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网
樱桃是大连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小屯村的支柱产业,但每年樱桃采摘后产生的大量残果一直困扰着当地村民。为解决这一难题,得利寺镇小屯村驻村第一书记田丽娜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与果农和养殖户进行交流,在了解相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后,提出了将樱桃残果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饲料的绿色方案。
为了使方案成功落地,她积极联系资金、技术,与祝华街道祝华村第一书记崔乔礼、九龙街道三甲村第一书记姜南、西杨乡万家村第一书记张筱雯组成了第一书记团队,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精心谋划,完善方案,成功将残果“变废为宝”,为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书记团队实地考察(瓦房店市委宣传部供图)
该项目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残果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发酵后的有机肥料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为樱桃树及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质养分,从而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转化而成的生物饲料也为当地养殖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绿色环保的饲料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小屯村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自2024年5月底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发酵水肥30000余斤。
在解决小屯村樱桃残果处理问题后,第一书记团队将目光聚焦到其他有机肥料生产上,向农户大力推广残果发酵技术,先后指导瓦房店市电商孵化基地和7个乡镇20多位农户进行残果、豆饼等有机质的发酵和酵素菌肥的使用。据试用酵素菌肥的农户反馈,酵素菌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口感。“种桃子使用酵素菌肥,提高了抗病力,保障了桃子的产量和品质。”村民邹俭洪笑着说。
第一书记团队表示,此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提高农民收入。接下来,将持续关注项目进展,不断优化技术,加强管理,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将该项目推广扩大,确保项目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