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合适的教育资源,我们的教材往往会不断地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删掉一些课文,再增加一些跟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课文。很多改动让人耳目一新,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有的改动会引起一些争议。
像大家所熟知的古诗词读音的改变,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骑马”的“骑”是动词,当它作名词时无论是在文言文还是古诗词中以前都是读“jì”的,比如《琵琶行》中的“铁骑突出刀枪鸣”,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可是现在小学语文教材读成“一骑qí红尘妃子笑”。
类似的情况还有“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等。
有意思的是,小学教材中读“一骑qí红尘”“铁骑qí”,而初中出现名词“骑”时,老师们大多依然会读“jì”,比如《木兰诗》中的“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铁骑突出刀枪鸣”。当然有的老师会读“qí”。
那么,这种变动除了让人疑惑、引发争议,还有什么意义?
还有很多汉字的笔顺也变了,搞得有些老师很头疼,比如“火”。
以前有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被删除了,理由是此文“不合时宜”,很多人学过旧教材的很是意难平,结果编者就把这篇课文又选入了教材。
近日,语文教材上的又一个改动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2016年审定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写雪花的诗歌,第四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我记得我以前看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但其实这首诗有多个不同的版本,比如“飞入梅花皆不见”“飞入梅花总不见”“飞入草丛都不见”等等。
这首诗歌主要写雪花漫天飞舞的美丽场景,最后一句话不同,这首诗歌的意境也有一些差别,但各有各的美。
2024年版本的新教材最后一句却是“飞入芦花都不见”。
有人说“飞入芦花”画面中有花,雪花和芦花互相映衬,意境更美。所以换了更好。
有人说“飞入水中”更新奇,雪花和河水融为一体,分不清谁是谁,更符合孩童的眼光。所以觉得改动就是闹着玩儿。
一家长说,家里有俩孩子,一个升到了二年级,一个刚读一年级,她都担心两兄弟以后为此打起来。
我觉得两句诗各有特色,既然之前已经选了“飞入水中”,而课文中也没有标明作者,那就没必要改来改去。是不是以后换一批编者,他们又要改成“飞入梅花”呢?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改呢?刚刚查了下,“飞入芦花都不见”是爱新觉罗·弘历写的,“飞入梅花都不见”是郑板桥写的,而“飞入水中都不见”可能是无名人士写的。也许这就是改的原因?但也不确定。
教材发生变化,通常是基于知识更新、教育理念的转变、社会需求的变化、学生特点的变化等这样几个方面。
今年四年级课文《观潮》中改了一句话,以前是“形成一堵高高的水墙”,现在是“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后者更为具体形象,这个改动还不错。但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把“水中”改为“芦花”的,大家知道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