒弟,余叔岩是谭鑫培的徒弟,谭富英是余叔岩的徒弟,谭元寿是李少春的徒弟,是余叔岩的再传弟子,我的恩师王少楼先生也是余叔岩的徒弟,我也是余叔岩的再传弟子,谭正岩和白元鸣先生学习,白先生在科班有“小余叔岩”之称,倒仓后才慢慢淡出舞台。谭、余两家始终没有脱开关系,艺术上互相弥补、完善、提高,相辅相成。

谭志道→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

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谭富英

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李少春→谭元寿

余三胜→谭鑫培→余叔岩→王少楼→谭孝曾

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

梅巧玲→梅竹芬→梅兰芳→梅葆玖

  谭鑫培故去以后,余叔岩一直感念恩师,没有断了和谭家的走动,经常到我们家去,和我曾祖谭小培一起聊天,探讨艺术。一次谭小培对余叔岩说,要不让富英拜你,他崇拜你的艺术,替富英表达了一直没机会表达的心愿。余叔岩收谭富英为徒后曾对他说,“我一定把你爷爷的东西原封不动还给你们谭家,一定好好教你。”谭富英除了正常演出活动,基本每天都去余叔岩家。余叔岩有夜里吊嗓的习惯,完了戏之后吊嗓子、说戏、聊天。孟小冬、李少春、王少楼、陈少霖等人就在跟前伺候着,说戏、聊戏。

《定军山》谭富英饰黄忠

谭小培(中)、谭富英(右)、谭元寿(左)合影

  我祖父谭富英先生很崇拜余叔岩先生,他屋里有张照片,是余先生在《战樊城》中伍子胥的扮相,穿麒麟白开氅,戴纱帽,背手半望天。祖父说还有若干人都有类似的照片,因为特别崇拜余叔岩,所以每个人都仿照他的相去照。据说当年谭鑫培也有一张《四郎探母》的照片,戴风帽,穿箭衣马褂,挎宝剑,拿马鞭,勒马,后人崇拜他,都模仿他,但谁也弄不出他那个样,找不出那种神气和感觉。记得祖父经常和我聊余先生的手势,指的手势是什么形,抽烟是什么样,什么神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次祖父高兴,说得模仿余先生照几张相,一张抽烟的,一张背着手的,都要找余先生那种感觉,不但模仿他的艺术,生活方方面面也都崇拜。

  祖父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听余叔岩先生的十八张半唱片,多听多琢磨必有益处。我只要一到祖父房间,他老人家时常会拿出唱机、唱片,和我们一起听余先生的唱,边听还边为我们讲解某唱段某唱腔的奥妙和高级之处,有时还会亲自为我们示范,使我们受益终生。

谭元寿(中)、谭孝曾(右)、谭正岩(左)合影

  巧合的是,开始我祖父的琴师是耿少峰先生,后来耿先生岁数大了,正在我祖父纠结之时,王瑞芝先生从香港回来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给我祖父拉胡琴。王先生曾经傍过余叔岩先生,在香港又给孟小冬拉胡琴,这个时期正是我祖父和王先生探讨余派艺术的最佳时期,也是我祖父的艺术更加精进的一个阶段。

  我祖父谭富英冠名新谭派,既不同于谭鑫培,又有别于老师余叔岩,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艺术理解,创造自己的演唱风格。所以传人学习流派不是死学,不是学得像才算成功,而是要在学习前辈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条件和艺术见解创出自己独特的演唱、表演方法,形成自己的演出风格,如此才有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期刊)中国京剧2023(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武汉大学书记换人,从中山大学调来,张校长没事

武汉大学书记换人,从中山大学调来,张校长没事

明眼人谈教育
2025-09-19 20:43:35
38.66万元起售,福特烈马1966正式上市

38.66万元起售,福特烈马1966正式上市

北京商报
2025-09-19 20:33:45
凯特在国宴上大放异彩!老特两次直呼:你太漂亮了

凯特在国宴上大放异彩!老特两次直呼:你太漂亮了

金牌娱乐
2025-09-19 10:27:52
最后的马家军:逃亡路上自相残杀,妻妾打包装箱,师长躲入床底

最后的马家军:逃亡路上自相残杀,妻妾打包装箱,师长躲入床底

小豫讲故事
2025-09-20 06:00:06
庭审180度转弯,老杜被小女儿害了?海牙打破惯例,莎拉将遭监视

庭审180度转弯,老杜被小女儿害了?海牙打破惯例,莎拉将遭监视

通文知史
2025-09-19 01:55:03
樊振东德甲立大功,俱乐部飙升至第3距榜首仅差2分,东哥周二再战

樊振东德甲立大功,俱乐部飙升至第3距榜首仅差2分,东哥周二再战

二哥聊球
2025-09-19 09:46:02
西媒:J罗未入选大名单引争议,外界猜测因其不想踢人工草皮

西媒:J罗未入选大名单引争议,外界猜测因其不想踢人工草皮

雷速体育
2025-09-20 02:05:49
美教育部向哈佛大学发出“拒绝访问函”

美教育部向哈佛大学发出“拒绝访问函”

新京报
2025-09-20 07:49:13
奚望晒全家福,给妈妈茹萍过59岁生日,继父刘之冰出镜,幸福一家

奚望晒全家福,给妈妈茹萍过59岁生日,继父刘之冰出镜,幸福一家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20 01:28:54
5个征兆已经出现,预示2026年房价已定,或将超出你的想象!

5个征兆已经出现,预示2026年房价已定,或将超出你的想象!

山丘楼评
2025-09-19 10:08:07
刷新纪录!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但许多外贸工厂倒闭,为什么?

刷新纪录!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但许多外贸工厂倒闭,为什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8-22 19:37:07
55岁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元,涉事法院通报:撤销罚款决定

55岁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元,涉事法院通报:撤销罚款决定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48:10
苹果iPhone 17 Pro上市首日暴露划痕问题,甚至贴膜都要小心!

苹果iPhone 17 Pro上市首日暴露划痕问题,甚至贴膜都要小心!

科技兽
2025-09-19 23:28:18
北大“韦神”换新发型,照片曝光后,网友:不想有这种儿子!

北大“韦神”换新发型,照片曝光后,网友:不想有这种儿子!

观察鉴娱
2025-09-19 09:14:54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再见了!市区百年地标被彻底拆平!天津人最后的老念想,终究还是没了!

天津人
2025-09-19 21:09:27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上海一小学校园餐现540天保质期牛肉,进货商曾进购720天保质期五花肉,溯源记录被紧急下架

大风新闻
2025-09-19 15:19:05
演完《雪中悍刀行》演《赴山海》,她像老了10岁,差点没认出

演完《雪中悍刀行》演《赴山海》,她像老了10岁,差点没认出

娱君坠星河
2025-09-19 09:25:40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辟谣!朝鲜发射舞水端中程导弹出错,在山东上空被中国拦截?

军武次位面
2025-09-16 17:42:56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女子租毛坯房做成隔断,包食宿容留4人卖淫,每次抽成10元 一审获缓刑

红星新闻
2025-09-19 16:23:24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大运河时空
2025-09-03 11:55:59
2025-09-20 08:20:49
家谱研究 incentive-icons
家谱研究
家谱研究、族谱研究、宗谱研究
986文章数 1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本地
亲子
游戏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手机要闻

iPhone 17系列拆解确认SIM与eSIM版本电池容量获得提升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亲子要闻

80后父母,被集体困在这3个育儿难题里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