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觊觎我国海岸线,在谈判中挖坑设套,好脾气的毛主席罕见发火

分享至

“你们要中国的海岸线,好啊!我把中国一万公里的海岸线都给你们,我上井冈山去行吧!”

1958年7月22日,苏联大使尤金在北京接受了毛主席的接见,并负责传达苏联高层的一项秘密决议。但正是这个决议的内容,让毛主席大发雷霆。

毛主席的震怒是有原因的。早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他就已经庄重地向世界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做主。

而直到现在,作为盟友的赫鲁晓夫居然还在这里挖坑设套,想要把苏联的军队开到中国的领土上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尤金究竟说了什么?能让一向好脾气的毛主席态度如此强硬。接下来,一场改变世界外交格局的秘密会谈,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

一、赫鲁晓夫充满野心的“方案”

一切的开始,都是因为一艘潜艇。

1958年1月,苏联的第一艘核动力潜艇试航成功,这也让这个超级大国远洋潜行的战略目标终于得以实现。但就在苏联人为手握一张军事王牌而感到狂喜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却出现了。

以苏联当时的通讯能力,根本无法保证与核潜艇进行长距离联络。这也意味着核潜艇一旦出海,就无法接收到来自苏联本土的任何指令,只能盲目游弋,成为一艘“末日孤舰”。

为了解决这一致命的难题,苏联海军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建设长波电台。

具体的实施方案有两个:

一、在苏联本土建立一个超大功率的长波发射台,保证苏联海军在整个亚洲附近海域的联络。

二、在中国海南岛和印度各建立一个长波电台,分别承担苏联海军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讯。

之所以说建设长波电台的设想大胆,是因为这仅有的两个方案,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客观因素。

首先在苏联本土建设长波电台,不仅耗资巨大,通讯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真要实现也绝不会是一个短期工程。

其次是把长波电台放在中国和印度的方案。因为长波电台毕竟是军用性质,相当于要把苏联的军事武器放在他国的领土上,这就涉及到最为敏感性的主权问题

在赫鲁晓夫拍板做决定的时候,他首先排除了本土的方案,接着又划掉了印度这一选项。毕竟当时苏联和印度刚刚建交,相互还在试探阶段,把长波电台交给印度他不放心。另一方面,赫鲁晓夫也不想因此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苏印关系。

但对于海南岛的方案,赫鲁晓夫却显得非常乐观,甚至认为不会有任何阻碍。彼时的中苏关系非常牢固,双方作为社会主义战线上的盟友,在对抗西方列强的战略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

并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当时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也正在加大海军建设,特别是潜艇部队的建设,同样需要建设一部大功率的长波电台。

于是4月18日,在赫鲁晓夫的示意下,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提出合作建设长波电台的初步方案:

在中国华南地区建设1000千瓦大功率长波发射电台和远程接收中心各一座,由苏联出资7000万,中方出资4000万,建好后双方共同使用。

从表象上来看,建设长波电台是一件双方互利共赢的决策,中方似乎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但目光敏锐的毛主席,却察觉到这份请求背后的暗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