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问陈赓:跟着我干有出息吧,陈赓:我的大将军不是你给的

0
分享至

1955年9月23日,为了表彰我军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无畏,和立下的汗马功劳,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正式举行。

此次共授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89名。

授衔那天,毛主席看着自己的爱将陈赓,幽默地说道:“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可给不了你大将军!”

陈赓站得笔直,他先是给主席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又笑嘻嘻地对着主席说道:“我的大将军可不是主席你给的,是李聚奎给我的。”

毛主席一愣,有些惊愕地问道:“哦,此话怎讲?”

陈赓对毛主席眨了眨眼,笑着说道:“主席,等有机会我再向你慢慢汇报。”

陈赓

毛主席一听,便知道这个活宝又干了什么坑李聚奎的事情了,毕竟陈赓是出了名的幽默,捉弄起来人,那也是一套一套的。

李聚奎上将与陈赓将军相识许多年了,两人同是湖南老乡,曾经一同在红军任职,一同参加了长征。同甘共苦多年,感情更是深厚。

不过李聚奎将军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性格耿直,又讲义气。和陈赓将军这个活宝在一起,总会受到很多捉弄。

在授衔之前,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两位老朋友一见面便相互寒暄,东拉西扯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他们便谈到了授衔的问题。

陈赓对李聚奎说道:“你在红一军当过师长,你够到大将的资格了。”

李聚奎谦虚地说道:“大将我还不够资格,倒是凭你的资历和功劳,大将绰绰有余。”

陈赓一听,又起了捉弄人的心思,于是他假装唉声叹气地说:“我不够资格,我在红军没有当过师长。老李呀,过几天如果徐立清找你谈话,你就说,我当过师长,是接替你的,你就这么说。”

李聚奎上将

本来这是个玩笑话,结果陈赓遇见了老实的李聚奎。李聚奎平生最讲义气,在他心中,陈赓战功赫赫,是老黄埔出身,救过蒋介石的命,并且在红军中的资历没多少人能比得上。如果他都评不上大将,那就太不公平了!

几天之后,徐立清找到李聚奎,问起他的简历的时候,李聚奎老老实实地回答了,并且在最后特地加上了一句:“陈赓是接我的师长一职。”

徐立清一听,立马感觉不对劲,他在红一军和红四军都干过,知道陈赓是红四军十二师的师长,1935年12月,陈赓还曾在红一军当过很短时间的师长。

不过徐立清也没有再问,他知道这个接替的说法,肯定又是陈赓独创的玩笑,拿来骗李聚奎的。

后来陈赓听说了这件事情,更是哭笑不得,对于李聚奎的兄弟义气还感动得不得了。

徐立清将军

其实敢和毛主席这么开玩笑的,在老干部们之间还真没几个。这倒不是因为毛主席不近人情,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尊敬毛主席,另外嘛,其实还是有点怕的。

但陈赓不一样,他总是时时刻刻用自己的幽默细胞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欢乐。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毛主席在主席台上作报告。全场的人们正襟危坐,认真地听着报告。这时候,陈赓突然站起来,快步向主席台走去。

所有人都看着他,不知道他想要做什么,只见他走到毛主席的面前,端起桌上的水杯,咕咚咕咚地喝了个干净。

喝完之后,他一抹嘴巴,然后大声地说:“报告主席,我太渴了,借主席的水解解渴。”

毛主席周总理看着陈赓的举动,不由得哈哈大笑。全场也都陷入一片哄笑之中,甚至连陈赓自己都笑了起来。

毛主席

不过成陈赓的“战果”可远不止如此,在他生平的玩笑“战果中”,彭老总、周总理、陈锡联、蒋先云、贺衷寒、宋希濂等等一大批人,都曾经被他捉弄过。

周总理非常喜欢陈赓,他曾经说过:“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

1924年秋的某一天,刚刚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在视察学院宿舍的时候,看到一间宿舍里围满了学生,并时不时的传来欢呼声和大笑声。

这令他感到很好奇,于是便凑近去,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他靠近之后,才发现一个学员正在表演吃面的小品。

只见那个学员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情,一会儿捂着肚子愁眉苦脸,一会儿又手捧一个不存在的碗喜上眉梢。

大家就看着他站在地上假装吃面,那面条越吃越长,总吃不到头,于是他干脆站在椅子上,又站到桌子上,仰着头使劲吸面。

突然,他像是被面条卡住了喉咙,于是他一边掐着自己的脖子,一边用另一只手猛地锤着自己的胸口。最终,在一声响亮的嗝声中,他瞪着圆溜的眼睛,直挺挺的向后倒去。

宿舍里的学员们被他精彩的表演给笑得前仰后合,不断地鼓掌叫好。这时候,周恩来一边拍着巴掌,一边从外面进来。学员们见状,赶紧站好敬礼。

周总理

周恩来拉着那个表演的同学,高兴地说道:“你演得可真好,我以前在南开也演过戏,可没你这水平,你可以进戏班子了!”

那位学员本来紧张不已,结果发现主任不仅没有训斥他,似乎对表演还挺有兴趣,于是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两人便在角落里,聊起了天。表演小品的那人叫做陈赓,正是刚入学不久的新生。

不久之后,陈赓在周恩来的指导下, 选了几位懂乐器和表演的学员,在黄埔军校成立了“血花剧社”,而陈赓也担任着这个剧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有一次,剧社表演了一个讽刺袁世凯的戏剧《皇帝梦》,由于没有女演员,陈赓亲自上场男扮女装,饰演了袁世凯的五姨太。

当陈赓穿着旗袍,头戴插花,满脸涂着胭脂水粉出现在舞台上时,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哄笑声。

陈赓一边捧着袁世凯的皇冠,一边扭着水蛇一般的腰肢,在场上转来转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纷纷叫好。经过几次演出之后,陈赓之名在黄埔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俨然已经成为了公众人物了。

陈赓

1925年,蒋介石、周恩来率领黄埔军进行二次东征。在战场上,蒋介石亲自前往前线督战,结果兵败,导致自己身陷重围。绝望之际,蒋欲拔枪自杀。

时任连长的陈赓突然冲出来,一把夺了蒋介石的手枪,对他说道:“校长你太悲观了,这次失利,只不过一个师,只要离开这里,我们还会打过来的!”

说完后便背着他一路冲出了重围,并在当天夜里安顿好蒋介石后,疾行160余里,与一师党代表周恩来取得联系,最终将蒋介石安全的解救了出来。

此一役,陈赓名声大噪,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而蒋介石对于陈赓也是无比的欣赏,他将陈赓调到自己的身边,由他本人亲自带着,他还曾经演讲时公开说过:“什么是黄埔精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

蒋介石

1926年5月,蒋介石提出党内整理案,要求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陈赓听闻后坚决反对,他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并表示要脱离国民党。

蒋介石得知陈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并没有动怒,他找来陈赓,温和地对他说:“入了共产党是不要紧的,你这个年龄做的事情是不算数的,只要你跟着我就行了。”

可笑的是,自诩了解陈赓的蒋介石不知道,陈赓加入共产党并非年轻不懂事,而是他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局面,只有共产党能够救得了。

不久之后,陈赓脱离国民党,被周恩来派往苏联学习,至此,这对师徒,可以算是真正的分道扬镳了。

陈赓(中)

1927年7月,陈赓跟随周恩来前往南昌,发动了南昌起义。在会昌的战斗中,陈赓的左腿被敌人打中,危难时刻,他灵机一动,立马滚到旁边的一处田沟里,等敌人走近了,他屏息凝神,一动不动。敌人踢了他两脚,见没有反应,便走开了。

就这样,陈赓在沟里躺了两三个小时,才被后来的起义军救起来。送到了后方的长汀福音医院里。

在长汀医院里,院长傅连璋看着陈赓已经腐烂,露出了森森白骨的腿,冷静地说道:“准备截肢手术。”

躺在病床上的陈赓一听要截肢,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大声地骂道:“没有腿,我还怎么走路,我还怎么带兵打仗!狗日的,打哪里不好,非要打我的腿,快不过陈赓的腿,以后还快个屁!”

他嚎啕大哭地抓着傅连璋的手,请求他一定要换一种治疗手段,傅连璋见状,最终选择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将陈赓腿上的烂肉全部剐干净,这样的治疗方式,让陈赓数次痛的死去活来。

在经过傅连璋的精心救治,陈赓的腿总算是保住了。许久不见的笑声也总算是再一次出现了。

傅连璋与苏联医生阿洛夫在延安

在病房里,他还和护士们吹牛说:“我在战场上负伤从来不进医院,打惠州,一颗子弹钻进了我的小腿,我把它抠了出来继续往前冲,我这腿是神腿……”

护士问他:“那这次怎么就进了呢?”

他们嫉妒我呗,想要将我这条神腿打断!

在出院的时候,陈赓拉着傅连璋的手感激地说道:“你是个好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我陈赓年年给你做寿。”

从此之后,一到傅连璋的生日时,陈赓都会亲自登门拜访,如果来不了,他都会写信祝贺,或者让家人们替他前去祝寿,从不间断。

傅连璋将军

出院后的陈赓由于伤势未好,组织让卢冬生带着他去香港治病,结果香港也在四处抓捕起义军,一时间,陈赓与卢冬生只能逃往汕头,选择在汕头坐船回到上海。

到了汕头,陈赓发现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士兵在抓人,盘查得极为严格,无奈之下,陈赓和卢冬生两人只好躲在厕所里。

陈赓在厕所里看着不远处的一间西餐店,对卢冬生感慨说:“要是能够吃一顿西餐就好了。”

老实的卢冬生一听,立即跑到西餐厅里,去叫了一顿西餐。跑堂的伙计端着西餐跟着卢冬生一路走到了厕所门口,以为这人拿他开涮,把卢冬生一顿臭骂。

卢冬生

等上了船之后,好巧不巧的,陈赓所在的船上竟然有位熟人——第三师师长周逸群。

此时周逸群的部队被打散,他无处可去,只好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陈赓见周逸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躺在一张烂席子上睡觉,突然起了玩笑之心。

于是他故意不向周逸群打招呼,反而用报纸挡住脸,慢慢地向周逸群靠近。待靠到周逸群身边后,他小声说道:“也不知道这个报纸上的消息是不是真的,说有一个共产党头目周逸群,可能在汕头坐船逃跑。”

周逸群一听,当即吓得一身冷汗,一下子从地上坐了起来。等他看到是陈赓之后,惊喜交加的他狠狠锤了陈赓一拳,并说道:“竟然是你陈赓啊,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开玩笑!”

来到上海的陈赓和周逸群迅速与周恩来等人接头,又重新开始了革命工作。可惜的是,1931年,周逸群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35岁。

周逸群

陈赓爱开玩笑的性格一直都伴随着他度过了艰难的一生。但是面对信仰,他也曾收敛笑容,选择慷慨就义。

1933年,陈赓在上海被叛徒出卖被捕。蒋介石听闻后让人将他带到了南昌,看着被捆缚的陈赓,蒋介石讥讽道:“陈赓,你瘦了。”

陈赓回道:“吾冒瘦而天下肥,这是校长你教我们的啊,我看校长也瘦多了。”

蒋介石叹了一口气:“国家如此,生灵涂炭,我寝食不安哪。”

陈赓听闻,反唇相讥道:“校长身为一党领袖,怎么你瘦了,而天下更瘦了,这是为何呢?”

蒋介石与宋美龄

蒋介石一听,哑口无言。良久之后,蒋介石开口说道:“你写个声明,认个错,我会给你一条很好的出路的。”

陈赓听闻,对此不屑一顾,断然拒绝了蒋介石的招揽,并从容地返回了牢狱之中。面对倔强的陈赓,蒋介石企图用同窗之情来感化陈赓。

他让胡宗南去劝戒陈赓,并对胡宗南说道:“我不需要陈赓给我提供什么共产党的情报,只要他愿意脱离共产党,我就会给他一条活路。”

陈赓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依旧不为所动。不久之后,共产党派行动小组将他救了出来。

胡宗南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陈赓刚刚被救出来,他的妻子王根英同志又被敌人抓住,关进了江西第一监狱里。

当陈赓收到消息之后,他已经在长征的路上了,除了干着急,根本毫无办法。许是妻子被抓,也或许是长征太艰苦,一向能说会道的陈赓在此时也变得沉默寡言,少了许多笑容。

1935年8月,周恩来由于操劳过度一病不起,这次大病来得非常急促,又异常的迅猛。他高烧几天不断,并陷入了昏迷之中。

后来经过万分艰险的治疗,周恩来才总算脱离了危险。这段时间,陈赓一直忙前忙后,焦急万分。等周恩来醒来之后,他去找了块大木板,让周恩来躺在上面,并亲自抬着他,一同走过了险境。

长征时期的毛主席、周总理、博古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恩来将王根英解救出来,阔别已久的这对夫妻才再一次见面。见面的那一刻,陈赓与王根英紧紧相拥,泪流满面。围在他们身边的战友们,也不禁被他们所感动,纷纷湿了眼眶。

那天夜里,陈赓听了妻子这几年的遭遇,心中崇敬之情顿生。他在日记里这样说道

“昨日根英由西安到云阳总政治部,小平同志加菜为我们庆贺。我们竟夜之谈,彼此互诉离情,直达深夜,尚无疲意。
根英在狱达四年,艰苦备尝,在敌威迫利诱下,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立场,不为动摇,使我对她更加敬佩。”

王根英的到来,让陈赓又恢复了活力,他整天乐呵呵的,偷毛主席的烟,摸周总理的红枣,一下子又变回了往日里幽默风趣的陈赓了。

王根英

半个月后,陈赓率领129师386旅前往山西抗日,临走之前,他对王根英说:“你身体不好,我找领导特批了一匹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马,你要去的地方远了,就骑上它。”

二人临别之时,依依不舍。不过此身即以许国,便使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喊屈叫冤。只能相互承诺,下次再见。

然而这一别,却是永远!

1939年3月8日,鬼子扫荡南宫县,王根英和战友跑出了村,才发现装有财款和文件的包没有拿。她不顾战友的反对,坚持回去拿包,最终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听到消息的陈赓在战场上嚎啕大哭,但战争还得继续,他只能擦干眼泪,指挥着军队阻挡敌人的进攻。

悲伤的陈赓在日记里写道:“三八,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

王根英与儿子陈知非

王根英的牺牲对于陈赓来说,打击很大。组织为了让他消除悲伤,几次想要给他介绍对象。但均被他拒绝。

自此之后,陈赓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他将所有的心思都倾注在报仇之上,在一场又一场地战役中,386旅让敌人闻风丧胆。以至于后来,日军为了找他报仇,还在装甲车上贴上了“专打386旅”的称号。

1940年,陈赓路过太岳山麓,抗大总校文工团刚好在王智涛家取道具。女孩子们一听386旅旅长陈赓在,都纷纷跑去围着陈赓,请他讲讲自己的英雄故事。

陈赓拿着缴获的日本刀

陈赓低着头说道:“我没啥好讲的。”

沉默了会儿,他看着自己的腿,慢慢地说了一句;“会昌受伤的时候,我当时真想自杀,但一想到我还年轻,活着还能为共产主义奋斗,就装死了......”

他说得很豪爽,没有一点儿藏着噎着的想法,也不会觉得装死有什么好丢人的。这样的直爽,也引起了其中一个女孩子的注意,那人叫做傅涯。

这是傅涯第一次见到陈赓,第二次是在之后的剧团下乡表演,陈赓与傅涯有了单独见面的机会。

傅涯

那天,陈赓对傅涯说:“我这人挺喜欢交朋友的,我有男朋友,也有女朋友,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傅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委婉地拒绝了陈赓。陈赓并没有气恼,在交谈中,他开始对傅涯讲述自己与王根英的爱情故事。

从第一次和王根英相识,到1927年中共五大上写纸条求婚三次被拒,再到周恩来邓颖超出面帮忙,然后结婚、生子、分别、最终阴阳两隔。他低着头,一点一点地讲得很慢。

傅涯看着他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的内心像是有什么东西,慢慢地在破土,然后发芽。

回到剧团之后,傅涯对着朋友们,将王根英和陈赓的爱情故事讲了出来,她一边讲,一边泪流满面。

围在傅涯身边的剧团人员们也都无不潸然泪下,他们没有见过王根英,但是对于这位勇敢的女性,他们无一不崇拜有加。

傅涯

不久之后,傅涯与陈赓成为了恋人。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陈赓内心的伤痛也渐渐地散去。他曾经对傅涯说过,王根英他永远也忘不了,傅涯回答说:“我不需要你忘记,我是尊敬她的。”

1943年2月,陈赓和傅涯结为夫妻。婚礼那天,傅涯在台上清唱了一段苏联民歌,陈赓在下面看着,乐得合不拢嘴。

傅涯与陈赓

婚后的生活平淡温暖。陈赓有写日记的习惯,傅涯总会整理好他的手稿,并随时整理备份,防止丢失。

在整理陈赓的日记的时候,她也没有忘记,将王根英的故事记录下来,想着以后出版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们的爱情故事。

这就是傅涯,从不嫉妒,也从不会觉得吃醋。王根英与陈赓的孩子陈知非,被找到的时候已经17岁了,但是傅涯待他如同己出,从来不会有半点偏颇。

1961年,陈赓在上海出差后心脏病复发,几天下来,他的病情愈加严重,最终卧床不起。傅涯与孩子们知道后,连忙赶往上海,寸步不离地守候着他。

陈赓全家福

3月15日,陈赓对傅涯说道:“傅涯,今天是我的生日,你给我做碗长寿面吧。”

傅涯看着丈夫,强忍着悲痛做了一碗长寿面,陈赓吃了几口,便没了胃口。

1961年3月16日上午8时45分,陈赓大将在上海逝世,离世的时候,只有58岁。战友们看着这个曾经的活宝,爱捉弄人的开心果,面容安详的躺在病床上的时候,都忍不住老泪纵横。

聂荣臻元帅得知陈赓去世的时候,悲痛地连声说道:“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怎么会这么突然呢!”

正在出差的周总理听了消息,也忍不住潸然泪下,缓缓地说了句:“追悼会,一定等我回来!”

在台湾的国民党高层中的许多人收到消息之后,都感慨万分。而像宋希濂、黄维这样战败被关押的的老黄埔们,听闻噩耗时,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聂荣臻元帅

从3月19号开始,各界社会人士便纷纷来到中山公园中山堂,吊唁陈赓大将。3月25号,周总理、刘老总、徐帅、陈老总、邓小平同志、董必武同志、王震将军、宋任穷将军等大批中国共产党领袖以及高级将领齐聚中山堂,为陈赓大将送行。

在追悼会上,罗瑞卿大将的悼词中,这样评价陈赓大将:“陈赓同志,从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直到逝世那天截止,39年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献给了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是光荣的,革命的,战斗的一生。”

陈赓大将的一生跌宕起伏,活得尤为的精彩。即便是在见惯了尸山血海,生离死别之后,他仍然能够保持着幽默的心态,用笑容去面对这样的人生,这是尤为不易,且值得尊敬的。

陈赓大将追悼会

陈赓大将去世之后,傅涯一个人将孩子们全部拉扯大。并在之后整理出版了《陈赓日记》。

她也没有忘记王根英,在陈赓逝世之后,傅涯每年都会向王根英的母亲寄生活费,直到老人逝世,这期间从未间断。不仅如此,她还四处走访打听,写下了王根英传——《报国何计女儿身》。

2011年,傅涯去世,在临终前她向中央提出,将陈赓的墓葬迁回湖南老家,与王根英合葬。

中央也尊重了她的意见,2011年3月,陈赓大将的骨灰与傅涯的骨灰一起,葬在了湖南老家——王根英烈士墓的旁边。

陈赓将军、傅涯、王根英同志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梨花头
梨花头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1026文章数 1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