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古今中外,许多哲人都曾在他们的书中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王阳明说,变化气质,难在克服习气。
梭罗说: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要改变一个人,变化他的气质,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变成一个人的性格,进而成为一个人的命运。那么,习惯到底是什么?
史蒂芬·柯维把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简单来说,习惯就是日积月累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养成的。成长到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养成好的习惯是很困难的,而坏习惯则很容易学会。
就拿存钱这件小事来说,发下工资之后拿出一定比例存起来这个动作,听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那么,要养成好习惯,究竟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畅销了30年的行动指南。或许你对这七个习惯并不陌生,但如果你未曾亲自翻阅这本书,很可能只关注到“七个习惯”本身,而忽略了“高效能”的基石。
01 养成“好习惯”的基础
柯维教授25年的工作经历中,曾经与不少商界、大学等各个领域的人打交道。但他却发现,虽然他们事业非常成功,但能兼顾生活和家庭的人却并不多。
工业时代下的工作,人们都追求更高效的工作方式,要学习如何做时间管理,如何做进度和计划,希望自己能像成功人士一样,过上快乐、高效而平和的生活。
短期来看,这些技巧和诀窍似乎很管用,就像“阿司匹林”和“创可贴”,短时间内会让人好受些,可往往是治标而不治本。
那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不时又会重新浮现。所以如果想要铲除病根,人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就像每个孩子,都要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不能跳过。
这正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底层框架,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心理动机。
如果你想拥有美满的婚姻,那么就做一个能产生助力而非阻力的人,不要一味强求对方。如果你希望青春期的子女更听话,更讨人欢喜,那么先做个言行一致、充满爱心且懂得体谅的父母。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享有更多自由与自主,那么先做个更负责尽职的员工。
只有当我们将思维方式提升到“由内而外”的境界,这“七个习惯”才有了产生高效能的基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1.积极主动
2.以终为始
3.要事第一
4.双赢思维
5.知彼解己
6.统合综效
7.不断更新
02 如何获得“效能”
还记得伊索寓言中“鹅生金蛋”的故事吗?