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知情人士透露,哈尼亚遭暗杀后以色列立即向美国通报,称对事件负责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8月6日报道,虽然以色列目前仍未公开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上周在德黑兰遭暗杀事件发表评论,但据三名美方知情人士透露,事件发生后以色列立即通报了美国,称对事件负责。
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 资料图
美国《华盛顿邮报》称,哈尼亚7月30日抵达伊朗德黑兰参加伊朗新总统的就职仪式。图源:外媒
报道称,知情人士还称,白宫官员对哈尼亚7月31日遇袭事件的反应是惊讶和愤怒,他们认为这导致美方近期寻求在加沙实现停火的努力受挫。几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称,许多美国官员开始将内塔尼亚胡视为遏制更广泛地区冲突时的不可控因素,而不是伊朗。以色列多次在未事先通知美国的情况下对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指挥官发动袭击,这激怒了拜登政府官员和总统拜登本人。
《华盛顿邮报》称,一名以色列官员证实,在上周哈尼亚遇袭身亡后,拜登和内塔尼亚胡间的通话氛围“很紧张”。不过,据几位熟悉内部讨论的人士透露,目前仍没有迹象表明拜登愿意向以色列施加更大压力,以试图遏制以色列的行动。
据以色列媒体此前披露,内塔尼亚胡上周与美国总统拜登讨论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时遭拜登怒斥。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3日爆料,内塔尼亚胡1日与拜登通电话,表示“停火谈判正在取得进展,(以方)已经派遣一支代表团”。而拜登“爆粗口”回应道:“别再跟我胡扯了。”多名了解谈判情况的消息人士告诉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按内塔尼亚胡目前的立场,谈判无法取得真正进展。以方“只是走个过场,是在浪费时间”。
延伸阅读
“真主赋予生命,也带来死亡。”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最后一次会面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主席伊斯梅尔·哈尼亚引用了这段《古兰经》经文。第二天凌晨,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严密保护下,哈尼亚在德黑兰北部的住所中遇袭身亡。
哈尼亚是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加沙危机爆发以来,阵亡级别最高的哈马斯成员。这也是20年前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暗杀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其继任者兰提西之后,又一次成功暗杀哈马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
至迟从2003年开始,哈尼亚无数次遭到暗杀。试图刺杀他的人有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的特工,以色列国防军的空军及特种部队,甚至是和他争夺加沙治权的法塔赫武装人员。他的手曾被炸伤,保镖曾被打死,但他本人则一次次死里逃生。直到2024年7月31日,在哈马斯高层眼中“最为安全”的伊朗首都德黑兰,一场神秘而精准的暗杀行动悄然开始。
8月1日,伊朗德黑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送葬队伍中,带领人们在哈尼亚及其保镖的灵柩前祈祷
空袭,炸弹,还是导弹?
7月31日凌晨前后,哈尼亚和随行人员抵达德黑兰北郊的住所。这是一栋位于山间的六层大楼,临近诸多历史名胜,经常作为贵宾的下榻地。哈尼亚被安排在四楼一套他熟悉的房间,可以从窗户望见滑雪胜地托查尔山区(Tochal)。伊斯兰圣战组织领导人纳卡莱及其随从住在另一层。
参加了一天的典礼、会晤、参观和晚宴后,代表们疲惫不堪。做完祷告,哈尼亚没有休息,而是和高层们讨论了当天中东地区的最新形势,包括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舒库尔的暗杀。然后他们分别回房,一名保镖在哈尼亚的门前值守。
凌晨1时37分许,强烈的爆炸震动了大楼。住在楼下的哈马斯驻伊朗代表哈立德·卡杜米起初以为是打雷或地震。推开门,走廊里浓烟滚滚。卡杜米上到四楼,看到哈尼亚房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全都塌了”。
事发后拍摄的卫星影像显示,哈尼亚所住房间,面向西南侧山区的墙面几乎全部坍塌,楼下散落着碎片,但整栋大楼结构完好。除了哈尼亚及在他门口的保镖,楼内其他人员没有伤亡。
这显然是一次极其精准的暗杀。去年11月,在对加沙地带开始地面军事行动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公开表示,已指示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暗杀所有哈马斯领导人,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但事实上,大多数采取空袭手段的暗杀并不精准,高威力的导弹往往造成严重的附带伤亡。
就在哈尼亚遇袭身亡的次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确认7月13日对加沙地带汗尤尼斯的空袭杀死了哈马斯军事部门领导人穆罕默德·戴夫。根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数据,那次空袭导致至少71人死亡,近300人受伤。
从威力和精度来看,哈尼亚之死并非远程空袭。军事专家亦指出,以色列本土距离德黑兰超过1500公里,而哈尼亚从回房间休息到身亡,间隔可能只有1小时左右,无法满足发射远程导弹的时间。
8月1日,《纽约时报》援引多位中东国家情报官员的消息称,哈尼亚死于早已布置在房间中的炸弹。爆炸装置在数月前被秘密运进宾馆,一直藏在哈尼亚最常入住的房间里。7月31日凌晨,袭击者确认哈尼亚回到房间后,引爆了炸弹。
这个说法很快遭到卡杜米及伊朗官方的驳斥。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调查称,哈尼亚的房间是被一枚弹头约7公斤的短程导弹击中的。有军事专家分析称,导弹可能是从附近山区发射,也可能由在德黑兰附近释放的无人机搭载。今年1月2日,哈马斯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办事处遭遇无人机袭击,哈马斯“二号人物”、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被炸身亡。
“炸弹说”和“导弹说”可能永远没有定论。2020年,伊朗顶级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在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严密保护下,于德黑兰郊外的公路上遭到枪击身亡。伊朗方面称,摩萨德使用了违背人道法规则的人工智能武器,用一台远程操控的机枪实现了刺杀。一些西方情报官员则认为,这很可能是一次常规的公路枪击行动,伊方抛出“人工智能武器”的说法是为了掩盖未能抓到枪手的尴尬。
可以确定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暗杀哈尼亚并不容易。卡杜米说,哈尼亚对德黑兰的访问是公开的,有很多人知道他将要下榻的地点。但是,将武器运到大楼近处,并精确监视哈尼亚的作息,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位接近哈马斯驻伊朗代表的消息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确认,哈尼亚的住所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提供保护,且处于革命卫队所属武装组织圣城军的军营内。此外,就在7月底,伊朗情报部长哈提卜刚刚信誓旦旦地表示,伊朗已经“瓦解并摧毁”了境内的摩萨德情报网络。
《外交政策》杂志指出,几乎可以肯定,有伊朗方面的人“协助了这次行动”。伊朗学者艾哈迈德·哈尔维曾将伊朗安全部门内部面临的问题总结为腐败、监管不力及士气低下,这些因素导致一些人向以色列出售敏感信息。也有报道提到伊朗情报人员在家人或本人被摩萨德绑架等情况下,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和以色列特工进行交易。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两年前,圣城军就曾因为叛徒出卖,而在自己的地盘上遭遇以色列特工的武装渗透。2022年5月22日,圣城军高级指挥官哈桑·赛义德·霍达伊上校被一名骑摩托车的枪手连开五枪杀死。
霍达伊遭射杀的地点是德黑兰市中心的圣战者伊斯兰街。和哈尼亚的住所一样,圣战者伊斯兰街被视为德黑兰最安全的区域之一,受到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严密保护,圣城军的许多高级官员都在这一带居住和办公。
霍达伊遇刺两天后,他在圣城军的同事埃斯梅尔扎德上校在德黑兰西北郊的住所坠楼身亡。有伊朗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经过内部排查,伊斯兰革命卫队迅速锁定埃斯梅尔扎德是霍达伊行踪的泄密者,对其予以处决。但伊朗官方从未确认这一信息。
“无须讳言,近几年我们存在安全漏洞,以色列利用其在情报、信息部门的比较优势,在伊朗社会及伊朗的国际代理人中建立了情报网络,”德黑兰大学法律和政治学院院长易卜拉欣·穆塔吉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当我们尚不能全面确保伊朗官员的安全时,哈马斯或其他抵抗组织的成员在伊朗面临安全挑战是自然的。”
《纽约时报》援引伊朗官员的信息称,袭击发生后,伊朗安全部门已经审问并逮捕了20多名可能涉案的高级军官、情报人员和招待所工作人员。此外,高级官员的电子设备也在进行全面更换。该说法尚未得到伊朗官方的确认。
有托查尔山区的居民对媒体透露,7月31日清晨,伊朗安全部门已经封锁了该地区并检查所有能找到的监控录像,讯问了所有居民。目前,伊斯兰革命卫队及多数分析人士都认为,导弹很可能是从该山区发射的。但截至8月6日中午,仍没有涉案凶手被逮捕或确认的消息。
8月2日,卡塔尔在多哈为哈尼亚举行悼念和葬礼仪式
最安全的地方,也最危险
在内塔尼亚胡下达对哈马斯领导人的全球追杀令后,哈尼亚的公开活动有所减少,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卡塔尔。近期,他的安保小组取消了他前往黎巴嫩的行程。此前,黎巴嫩的哈马斯代表处多次遭到以军空袭。
德黑兰似乎是哈尼亚眼中“最安全的地方”。相比在卡塔尔活动时携带的庞大安保团队,他在德黑兰轻车简从,在大型活动中露面、合影,7月30日还在德黑兰市内多处“转场”,交通距离超过20公里,穿越了大半个城市。
摩萨德特工近年在德黑兰的活动并不少,但哈尼亚或许相信了一种说法:不在伊朗境内攻击哈马斯领导人,是以色列和伊朗的“红线”默契之一。哈马斯领导人及代表一直在德黑兰公开活动,而以色列特工在这里的袭击行动主要针对伊朗核科学家。
然而,以色列外交部前总司长阿隆·莱尔对《中国新闻周刊》明确表示,以色列从来没有设定过“不在伊朗袭击哈马斯成员”的政策。莱尔说,之所以之前大多数针对哈马斯成员的暗杀发生在巴勒斯坦境内及黎巴嫩等地,是因为哈马斯成员主要都在那里。在遥远的伊朗行动显得没有必要,也不划算。
接近伊朗新总统政策团队的德黑兰战略研究所(RISS)高级研究员贾法尔·哈格帕纳则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即使伊朗和以色列之间原本存在某种“默契红线”,在今年4月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使馆、伊朗报复首次袭击以色列本土后,双方之间的“红线”也早已被突破,而新的“红线”并未划定。
在此背景下,德黑兰其实成了哈尼亚最危险的地方。莱尔说,在伊朗刺杀哈尼亚,几乎是以色列“唯一的选择”,因为这不会酿成外交风波。
1997年,首度出任以色列总理的内塔尼亚胡下令摩萨德刺杀居住在约旦的哈马斯创始人迈沙阿勒。行刺特工被当场逮捕,约旦威胁要终止与以色列的和平条约。在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施压下,以色列释放了包括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在内的70余名巴勒斯坦囚犯,以换取以色列特工的自由。这次未遂暗杀成为哈马斯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该组织的力量。
“现在,哈尼亚常住卡塔尔,但卡塔尔正在帮助以色列进行人质谈判。他也会去土耳其,但以色列和土耳其目前依然保持外交关系。”莱尔说,“而伊朗,反正我们和伊朗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一位不愿具名的伊朗安全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推测,去年11月内塔尼亚胡发布追杀令后,以色列情报部门可能就开始策划在德黑兰暗杀哈尼亚,赶上新总统就职典礼,可能只是他们刚刚找到机会。在此期间没有攻击哈马斯驻伊朗代表处,可能是没有机会,也可能是为了麻痹对手。根据以色列官员披露的信息,2020年针对伊朗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的暗杀,就筹备了8个月之久。
这一次,以色列特工等来的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哈格帕纳透露,伊以红线“消失”后,身为改革派、持积极外交立场的伊朗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准备采取措施和相关方缓和紧张局势,避免加沙危机演变为中东全面战争。然而,就在佩泽希齐扬正式就职的次日凌晨,他刚刚接待过的贵客哈尼亚遇袭身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事务和中东研究教授瓦利·纳斯尔指出,这几乎“等同于直接攻击总统就职典礼”。
多数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这是内塔尼亚胡有意下的一盘“大棋”。美国昆西研究所高级副总裁帕西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除了通过“杀死谈判对象”再次破坏谈判进程、保全自己的政治生命,内塔尼亚胡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德黑兰感到“最大程度的尴尬”,从而尽可能促使伊朗的报复行动升级,掐灭佩泽希齐扬缓和局势的理想。
“进一步说,以色列之所以要冒这种被严厉报复的风险,是为了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并把美国拖入其中。”帕西说。一个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口确认的信息是:在暗杀行动开始前,以色列没有告知美国政府。以色列资深外交官莱尔亦向记者确认了这一点,并指出这是一种“非常不寻常”的选择。
这已经不是以色列第一次通过在伊朗境内采取暗杀行动向拜登施压。2020年8月7日,摩萨德特工在德黑兰北部的帕斯达兰街区,枪杀了一对正在开车的父女。美国政府随后宣布,男性死者是被美方通缉的“基地”组织二号人物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阿卜杜拉。伊朗政府称,死者是一位黎巴嫩学者。
摩萨德内部消息人士后来对以色列《国土报》透露,组织这次暗杀行动是因为拜登可能在当年赢得总统选举,然后重启和伊朗的核协议谈判。通过枪杀一名被认定为“基地”组织头目的人,以色列“希望将德黑兰描绘成对‘9·11’事件负责的恐怖组织孵化器”。
不过,莱尔对这些有关内塔尼亚胡动机的分析不以为然。“我们是听说伊朗新总统属于改革派,但在当下,那不会有什么区别。”他说,至于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副总统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后,已经采取了更强硬的对以态度,更何况过去10个月来以色列的国际声誉持续恶化,“一次暗杀不会有什么改变”。
或许,正如摩萨德前局长哈勒维所言:“在全球范围内追杀哈马斯,并试图有计划地将其所有领导人从这个世界上清除出去,这是一种复仇的欲望,而不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欲望。”
如何“讨还血债”?
“你在我们家中杀死了我们尊贵的客人,为他讨还血债是我们的职责。”哈尼亚遇刺数小时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誓言要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新总统佩泽希齐扬亦在第一时间发表讲话,表示伊朗将捍卫领土完整和尊严,承诺将让“恐怖主义占领者”(以色列)为其行为后悔。
“这可能包括伊朗盟友武装对以色列进行攻击,也可能涉及伊朗的直接攻击。”哈格帕纳透露。同样和伊朗政策界关系密切的穆塔吉表示,报复“应当是多方协同的,是非对称的,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今年4月,在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导致伊斯兰革命卫队多位高级将领身亡后,伊朗曾对以色列本土发动无人机和远程导弹攻击,黎巴嫩真主党及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抵抗阵线团体亦参与了行动。
但这是一次象征性的袭击,事先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伙伴进行了通报,最终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在美国政府对以色列施压的背景下,以方没有再“反报复”,一轮危机得以结束。
现在,中东各方已经做好了“再来一轮”的准备。暗杀哈尼亚后,以色列内阁8月3日举行安全会议,为可能发生的“五条战线”袭击商讨应对之策。约旦外交大臣萨法迪8月4日罕见前往德黑兰,与伊朗代理外交部长巴盖里进行了紧急会谈。还有一条被美国国务院否认的伊朗政府内部信源称,一个秘密的美国高级别代表团8月1日乘坐私人飞机从土耳其前往德黑兰,和伊朗方面进行了两个小时的闭门会谈。
虽然被伊朗政府指责为暗杀事件的共犯,但美国政府在事发后急切地想传达为紧张局势降温的信息。布林肯强调,美国“仍然致力于实现加沙停火”。美国防长奥斯汀称,不认为中东到了必有一战的地步。
美方的态度与其中东伙伴的愤怒有关。4月以来,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试图推动以色列政府和哈马斯尽快达成停火协议。7月,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选举竞争后,民主党的新候选人哈里斯选择对以色列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以调动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热情。在此背景下,白宫愈发需要中东伙伴的支持和共同行动。
哈尼亚遇刺后,大多数中东国家政府均在第一时间谴责暗杀行为。曾在4月和美国一起拦截伊朗导弹的约旦,称哈尼亚遇袭是“令人发指的违反国际法行为”。曾与哈尼亚争夺加沙地带管治权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亦在第一时间发声谴责。远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表示深切哀悼。以色列资深外交官莱尔坦言,哈尼亚之死,反而增强了哈马斯在伊斯兰世界的合法性。
美方最在意的或许是以色列和哈马斯谈判的“中间人”卡塔尔政府的立场。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透露,布林肯7月31日第一时间和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进行了交谈。阿勒萨尼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一方暗杀另一方的谈判代表时,调解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哈格帕纳指出,美伊关系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已经形成了一道“不信任之墙”,不过,总体上,由于美国的战略优先事项不在中东,美国政府不会支持以色列严重加剧中东的紧张局势。“特朗普也不例外,他在中东的首要目标是避免发生大规模战争。”他说,“即使未来一个时期美国政府给予以色列更多支持,它也不会对以色列和伊朗全面开战‘开绿灯’。”
但是,7月31日出现的新问题是:如果以色列政府真的在袭击哈尼亚之前没有告知白宫,美国是否还能用自己的“红绿灯”约束住以色列的重大行动?帕西指出,以色列拉美国“下场”的最终目的,也不是让自己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全面战争,而是迫使美国给予以色列更大的战争授权,特别是无限制攻击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权力。这是以色列基于自身安全利益的考量,而美国为了能继续约束以色列、避免更大的冲突,或许会进行这场以色列已为之努力20余年的利益交换。
据以色列国防军8月5日发布的最新消息,以军又在空袭中杀死了一名黎巴嫩真主党高级指挥官。7月以来,以军已调动兵力,为在黎巴嫩边境展开地面军事行动做好准备。哈尼亚遇刺后,随着以军和真主党武装的空中交火愈发频繁,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提醒本国国民近期谨慎前往黎巴嫩。另据以色列媒体5日发布的民意调查,近半数以色列公众赞成政府对伊朗和黎巴嫩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
更复杂的问题在于,以色列的“更安全”就是伊朗的“更不安全”。黎巴嫩与叙利亚的抵抗阵线是伊朗对抗以色列的一线“代理人”,也是伊朗国家安全的外部“防御圈”。哈格帕纳警告,如果未来一段时期,伊朗、以色列双方未能达成新的“红线”共识,而是以色列采取更多行动“威胁伊朗的生存”,中东局势还有严重升级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