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是玄奘弟子叠加各种中国民间猴子传说形象(这些传说有好有坏)的产物,但其实最早悟空并不是个猴子。
孙悟空这个角色可谓是个“猴”中之龙,但你知道吗?最初,他可不长这样。
《唐玄奘取经图卷》里,玄奘身边跟着的那位,可能只是个“囊行者”或“索行者”,这或许就是孙悟空的雏形。
但别急,猴行者这个词儿,可不保证他真的是个猴子。说不定,他原本是个侯行者,只是在人们的口耳相传和各种戏剧化演绎中,慢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猴哥。
而这个侯行者,则可能是“胡行者”的谐音。
根据《三藏法师传》的记载,玄奘法师在西行取经的途中,经过瓜州,也就是今天的锁阳城时,收了一个名叫石磐陀的胡人为徒。
由于石磐陀是胡人,并且后来受感化成为了僧人,所以人们称他为“胡僧”。而“胡僧”与“猢狲”在汉语中发音相近,这可能是后来人们将“唐僧取经,胡僧帮忙”误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的原因。
而“石磐陀”这个本名,可能就是悟空的“石猴”诞生传说来历。
至于左下角那个猴子,别被它迷惑了,它只出现了一次,并不是孙悟空。
元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有个白虎精吐出猿猴的情节,这位白虎精,生在明皇太子换骨的地方,显然和画册里的玉肌夫人是同一位,都是白骨精的前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