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春天,冕宁解放,但一则噩耗也从前线传来:小叶丹牺牲了。
第二野战军司令部内,得知消息的刘伯承久久沉默,他的眼睛受过伤,不宜流泪,但此时眼眶也早已泛红。
15年前,红军长征需要借路通过四川大凉山彝族区,为了取得当地彝族部落的信任,时任红军总参谋长的刘伯承与彝民首领小叶丹在袁居海子边歃血为盟,结为异性兄弟。
15年后,二野挺进大西南,重回革命故地,却没有找到当年留下来坚持斗争的战友。在送别红军后,小叶丹一直在大凉山坚持革命,直至在1942年的一场战斗中牺牲,他最后的遗言只有一句话:
“不要紧,刘伯承会回来的!”
是的,刘伯承回来了,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也带回了最后的胜利。只是迎接他的不再是小叶丹,而是一面残破的红旗,上面的番号写着:“中国人民红军沽鸡支队”。这面旗帜当年由刘伯承亲手授予小叶丹,如今又由小叶丹的妻子赠还给解放军。
随着四川的解放,18军奉命进藏,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任务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处于军旅生涯高光时期的刘伯承,却毅然辞去了野战军司令员以及在西南兼任的一切职务,从此远离军事一线。
究竟是怎样的变故,让戎马一生的刘伯承突然做出如此决定?
一、真正的将军
刘伯承选择离开军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来,这与他个人的意愿有关。
刘伯承的儿子刘蒙曾回忆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在家里刘伯承不喜欢看战争题材的电视节目,也几乎从来不提打仗的事情。孩子们要求爸爸讲讲淮海战役里的英雄事迹,刘伯承却非常严肃的说道:
“打仗有什么好讲的,多少寡妇向我要丈夫,多少白发苍苍的母亲向我要儿子,我内心不安呀。”
常人也许很难相信,一位戎马一生的元帅,竟会如此地厌恶战争。但细看刘伯承的一生,从长征到大别山的浴血奋战,从小叶丹、左权、叶成焕这些牺牲的亲密战友,到刚满6岁的女儿刘华北在延安托儿所被敌特暗害,刘伯承比任何人都能理解战争带来的苦痛。
真正的军人是不好战的,刘伯承从不掩饰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从农家子弟到投身革命,他追求的只是拯救穷苦的百姓,为国家和民族彻底消灭战争。所以当这个愿望达成的时候,他也没有了继续留在军队的念想。
而促使刘伯承辞去职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老战友聂荣臻的一句话。
1949年10月20日,在中央军委组成后的第一次集体会议上,聂荣臻提出了一个关于军事发展的建议:
“我的年龄已经很大了,现在的军队干部需要更年轻的力量参与到其中。而年轻干部的培养也是最难的,必须要有丰富经验的人领导。”
要培养年轻干部,建立一支崭新的军队,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