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可不是战火中的乌克兰城市,而是英国老百姓又去上街闹事了。
不过,这次还真不是罢工和反对削减福利,或者是政府又爆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丑闻”,而是因为一起发生在英格兰西北部默西塞德郡南港镇的持刀袭击事件。
一名17岁男子闯入一家儿童舞蹈班行凶,导致3名6岁至9岁的女孩死亡,至少8人受伤。
不幸丧生的三名小女孩
袭击者叫做阿克塞尔·鲁达库巴纳,是一名祖籍卢旺达的移民二代。
事发后不久,社交媒体又开始疯传,凶手不仅是黑人移民,还是个穆斯林!
一时间,英国北方地区就先爆了,除了南港,利物浦、布里斯托、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多地的市民开始集结起来抗议。他们高呼赶走穆斯林的口号,甚至有的城市还围攻了当地的清真寺和穆斯林社区。
在事发地南港,抗议活动直接升级为了骚乱,激动的人群拆掉了街头的栅栏,收集了大量石块、砖头和桌椅、门窗等家具建材,将其用作武器,猛烈地砸向警方的防爆线列和他们正在全力保护的清真寺。
英国军警也不含糊,棍棒和催泪瓦斯,还有橡胶子弹轮番招呼,有人被打得头破血流。
在多个骚乱城市,警方至少抓了400多人,但英国诸多城市的街头,依旧被愤怒的口号和高亢的冲锋声,咒骂声所笼罩。
注意,闹事的地区,大多分布在英国北方,包括了英格兰北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这也是英国老工业区云集的地方,有点类似于美国的那个“铁锈带”。不仅民风剽悍,而且反移民、保守势力和右翼思想在这里也比较有群众基础。
对英国而言,它的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大致在“牛津-伦敦”一线。南方自古以来就属于富庶地区,进入现代后,又成了英国白左势力的活跃地带。
非常说明问题的就是,在北方抗议移民和穆斯林的同时,伦敦居然进行着一个“反种族主义”游行活动。
英国前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现场发表演讲,示威者举着“反对种族主义,反对仇恨”的标语,高呼“我们不会沉默”,呼吁人们从我做起,对抗骚乱城市的种族仇恨和暴力的行为(下图)。
事实上,英国的南方和北方,甚至是英格兰地区的南方和北方,很多认知,素来都是割裂的。
有个电影大家肯定都看过,叫做《南方与北方》,演绎的是近代工业革命时期,南方乡绅家庭女孩和北方工厂主之间从误会到相恋,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
电影非常写实,不同于南方的温暖舒适,文明礼貌,到处都是工厂的北方阴冷又脏乱,资本家冷血,工人举止粗鲁,生活邋遢。
然而,你又不得不承认,英国工业,最开始确实就是靠这个发迹起来的。上述传统工业区,也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人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工作机会。
所以,近现代的那些底层移民,很多都会选择来厂矿云集的北方打工、讨生活。
人少,工作机会多的时候,不但相安无事,而且还属于——双赢。
但搁不住,如今的英国工业也“空心化”了,衰退的厉害,很多工业企业要么垮了,要么逐渐转移到了更具性价比的第三世界国家。这导致,那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近年来居高不下。
比如,曾经非常耀眼的英国大西洋航线枢纽——利物浦市,2024年前两季度的平均失业率已经攀升至6.8%,这一数字明显超过了英国4.4%的平均失业率。
利物浦,也正是本次骚乱中闹腾的相当剧烈的城市之一。
在当地白人看来,移民加剧了职业竞争,让他们难以找到工作;
而且,这些移民很多都属于需要长期接受政府救济的社会底层群体。这导致了大量的公共资金被占用,从而降低了当地贫困白人的福利水平。
另外,这对辛苦工作的纳税人,也是很不公平的。
而更让他们恼火的,则是文化和信仰方面的冲突。
随着某个圈子的移民数量的增长,当地土著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不安。
这方面,可以参考海峡那边的法国。
在法国,目前已有超过700个穆斯林社群通行沙里亚法,即咱们常听说的那个“伊斯兰教法”。
这种所谓的“教法”并没有被正式制定为法律条文,却在当地非常有执行力和群众基础。
比如,在法国首都巴黎附近的特拉普小镇,当地的餐厅、理发店和咖啡店就被划分为了“男士区”和“女士区”,甚至在一些咖啡店和酒吧,女性会被直接禁止进入。
无论是法国土著还是非穆斯林女性,在特拉普进行用餐、理发或其他休闲活动时,都应当佩戴头巾,还需要避免与男性同处一个房间。
而且,男女之间不可有亲密举动,别说是法国人很寻常的贴脸亲吻了,连拉拉手都不行。
可以说,这个规矩的严苛程度,早就超越了政教合一的伊朗——人家伊朗的各种公共场所和大学课堂,也都是男女共处的。
一对伊朗情侣
另外,特拉普小镇还规定,禁止唱歌和在公开场合播放音乐。
这方面,你是不是会下意识的联想到阿富汗塔利班。
不过,相比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特拉普小镇的学校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还是允许师生唱歌的。
显然,如果连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都要干预,那就明确属于违法活动了。
但要知道的是,在特拉普小镇,当地的穆斯林移民只占了大约50%的比例,就已经把自己的“教法”,强加给了整个社区。
这种情形下,越来越多的法国土著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主动迁出特拉普小镇——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于是,当地的穆斯林势力又进一步壮大....
(这是一个法国巴黎郊区的小学)
看着法国人的境遇,不少英国右翼人士都觉得——我们应该以此为鉴。英国人,要比法国人做的有骨气!
目前,法国穆斯林人口占比5.8%,英国这边是4.9%。很多陋习,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比如,在英国,穆斯林家庭针对女性的“荣誉谋杀”案件一直层出不穷。有个英剧,名字就叫做《荣誉谋杀》,改编自2006年的一起真实事件。
照片中的,就是真实的当事人夫妇。
庭审时,那名亲手杀掉了女儿的老爹依旧没有丝毫悔意,他自豪的说——为家族荣誉干掉亲生女儿,那不算犯罪,而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
最终,父亲被判终身监禁,母亲目前早已经刑满释放。
除了父母兄弟合谋弄死自由恋爱的女儿姐妹的,还有一把年纪的婆婆以“家法”处死儿媳、丈夫杀害想离婚的妻子的这类“荣誉谋杀”。而最荒谬的一起则是,因为女儿47岁了还没结婚,让父母感觉没面子,然后他们把闺女给弄死了....
当然,“荣誉谋杀”只是冰山一角,对于一些穆斯林群体的规矩,很多英国人其实早就看不下去了。
在舞蹈学校杀人事件发生之前,英国极右翼势力处于被理性和平的声音压制的状态,社会极端情绪正愁无处释放。
结果,这就出事儿了。
而且,多年来,有关移民背景的案件,英国政府的解释,以及官方媒体的报道往往都非常含糊,甚至被认为有故意掩饰和隐瞒的嫌疑。
实际上,别说是英国,在整个欧洲,这种情况早就已经属于各国司法部门在处理涉及穆斯林嫌疑人的案件时的常规作风。甚至成了穆斯林们的一种“专属特权”。
然而,官方越是遮遮掩掩,民间的猜疑空间和愤怒的情绪,就愈发激烈。
拿本次南港杀人事件来说,到现在为止,英国警方只公开了凶手阿克塞尔·鲁达库巴纳的年龄和居住地。他的卢旺达移民背景是媒体扒出来的,那个穆斯林的说法则是在自媒体上传开的,至今并未得到证实。
卢旺达曾先后做过英国和比利时的殖民地,主流信仰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只有约4.6%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属于一个比较小众的群体。
所以,也不排除凶手阿克塞尔·鲁达库巴纳的穆斯林身份,可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来的。
只能说,英国人当年在殖民地挑起各民族内斗的时候,一定没有预料到,如今会面临这番政治正确的“福报”。
回旋镖,最终砸到了帝国主义自己的头上。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