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的五大预言,正在一一实现
2008年12月24日圣诞夜,哈佛大学的一位政治学教授溘然长逝。世人如此评价:
“他的每一本书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他的学说已成为日常词汇“;
“他是过去50年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必须研究和辩论他的想法”;
——他就是塞缪尔·菲利普斯·亨廷顿。
世人提到亨廷顿,立马就会联想到“文明的冲突”、“第三波”等词汇。但其实,这些不过是亨廷顿浩大思想中的几朵浪花。
亨廷顿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预见了当代世界最紧迫的政治难题,更在于他“永恒性的政治思考”,超越了时代与地域的局限。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亨氏之后,再无大师。
无论是学者、政治家,还是关心权力与自由的普通人,都应该深思亨廷顿的这五大预言。
预言一 :国内政治的新视角——身份认同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是否是哲学最重要的问题,还有待讨论;但如今,它衍生出的“身份认同”,无疑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政治问题。
追求身份认同政治的人,不在意物质资源,而要求承认一个人的种族、宗教、民族,甚至个人的独特特征。
比如在欧美,黑命贵、少数族裔同性恋等诉求,已成为“政治正确”,它们不仅淹没了事实,而且对言论自由、规则公正造成了巨大冲击。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亨廷顿就早已预见到身份政治的趋势,并指出其本质和“诊疗方案”。
他在《谁是美国人 : 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一书中指出,传统美国人的认同,首先是一种价值观认同——对“盎格鲁—撒克逊清教精神”的确认。
正是这一基础牢固、兼容并蓄的价值共同体,使得各国移民都能够熔入美国,它是美国强大繁荣的根基,也塑造了清教徒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认同。
亨廷顿警告说,近几十年来,不同信仰的亚非拉移民大量涌入,已经极大稀释了美国的自由、法治、共和、勤劳、奋斗等价值观的认同,这将导致美国失去竞争力,甚至走向衰败。
在以“文化价值多元”为追求的后现代社会,亨廷顿如此保守的腔调,当然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但如今,部落化的倾向,已经导致欧美在国内的“大撕裂”。美国的特朗普、荷兰的威尔德斯,都借着抨击移民问题,成功赢得选举。
在其他国家,大量涌入的黑人和穆斯林,也引发越来越激烈的争论。
这些事实,都证明了亨廷顿的先见之明。
预言二:国际政治的新范式——文明的冲突
自人类有文字以来,国与国的冲突就从未停止。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国际冲突的根源在于的利益、野心、历史等现实因素。
但是亨廷顿在《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却独辟蹊径,提出了考察国际政治的新视角—— “文明冲突论”。
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是各大文明体之间的差异。世界大概分为七到八种文明,包括中华文明、西方文明、日本文明、拉美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七大文明体,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他断言,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而是这七八种文化、宗教的差异。特别是东西方之间,以及文明的断层线上,将会有大量冲突。
文明是民族固有的东西,很难改变,因此世界冲突将永远不能消除。
从世纪初的9.11事件,到后来的俄乌、巴以战争,乃至东西方再次出现的全面对抗,在亨廷顿的生前身后,都一直在上演。
预言三:现代化转型的新观点——民主与秩序都很重要
300多年来,人类政治如果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民主化”。
各国无论主动或被动,都把“民主”列为现代化转型的目标之一。
在《第三波:20 世纪末民主化浪潮》一书中,亨廷顿认为人类民主化的进程可分为三波。
第三波民主化从 1974 年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开始,已经有30个国家跟进。当代仍然处在这一波的延长线上。
民主制度如此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势,也是众望所归的政治变迁。但是亨廷顿警告,民主的前景虽然诱人,秩序的稳定也同样重要。
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亨廷顿指出,国与国最重要的政治分野,不在于政府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
一个社会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自由,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必须先有能够保护秩序的权威,而后才谈得上限制权威。
所以说,国家转型的关键不在于民主选举,而在于建立一个既能有效统治,又能分权制衡的政治秩序。
近些年来阿富汗等亚洲国家的转型难题,拉美、非洲出现的军事政府,全世界民主化过程遭遇的困境,无不证明了亨廷顿对民主的审慎和悲观,是多么具有先见之明。
预言四:“军政关系”和谐制衡——军官团专业化
自人类有国家以来,军队与政府的关系就是暴乱的一大根源。
在传统社会,一直存在两种极端:如果军队不受政府节制,国家很快陷入割据和混战,比如古罗马、奥斯曼;而文官过度干预军队,军队又会疲于奔命、丧失战力,比如宋明两朝都因此屡战屡败,终至亡国。
在现代社会,军政关系的失衡,更是直接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国际冲突。
在《军人与国家 : 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一书中,亨廷顿通过对古今、多国军政关系的历史与比较考察,提出了实现军政平衡的新模式——以“军事专业主义”实现文官统制。
该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一是客观的专业化,培养一支有组织的、工具性的军队,使军人、军官自发地服从政府领导;
一是主观的专业化,通过分权制衡、政府组织、阶层准入等手段,极力扩张文官的权威,严密掌控军队。
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还通过科层组织自治,杜绝了军人专权、军事独裁的可能。
军官团越有专业化和责任心,就越有政治中立的荣誉感,越能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国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亨廷顿的这一理论,是真正影响了现实的预言。如今,西方政府与军队的边界,越来越清晰稳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亨廷顿的理论贡献。
预言五:文化不及格,国家转型不会成功
文明发展不均衡,也始终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难题之一。国家间的富裕程度常有天壤之别。
无数思想家都为其投入过终身思考。有人认为在于自然资源,有人认为在于政治体制,也有人认为在于文化价值认同。
但价值观理论容易泛泛而谈,再加上二战后诸多非西方国家的转型成功,使人们逐渐抛弃了文化很重要的观点。
亨廷顿思考了一辈子民主、转型等制度问题,晚年再次回到了“观念的力量”。
他后期的所有著作,关注点几乎都是“文化”这一主题。
在《文化的重要作用 : 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中,亨廷顿指出:
东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发展差异,尤其是国家转型路径的差异,最终指向的都是同一条“文化及格线”——是否认同自由、民主、法治等普适文明价值观。
毫无疑问,他坚决否认了“文化无高低”的观点,指出了“高等文化对先进制度”的决定性作用:政治偏好、价值认同,以及个人利益的选择。
自亨廷顿逝世后,这一预言一再被验证:发达国家即便因移民风潮、极左政治发生动荡,也很快可以“触底反弹”、重整秩序;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即便经济、社会制度有所松动,也会因文化、价值观的藩篱,再度回到前现代的社会。
当今社会再次处在历史转型的十字路口,政治秩序将何去何从,决定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死和贫富,也取决于中西方思想在当下的角力。
相比种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流行观点,亨廷顿的思想对于身处转型时代的我们,无疑是最急缺、最切题、最珍贵的思想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