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根据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6月份的消费数据突发断崖式下跌,跌幅接近惨烈的10%。以上海为例,6月的消费数据如下:
本月-9.4%,但上半年总体是-2.3%。说明本月相比上半年的平均水平,断崖式下落了。并且,这种现象并非上海独有,北京广州的消费数据,同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这是局面要失控了吗?
但如果我们看全国的消费数据,6月份依然是上涨2%。
所以,从上述数据,我们发现6月的数据遭遇了两个异常。
第一,为何全国数据微涨而北上广数据大跌。
第二,为何6月数据相比上半年平均水平大跌。
这种异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们的老粉都知道,我们始终通过跟踪和分析最新的数据,来做出我们的独立决策。
就比如在去年2月份,我在公众号发文,在京沪房价最高点提示大家京沪楼市已见顶需减持房产(点击:)。在去年8月认房不认贷新政落地前告知大家京沪即将在新政落地后展开新一轮下跌(点击:)。
这些判断,和当时市场的主流判断都是相反的。
而主流舆论和判断之所以经常是反指,则是因为,在投资市场,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用来欺骗韭菜的。
因为在商品交易市场,一笔交易可以双赢。但在投资的二级市场,一赢必定对应着一输。所以,引导散户做出错误决策的主流舆论,对于散户的对手盘是有利的。在部分情况下甚至有可能是他们故意引导的。
而6月北上广的消费数据断崖,则是另一种可能会引导散户做出错误决策的情况。就是你看到的数据,都是对的,都是官方发布的;但其数据的来由,其实是有着隐藏的原因,但如果你不知道或是忽视了,那么你做出的判断,就可能是错的。
甚至一些自媒体也喜欢搞那个大新闻,拿大跌出来说事,就会更加加深你的错误判断。
下面我们以上海为例,来拆解一下6月数据大跌的原因,并借此告诉你,独立决策应该怎么做。
我们先要找到上海消费数据的正常增长是多少,由于去年一二月份还在咳嗽期间,所以我们去除一二月份的数据,只看3~6月的消费数据同比。
今年是6042.22亿,去年是6311.76,同比是-4.2%。
那么我们可以把-4.2%作为一个基准,再去观察和对比每个月的同比数据,3到6月分别是-3.5%,-5.5%,1.6%,-9.4%。
我们可以看到,3月和4月数据都正常,偏离基准值都只有1%左右。而5月和6月都出现了异常。
5月向上偏离5%+,6月向下偏离5%+。
那么我们可以大胆设想,肯定是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导致6月的数据被挪到了5月,于是5月数值偏高,6月数值偏低。
那会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6月的消费挪到了5月呢?由于线下消费基本都是稳定的,那么,造成消费数据扰动最大的可能性就只能来自线上。
那么,在上海的消费总额里,线上占比大致是多少?我们百度下可以搜到下述官方的报道(引述自商务部数据)。
一季度,上海消费总额是4614.35亿,线上3614.5亿,线上消费占比78.3%。
线上占比近8成,也就是说,我们基本可以判断,五六月的线上消费数据差异,可以决定上海五六月总体消费数据的差异。
然后我们看全国数据(非上海数据,因为上海的线上消费数据没公布),线上每月的消费额。
注意上图中的两个红框,分别选取了去年和今年五六月份的消费数字。
我们可以发现,去年5月是1.2万亿+,6月是1.4万亿+,6月明显放大。而今年5月和6月都是1.3万亿+,分布的比较平均。
那么从全国的线上消费数据看,5月就是同比增长,6月就是同比下跌。下图是今年5月和6月的全国线上消费同比涨跌数据,和上海消费总额的同比涨跌呈现一样的规律(5月偏高,6月偏低)
也就是说,在线上消费占比近8成的上海,线上交易的变化,导致了上海5月和6月同比数据的异常。
那么,如果我们追问,为什么去年6月线上消费有突发的波峰,今年则表现平均呢?
答案就是618政策的变化。
因为今年淘宝京东的预售制都取消了,所以去年集中在6月的消费,今年被平均分配在5月和6月了。
然后,我们再看上海的消费数据,发现今年5月和6月都是1500亿+,而去年则是5月1500亿+,6月1600亿+。和全国线上消费的分布基本吻合。这个也能从侧面印证这个观点。
最后,剩下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只有北上广的消费数据在6月大跌,全国却又很稳定呢?
这是因为,越发达的城市,线上交易占比就越高。而从全国平均的消费数据看,线上占比只有30%左右。
北上广等发达城市线上交易占比60%~80%,而全国平均30%,说明三四线城市的线上消费占比只有10%~20%,甚至更低(这也说明了专注下沉市场的拼夕夕还有增长空间)。
综上,我们回答了文章开头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一,为何全国数据微涨而北上广数据大跌。
因为今年京东淘宝取消预售制,导致去年集中在6月的消费,部分提前到5月完成,而北上广线上消费占比很高,导致消费总额出现了5月涨,6月跌的异常现象。
第二,为何6月数据相比上半年整体大跌。
因为去年线上消费因618活动,集中在6月,导致去年6月数据偏高,而线上占比近80%的上海,在今年京东淘宝预售制取消的情况下,6月数据变得正常,于是就出现了同比数据大跌。
所以这个大跌,只是一时的扰动,不能作为经济变差的拐点看待。也无需有局面失控的恐惧。
根据上述的逻辑推理,我们还可以对未来的消费数据做出预判。
比如7月的上海消费数据。应为基准的-4%左右(-3%~-5%)。在没有特殊理由的情况下,数据高于-2%,可视为经济好转,数据低于-6%,可视为经济恶化。
好了,分析到这里,上海消费数据大跌的原因。我们都解释完了。最后我们想问的是,这种分析方法,到底有什么用?
单就6月数据本身来说,用处并不大,仅仅只是排除了6月经济突发变坏的可能性。在知识星球也有人提问时问到了上海6月消费数据大跌的问题,我也只是轻描淡写说是可以忽略,因为全国数据没问题。
但数据分析本身,是一个方法论。有了这一套方法,我们就可以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的时候,通过数据来独立判断,而不是被各种舆论和自媒体牵着鼻子走。
而我们之所以从2022年底开始至今,对京沪楼市的所有走势都做到了精准预测,并在去年楼市最高点,众多持有多套房的粉丝都得以跟随我在去年进行高位套现。所依赖的,正是我们根据数据独立决策的这一套方法论。
有的数据突发变化,可以视为拐点,也有的数据突发变化,只是因为特殊原因的扰动。
正因为有这种数据变化背后原因的独立分析能力,我们才会不受任何舆论观点的干扰,并作出独立决策。
后记:
上文我们论述了6月消费数据大跌只是因为618的扰动导致,并且在当下不算景气的市场,我还关注到几个数据,就是不少外资,其实是在逆势扩张的。
比如很多人说今年餐饮很不好做,但麦当劳今年还在扩张,要新增开张1000家店,那么这就说明,在中低端餐饮市场,还是有机会的,至少做过详尽市场分析的餐饮大佬是这么认为。
再比如万豪,也表示还要在中国继续扩张新开酒店。
这些商业判断,对我们可能都是较为乐观的消息,也希望能给一些因为遭遇降薪裁员而陷入困境的同学以信心。
接下来的重磅数据,就是我们知识星球每个季度都在跟踪的,沪深300(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在二季度的营收利润增速情况。
而这份数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各家的财报数据都是独立完成,且有审计公司核验后发布,尽管有个别公司可能会有造假,但300家公司汇总后,这种造假的误差就可以缩小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这份数据由于特别真实,就可以和统计局以及央行发布的其他数据互相验证。
由于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截至日期是8月底,所以我会在9月1日进行统计并发布在知识星球,给大家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知识星球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从疫情后开始的这一轮下行,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但咱们也不必过分悲观,对于有些炸裂的数据(比如6月的消费大跌),还是要分析其背后的成因。
当然,我个人也会持续关注各种各样的数据趋势,来帮大家找到这一轮经济触底反弹的拐点,帮想要买房的同学找到那个最佳的买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