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只要有钱,还用愁买不到满意的东西?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我发现:很多时候有足够的预算,也不见得就能恰巧买到自己合适、满意的,甚至别人口中的极力推荐,也在自己亲自验证下,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鉴于有些东西口碑两极分化实在严重的很,这期,就给大家支招:怎么能买到“适合”自己的?一共涉及5个常见家用品,也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1、洗发水
关于洗发水选择,恕我直言,有的直接区分了特点,标榜柔顺、去屑、控油、蓬松等,但是会存在买回来了效果达不到情况;
(说一个我亲身经历,就是本来没有头皮屑,用了某去屑洗发水,它就长出来了头皮屑,咱就是崩溃不?)
而有的,压根没有区分,主打各个功能都沾边,哪个也不突出,这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产品,凑合用完,估计就没有下次了。
新住支招:首先确定自己头,是油头、塌头、雪花头还是稻草头,然后根据各个洗发水的侧重点去选,最好是读懂那些化学成分的功效,比如:
去屑成分:水杨酸、吡硫鎓锌(ZPT)、吡罗克酮乙醇胺盐、酮康唑、氯咪巴唑等都是,其中,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是广谱的抑菌剂,可以改善头屑问题。
那咱有了头屑问题,就主认这个。
柔顺能力 :头发变毛躁的原因,主要是烫染损坏了头发外层的脂肪酸层,所以修护好了就能恢复柔顺。
而所谓的修护类洗发水,大多是通过硅油或聚季铵盐在洗护的过程中,形成人工模拟脂肪酸层,那么洗发水,就要选含这两种成分的。
挑选的时候很好辨认,聚季铵盐是原名,含“硅”字的都是硅油成分,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安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
控油:首先得明白,油头基本油脂都分泌旺盛,所以行业“潜规则”:很多控油洗发水并不是真的控油,只是清洁力较强,把头发上的油脂洗的更干净。
对于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来说,不见得是好事,洗的太彻底,反而会加速头皮分泌油脂。
真正有控油能力的成分是:维生素B6、B3(烟酰胺)、吡咯烷酮羟酸锌(PCA梓)。
蓬松:对于女生,头发蓬松就是小脸神器,但是说时候,依靠洗发水蓬松还不如依靠吹风机靠谱,实在不行了,就借助小夹子等工具,几分钟速成一个高颅顶还是不成问题的。
另外,头发别扎太紧,包括散开时,撩刘海也别太使劲往而后挂。
还有一点,很多人都走进来误区,就是当你突然有头皮屑时,第一个应该排除的是新换洗发水的原因,因为很多头皮过敏的表现特征是产生头皮屑。
2、枕头
枕头花样之繁多,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奇怪的是,评论褒贬不一,同一种枕头,说好的人视若珍宝,说不好的人,吐槽得体无完肤。
作为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这类枕头的人,看了这些评价更“迷糊”了,也不知道哪个才具有参考性,最终要么直接放弃,要么还得自己亲自体验,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花钱添置了个“闲置品”。
新住支招:
关于枕头,影响最终舒服与否的因素太多,材质、价格、个人喜好、身体状况等,都会影响最终评判的结果,最佳的选择标准,是根据枕头的特性,找适合自己的。
给大家列几种常见材质的枕头的特性,方便大家在选购时,更清晰对应到自己所需:
记忆棉:跳过劣质记忆棉,直接说Tempur,这类材质最大优势在于自动调整,把手放下去完全不用力,都会慢慢下沉调整,躺下的颈椎和肩膀,就更能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
但是,部分人用了也会觉得不舒服,原因是正确的姿势≠舒服的姿势,所以使用感有一种被“强行拉直”的感觉,就好比已经驼背的人,突然让你坐直,并且还要一直保持,体验感就 不好。
可如果,想矫正睡姿,它其实是个很好的枕头。而且,相比鹅绒的下沉,它是有“底线”的,相比乳胶枕,又不至于产生过大的承托力(刚好也就说到了其它两类枕头的缺点)。
鹅绒枕头:区别于其它材质的枕头,主要优势集中在弹性上,蓬松度越高,下陷程度就越强,对于缓解头部压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鹅绒枕头,在“第一波好感”上,是很有优势的,也因此,对于一些轻度睡眠障碍的人比较友好,高端的酒店也会选用这种枕头,但家里其实不太建议,抛开价格太高的因素,还有异味困扰、清洗得专业洗护等缺点。
乳胶枕:乳胶这个材质的最大特点你们知道,就是弹性好,支撑有力,好到卖方敢放一个鸡蛋在身下作测试。
但高弹性同时也带来了极差的可塑性,枕上便会一直向你持续施加压力,即使颈椎已经保养好了,还会施压的结果就是注定不能作为一个长久使用的枕头。
所以,只适合目前颈椎不好的人群购买,另外,我看很多人提到国内品牌泰过代工厂,怎么说,在保证核心原材料与技术的情况下,能把价格压下来,我觉得是好事。
荞麦枕:是最传统的枕头,也是风评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枕头。
先说对它评价高的那一波,绝大多数都是矮枕爱好者,且喜欢仰睡;
然后是对它敬而远之的,用惯了蓬松枕头,会觉得它硬,且有异响。
所以,只建议喜欢低枕头且是仰睡爱好者选购,另外,软管枕、决明子枕、各种豆子枕,使用感类似,接受不了这一类的,就一个都不要抱有幻想。
3、拖鞋
关于拖鞋的吐槽点:臭脚、不防滑、材质硬、不舒服、颜值差,支撑力不好等等。
甚至有人问,就没有一款各方面都完美的拖鞋吗?
新住支招:其实,好不好穿的根本原因还是看否与自己的需求匹配。
就像所有材质里面,防滑性最好的是tpr和橡胶,但它俩又偏硬,舒适感不够。
舒适度高的eva,也有部分发泡不到位,支撑力不够的情况。
臭脚得原因有两个,透气性和沟壑,沟壑多的,就容易残留脚上分泌的汗液、皮脂,穿着臭脚,一体成型、没有沟壑的便会好很多。
然后是舒适度,还牵扯个人喜好、脚型等等。
那怎么选适合自己的拖鞋?
大众拖鞋,其实这两年的主流eva就很好,材质与其它相比算是舒适度最高的,价格也不贵,综合来看是能选到好看又好穿的,但前提是你是干脚。
对于汗脚,一体成型的eva拖鞋就更友好,没有了沟壑藏污纳垢,发臭的几率就会减少许多。
对于老人,或者家里地比较滑的,首要考虑因素则是防滑性,这时,单纯的eva就显得差点意思,得配上tpr或橡胶贴底才行,尤其是老人孩子,咱一定得替他们把关。
至于洗澡拖鞋,还建议把疏水性考虑进去,毕竟鞋内防滑的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估计50%的人都经历过拖鞋滑脱到脚腕的窘境,能及时疏水的拖鞋,才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4、搓澡巾
我是一个北方孩子,所以对于搓澡巾,也是依赖的深沉,但是同样会买到不合适的搓澡巾,在疼和搓的效果佳之间摇摆时,同样会感觉到很郁闷,有时还会把皮肤搓伤。
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后,才发现是自己大意了,原居然没有留意搓澡巾还有细砂、中砂、粗砂之分。
新住支招:粗砂,除了重度搓澡爱好者,不要轻易尝试,否则分分钟叫你体验一把什么叫洗秃噜皮;
中砂比较适合大众,最好是有一定搓澡基础的;
下来就是细砂,作为搓澡入门友好级选手,力度是最轻的,适合想尝试搓澡的,且皮肤娇嫩者,还适合给小朋友使用。
而且,搓澡巾是消耗品,没有必要买太贵的,我家一直用的几块钱的老汤搓澡巾,用个一年半载,不等坏就换个新的,成本不高,也能常用常新。
5、小内内
写小内内我觉得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比起写出来,我觉得穿不合适的尴尬才更致命。
不想一次穿衣自由,换来一生的内向,还是得注意避雷。
新住支招:关于内内材质,大家都知道选纯棉透气的,但是除了材质,颜色、大小、版型也很重要,穿不好的话,就会“外凸”,自己不察觉,别看看着都尴尬。
关于材质:蕾丝的不要选,尤其是夏天,因为蕾丝避免不了的花型与层数,穿在薄衣服里,外面能看的很清楚,包括蕾丝拼接花边、蕾丝内衣也不行;
关于颜色:肉色系和白色系并不能完全隐形,对于我们黄种人,更友好的其实是淡紫色、淡绿色,就跟化妆时,隔离紫色可以提亮、淡绿色可以遮暗沉一样的道理;
还有红内裤与浅裤子,谁穿谁尴尬,哪怕是本命年也不建议这么穿,要么换深裤子,要么换别的“讲究”物件。
关于大小:小内内穿着虽然贴身,但是会勒肉、会夹屁股,无论哪一种,相信都是大家所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要得夏天告别“内”尴尬,内内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
——新住近期热门内容——
点击卡片,关注新住每日更新「居住」攻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