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6月16日已经过去将近2个月时间了。
6月16日,余琦驾驶一辆带有使馆牌照的车辆在道路上违停。
有人要求她驶离,避免妨碍交通。
然而,余琦丝毫不听,拒绝挪车,还叫嚣有“外交豁免权”,出言不逊。相关视频内容传到网上后,余琦引发了众怒。
重压之下,余琦在6月19日发布了道歉视频,称相当悔恨,愿意承担后果。
余琦是谁?
余琦,1966年出生,现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
2020年11月起,余琦担任了秘书长一职。
6月16日事发时,余琦已经担任了3年的秘书长。在余琦的不良事件发生后,有人认为,余琦可能会受到惩罚,可能秘书长职位不保。作为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她需经常和国外人员交流沟通,如此素养,怎能担此重任呢。
就在不少人想知道余琦获得怎样的处罚时,她在风波后,重磅亮相。
7月6日,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余琦出席了一场签约仪式。仪式上,余琦发表了讲话,她还将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放于手上,和合作方合影。
从照片中看,余琦心情大好,笑容灿烂,和当初嚣张、不可一世、蛮不讲理的形象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余琦的亮相,也充分说明,她仍在担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那场事件没有对她的职位产生影响。
余琦事件的结果,也释放出不可忽视的信号。
首先,公职人员要低调。
公职人员,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其言行举止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余琦的案例中,正是因为她的高调以及不当行为,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不仅是对余琦个人的警醒,也是对所有公职人员的一次深刻教育。在权力与责任的天平上,公职人员应当自觉将谦逊与低调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解或争议的行为,以维护公职人员的良好形象,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低调,并非意味着消极无为或逃避责任,而是一种更加成熟、理性的处事态度。它要求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既要勇于担当,又要善于倾听,尊重民意,不骄不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与赞誉。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决定,赢得人民的信赖与尊重。
其次,公职人员更要遵纪守法。
无论身处何位,拥有何种权力,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有丝毫的懈怠与侥幸。
公职人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守护者,更应当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和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遵纪守法,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个别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触碰法律红线,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整体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
对此,我们也必须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最后,对公职人员进行处理不会“依据舆论”。
在余琦的案例中,舆论的声音无疑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但她最后安然无恙,仍然担任秘书长,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对公职人员的处理不会简单地“依据舆论”。如果公职人员确实没有违法乱纪的事情发生,不会因为舆论声浪大而去处理公职人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