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有一对非常普通的农民,他们的名字也很普通,就叫王建民和周兰。一天,他们接到了一个不普通的“诈骗”电话。
对方自称是江苏警方,说他们已去世15年的儿子酒驾了,让他们去一趟派出所。这究竟是真是假?他的儿子真的“死而复生”了吗?一起来看看。
怎么可能!我儿子15年前就走了!
“你们这样骗人也太不道德了!为什么要用我死去的儿子做借口!”王建民愤怒地挂掉“诈骗”电话,他看着手机上的来电显示,想着对方口中提到的儿子,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隔壁正在劳作的妻子周兰听到他的声音,看着他满脸的眼泪,忙不迭丢掉手里的锄头,用袖子擦拭他脸上的泪水。擦着擦着,周兰也忍不住掉下泪来。
老两口互相擦干了眼泪,像无数次那样,默默不提孩子的事情,害怕对方听了会更伤心,毕竟15年了,他们还是没有释怀。
哪里想到,他们刚刚收拾好心情,刚才的“诈骗”电话又来了。“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周兰一把抢过手机,愤怒地对着电话那头吼道。
“非常对不起,我这边是江苏警察,我的警号是……”随着警官的娓娓道来,老两口才算搞明白了事情。
原来,江苏警察在检查酒驾的时候,查到一个人。这个人在报身份证号的时候,支支吾吾不肯说实话。
经过多方调查,警方发现这个人竟然是已经销户了的王建民夫妇的孩子——王文庆。警方这次给老两口电话,也是想和他们确认一下,该嫌疑人是不是他们的孩子。
“我们这里有张照片,麻烦你们先看看是不是你家孩子。”警察说清原委后,给两人发了一张照片。
王建民夫妇颤抖的手,几次从微信上掠过,就是下定不了决心查看照片。一边是孩子可能复生的喜悦冲击着他们的大脑,另一边两人又怕是警方认错人了,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几经犹豫后,老两口深呼吸了好几次,互相搀扶着,终于点开了照片。看到照片的一刹那,周兰就忍不住哭出了声:“这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孩子不可能这么老。也没有这么胖的。”
王建民将快摔倒的妻子扶住坐好,这才再次打开了照片。他用干枯的手,将照片一寸寸放大,仔细看照片的每一个细节,脑子里和孩子失踪前的样子进行一一比对。
“这脸型不像、身高也不像、眼睛有点像……”王建民一边对比,一边喃喃着。
他的思绪回到了很久之前,那个让他痛彻心扉的下午。
痛彻心扉!居然是我们的孩子!
十几年前的一天下午。正在地里辛劳工作的老两口接到了别人捎带过来的口信。这则口信来自和儿子王文庆一同南下务工的同村人。
据同村人口述,他们在打工的城市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有一个年轻人在街头和人斗殴,被当场打死了,死者就叫王文庆。
乍然听到这个消息,王建民一下子栽倒在了地里,半天没有爬起来。妻子周兰想去搀扶他,却是半天都没有站起来。
老两口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回了家,和捎带口信的人反复进行了确认,不肯接受这个消息。但是对方说得言之凿凿,还说了死者的穿着,都和王文庆对上了。
想着孩子外出务工这几年的异常,王建民悲从中来,不得不尝试着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噩耗。王文庆和万千湖南小伙儿一样,在山野间无忧无虑地长大。
高考失利后,王文庆背上行李,和同村人一同南下打工。王建民和周兰犹记得孩子出发那天,儿子迎着阳光走向远方,并向他们承诺一定会混出来个名堂,让王建民夫妇享福。
而老两口更关心的却是儿子的安全,不停叮嘱他到了地方就打电话。所幸王文庆到城里的第一天就给老两口打电话了,说城里的汽车很多,人很多,他要去找工作了。
后来,随着王文庆的工作逐渐忙碌起来,老两口接到的电话从一天一个,变成一周一个,甚至有些时候2个月才能接到一次。每次通话,王文庆都和两人说自己挺好的,挣了多少钱了,让两人不要担心。
但是后来,王建民夫妇渐渐就接不到电话了,老两口不停给孩子打电话也总是没有人接。他们拜托同村一起去务工的人帮忙打听,也总是没有答案。
渐渐地,就有不好的声音传出来了,有说王文庆去别的城市打工了,有人说他被打了,也有说他被抓了的。各种真假消息将两位老人折磨了一轮又一轮。
直到最大的噩耗传来,孩子没了。即便有了很长时间的铺垫,两位老人也用了很长时间才走出阴影。
他们在孩子“去世”多年后,才去给孩子销了户口。从此,“王文庆”就成了两人的禁词,谁也不敢轻易提起。
哪曾想,15年后,死去的儿子居然又活了。
菩萨保佑,你回来就好!
王建民和周兰反复确认后,告知警察确实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口说无凭,警方还是让老两口与酒驾男子做了DNA对比,最终确定这名酒驾男子就是王文庆。而他之所以“去世”这么多年,竟然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混好,不好意思回家见自己的父母。
听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后,王建民和周兰喜极而泣,两人像是孩子一样,抱着又跳又笑。待心情稍微平复后,一辈子没出过市的两位老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江苏。
见到王文庆后,王建民一把抱住孩子,感谢上天保佑。妻子周兰也满脸的泪,拉着孩子的手就不愿意松开。
看着泪流满面的父母,王文庆愣了好一会儿,他突然搂住父母,三人在警察局哭作一团。旁边的人也纷纷红了眼眶。
情绪稳定后,王文庆这才道出了他这几年的遭遇。刚到大城市的他过得并不好,因为没有文凭,从事的都是体力工作。但是工作环境不好,老板还苛刻。
有一次为了帮女朋友出头,他被人打伤,遭到朋友的抛弃,工作也丢了。身无分文又万念俱灰的他不敢面对父母,选择了逃避生活,远离家长,这一逃避就是15年。
听着孩子的遭遇,老两口没有指责,只是心疼地拉着王文庆的手。
天下哪有会责怪孩子的父母呢?在民警的帮助下,王文庆终于解开了心结,和父母踏上了返程的列车,结束了流浪生涯。
结语:
“衣锦还乡”这4个字,表达了人们对于外出工作的人的一种莫大期望,希望他们能取得成功,光荣得回到故乡,造福乡里。
但是,结合王文庆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衣锦还乡”其实也是对广大外出谋生的打工者的无形束缚,他给打工者产生了无形压力。
仿佛没有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就不配回到故乡一样。希望所有人都能挣脱束缚,随时回家,愿世间不再有王文庆这样令人唏嘘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